「孩子不該受牽連」,大學生兒子考公因政審被刷,老母親委屈哭訴

2023年01月26日18:57:04 教育 1560

消息閉塞的家長,往往會以為只要孩子考上大學就不用擔心了,但事實上,就業環境瞬息萬變,不是所有的大學生都能在畢業後得到穩定的工作,也未必能夠依靠大學學到的知識而有好的發展,雖然話不中聽,但是很現實。

而如今,想要得到一份穩定的公務員工作,那更是難上加難,不僅要過五關斬六將,經過層層選拔,還要經歷政審的考驗,別提有多頭痛了。

「孩子不該受牽連」,大學生兒子考公因政審被刷,老母親委屈哭訴 - 天天要聞

「孩子不該受牽連」,大學生兒子考公因政審被刷,老母親委屈哭訴

大學生想考公務員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小馬也是其中的一個,雖然他的學習成績不是很拔尖,但也算是考上了一本,按理說考公務員也很適合。

不過就在他考的時候就出了一個岔子,因為他在臨上岸之際得知了自己政審沒有通過的消息。

「孩子不該受牽連」,大學生兒子考公因政審被刷,老母親委屈哭訴 - 天天要聞

原來,在他還很小的時候,自己的爺爺因為欠債不還變成了老賴,當年確實是因為做生意沒有多餘的錢還後來即便是還上了卻也留下了案底,沒想到幾十年後,卻因為這一條件失去了做公務員的機會,真的是太令人心痛了。

這件事,他的母親也是一直都不知道,連聲表明「孩子不該受牽連」,大學生兒子考公因政審被刷,老母親委屈哭訴,可是為時已晚,難道大學生考公務員政審真的應該放寬嗎?

「禍不及子女」再被提及,理由充分但站不住腳

其實所有的家長都會覺得自己的行為影響了子女或是孫輩,會非常遺憾,所以更加期望一人做事一人當,不過為了確保一視同仁,政審並不會降低門檻,即便是從其他的角度來看,也不會下降。

「孩子不該受牽連」,大學生兒子考公因政審被刷,老母親委屈哭訴 - 天天要聞

從人才選拔的角度來看,優中擇優是制度,本來就有更好的選擇,為什麼要為了成績而改變要求呢?優秀的畢業生有千千萬,說實話,能夠上岸的畢業生也有部分是靠運氣,有些學生筆試比成績很好,但是面試成績不佳,可能從排名來看,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分數也沒差多少,所以因為政審被刷了,可能也比成績只差一點就上岸,要心裏好受許多。

從競爭壓力的角度來看,越來越多的學生都嚮往這份工作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學生的壓力也確實肉眼可見的增加了,本身這都是不必要的事情,畢業生在學校里好好表現,畢業後找專業對口的工作才更合理。

「孩子不該受牽連」,大學生兒子考公因政審被刷,老母親委屈哭訴 - 天天要聞

所以說,不管從任何角度來看,都不應該將政審放寬要求,畢竟,禍不及子女的前提是惠不及子女,只是可憐天下父母心,今後一定要多注意,大家都嚴格要求自己,不僅環境會變得更好,將來子女以及後代找工作也會更方便。

政審愈發嚴格是一種趨勢,部分私企也會考察畢業生的家庭情況

其實,讓許多畢業生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家庭條件也會影響自己的工作,有些單位更加現實,還會以畢業生有家中有沒有錢來衡量畢業生適不適合這份工作。

「孩子不該受牽連」,大學生兒子考公因政審被刷,老母親委屈哭訴 - 天天要聞

畢竟有些家庭會給孩子創造很多條件,也會介紹更多資源,如果招聘這類員工,那公司將來也會省很多事,而且再換種角度來看,家中有條件的畢業生或許也意味着穩定,如果是本地的畢業生來應聘,絕對會比外地的畢業生更吃香。

記得有個從小縣城考出去的畢業生就到了北京工作,他得到了一個非常好的offer,年薪也中規中矩,但是考慮到他的家庭情況,最終他還是被勸退了。

因為工作的單位在二環內,但是這位畢業生不知道要努力多少年,才能買得起二環內的房子,說實話經濟壓力太大了,如果沒有家人的支持,可能工作幾十載還是居無定所。

「孩子不該受牽連」,大學生兒子考公因政審被刷,老母親委屈哭訴 - 天天要聞

反觀以名校畢業生的條件,下沉回自己的家鄉,說不定會有更多的工作機會,雖然未必能賺到高薪,但是工作壓力相對來說也會更小。

所以說,不管從哪種角度來看,想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還真的是不容易,希望大學生們擺正自己的心思,好好的充實自己,以免將來感到後悔。

寫在最後:大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很重要,有關於影響政審的事情,一件也不要做,希望過來人的經歷能讓大學生們敲響警鐘,而家長也要從兒童時期就開始注重家庭教育,最好不要做出格的事情,嚴格要求自己,規範子女,才能為他們的將來打下更好的基礎。

「孩子不該受牽連」,大學生兒子考公因政審被刷,老母親委屈哭訴 - 天天要聞

今日話題:你覺得政審門檻應不應該放寬呢?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邱勇訪問香港 - 天天要聞

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邱勇訪問香港

6月25日至28日,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邱勇訪問香港特別行政區,深化拓展學校與在港機構的交流合作。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楊斌參加部分活動。邱勇先後訪問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分別與港大首席副校長王於漸、港理工校董會主席林大輝、港科大校董會主席沈向洋和校長葉玉如會面交流。邱勇表示,錨定教育強國建設目標...
有困難可申請,江大牽掛你們! - 天天要聞

有困難可申請,江大牽掛你們!

近日我國南方多地遭受暴雨、洪澇等地質災害學校高度重視災區學生家庭受災情況為及時向受災學生提供幫助保障同學們的學習生活解決現實困難學校決定開啟專項臨時困難補助通道一資助對象2025年暑假期間因颱風、暴雨、洪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造成人員傷害或經
暑期活動平台上線!近4000項精彩活動等你來參加 - 天天要聞

暑期活動平台上線!近4000項精彩活動等你來參加

市教委介紹,今年,上海市校外聯成員單位、各區繼續挖掘全社會育人資源,強調活動的安全性、有益性、公益性,策劃組織了近4000項未成年人暑期活動項目。2025年上海市未成年人暑期活動項目信息平台在「隨申辦」APP、「隨申辦」支付寶小程序等平台上
論「女生高考288分全家歡呼」到底是心態好還是玩兒流量 - 天天要聞

論「女生高考288分全家歡呼」到底是心態好還是玩兒流量

河南女生高考288分,全家歡天喜地。這個事兒已經過去一周的時間了,我來表達一下我的觀點。我認為這個事兒得分階段說,截點就在6月25號晚間21:24「蘭姐來了」的賬號直播帶貨。直播帶貨之前,我看到的是雖然孩子高考成績只有288分,但這已經是最
工人日報:考個「包拿證」的「高考志願規劃師」靠譜嗎? - 天天要聞

工人日報:考個「包拿證」的「高考志願規劃師」靠譜嗎?

隨着高考成績公布,志願填報成為考生和家長的「頭等大事」。為獲取更多信息,不少家庭選擇求助於「高考志願規劃師」(下稱「高報師」)。艾媒諮詢發佈的報告顯示,2025年高考志願填報市場付費規模預計為10.9億元。一邊是高考志願規划行業持續火爆,另
「需要接受審查」 美政府扣留近70億美元學校資金 - 天天要聞

「需要接受審查」 美政府扣留近70億美元學校資金

總台記者當地時間7月2日獲悉,美國特朗普政府扣留了原定於本周發放的近70億美元學校資金,並在截止日期的前一天晚上通知各州教育機構,這筆資金無法使用且正在審查中。《華盛頓郵報》報道稱,這筆資金用於支持課後教育、英語學習和其他項目,失去這筆資金將對美國全國各地的學生造成巨大影響。據悉,這筆原定於7月1日發放的...
把學生當成同事,班主任真是越干越輕鬆 - 天天要聞

把學生當成同事,班主任真是越干越輕鬆

想要當一個優秀的班主任,想要建立一個學風濃郁的班集體,想要教學成績穩居前列,想要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我們的教導,班級管理事半功倍,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在教師必須要建立自己的威信。十幾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告訴我,「威信」二字,最重要的不是「威」而
什麼是中考高考分數賦分制? - 天天要聞

什麼是中考高考分數賦分制?

「賦分」這個詞,在今年的中高考里頻繁現身,家長和考生都很迷惑,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又為什麼要採用呢?咱們來談一談。賦分制,就是依照規則把原始分轉換為等級分,然後再計算總分,就如同把不同的貨幣換算成統一的單位,這樣才便於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