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閉塞的家長,往往會以為只要孩子考上大學就不用擔心了,但事實上,就業環境瞬息萬變,不是所有的大學生都能在畢業後得到穩定的工作,也未必能夠依靠大學學到的知識而有好的發展,雖然話不中聽,但是很現實。
而如今,想要得到一份穩定的公務員工作,那更是難上加難,不僅要過五關斬六將,經過層層選拔,還要經歷政審的考驗,別提有多頭痛了。
「孩子不該受牽連」,大學生兒子考公因政審被刷,老母親委屈哭訴
大學生想考公務員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小馬也是其中的一個,雖然他的學習成績不是很拔尖,但也算是考上了一本,按理說考公務員也很適合。
不過就在他考的時候就出了一個岔子,因為他在臨上岸之際得知了自己政審沒有通過的消息。
原來,在他還很小的時候,自己的爺爺因為欠債不還變成了老賴,當年確實是因為做生意沒有多餘的錢還後來即便是還上了卻也留下了案底,沒想到幾十年後,卻因為這一條件失去了做公務員的機會,真的是太令人心痛了。
這件事,他的母親也是一直都不知道,連聲表明「孩子不該受牽連」,大學生兒子考公因政審被刷,老母親委屈哭訴,可是為時已晚,難道大學生考公務員政審真的應該放寬嗎?
「禍不及子女」再被提及,理由充分但站不住腳
其實所有的家長都會覺得自己的行為影響了子女或是孫輩,會非常遺憾,所以更加期望一人做事一人當,不過為了確保一視同仁,政審並不會降低門檻,即便是從其他的角度來看,也不會下降。
從人才選拔的角度來看,優中擇優是制度,本來就有更好的選擇,為什麼要為了成績而改變要求呢?優秀的畢業生有千千萬,說實話,能夠上岸的畢業生也有部分是靠運氣,有些學生筆試比成績很好,但是面試成績不佳,可能從排名來看,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分數也沒差多少,所以因為政審被刷了,可能也比成績只差一點就上岸,要心裏好受許多。
從競爭壓力的角度來看,越來越多的學生都嚮往這份工作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學生的壓力也確實肉眼可見的增加了,本身這都是不必要的事情,畢業生在學校里好好表現,畢業後找專業對口的工作才更合理。
所以說,不管從任何角度來看,都不應該將政審放寬要求,畢竟,禍不及子女的前提是惠不及子女,只是可憐天下父母心,今後一定要多注意,大家都嚴格要求自己,不僅環境會變得更好,將來子女以及後代找工作也會更方便。
政審愈發嚴格是一種趨勢,部分私企也會考察畢業生的家庭情況
其實,讓許多畢業生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家庭條件也會影響自己的工作,有些單位更加現實,還會以畢業生有家中有沒有錢來衡量畢業生適不適合這份工作。
畢竟有些家庭會給孩子創造很多條件,也會介紹更多資源,如果招聘這類員工,那公司將來也會省很多事,而且再換種角度來看,家中有條件的畢業生或許也意味着穩定,如果是本地的畢業生來應聘,絕對會比外地的畢業生更吃香。
記得有個從小縣城考出去的畢業生就到了北京工作,他得到了一個非常好的offer,年薪也中規中矩,但是考慮到他的家庭情況,最終他還是被勸退了。
因為工作的單位在二環內,但是這位畢業生不知道要努力多少年,才能買得起二環內的房子,說實話經濟壓力太大了,如果沒有家人的支持,可能工作幾十載還是居無定所。
反觀以名校畢業生的條件,下沉回自己的家鄉,說不定會有更多的工作機會,雖然未必能賺到高薪,但是工作壓力相對來說也會更小。
所以說,不管從哪種角度來看,想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還真的是不容易,希望大學生們擺正自己的心思,好好的充實自己,以免將來感到後悔。
寫在最後:大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很重要,有關於影響政審的事情,一件也不要做,希望過來人的經歷能讓大學生們敲響警鐘,而家長也要從兒童時期就開始注重家庭教育,最好不要做出格的事情,嚴格要求自己,規範子女,才能為他們的將來打下更好的基礎。
今日話題:你覺得政審門檻應不應該放寬呢?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