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向來以傳道授業解惑得到世人的膜拜,而現今則以成績來體現老師的好壞。
雖然我不認可成績即是一切,但姑且以成績來當作參考標的,老師的作用真有這麼重要嗎?
......
昨晚和旺嫂發生點小口角,她對我採用了三不政策,不回,不理,不鳥。
事起於,住校的孩子在電話里訴說,現的數學老師沒有以前的好,吧啦吧啦一大堆。
旺嫂開始擔心教育質量,開始擔心學習成績,開始擔心孩子未來。
於是乎,找到了解決焦慮的最佳途徑,增加每周一次的補習量。
我說,校內不行校外補,是大多數家長的思路,增加補習量或許能減輕家長們眼前的焦慮,但不一定能增加孩子的考試成績。
關鍵還看孩子願不願意多花時間去刷題,補習老師也好,學校老師也好全都是孩子學習的輔助力量,而不是主要力量。
旺嫂聽了非常不耐煩,早知就不跟你討論了,減輕不了煩惱,也減輕不了焦慮。
果然,跟女人交流,講正確的話,不如正確的講話。
對錯不重要,理性思維不如感性思維。
但這並不代表,我們不需要理性思維,該說的話我還是要說。
否則,家長如果也認同孩子的想法,容易把孩子帶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
孩子目前正處於高二分班後的第一學期,新的班級,新的老師,新的同學,新的課本。
萬事開頭難,新的環境容易讓人產生不適感,會不自然地拿現狀與過去進行比較。
同樣,也為自己未來的不確定性找到理由與借口。
瞧,都是老師教的爛,都是分班造的難。
我如果說,這一切都是孩子自己的原因。
孩子不愛聽,家長不想聽。
孩子打心裏不會承認優秀的自己何以如此,家長也覺得自己孩子才是最棒的,怎麼會如此呢?
早兩年,旺嫂朋友的孩子,以優異的成績考上重點中學。
分班之後,與任課老師不對眼,在家長的支持下,放棄學業,休學一年,下一年肯定不是這個老師了。
結果孩子患上抑鬱症,跳樓輕生。
案例雖然比較極端,但也反映了,老師不是由學生選的,也不是由大多數家長選的,人的一生總會碰到諸多不如意。
在這種節骨眼上,如果家長火上澆油,認可了孩子的想法,會讓孩子對老師更加失去信心,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改變不了環境,就去適應環境;改變不了老師,就去改變自己。
作為一個合格的家長,應該淡化老師的作用,消弱老師的影響。
......
孩子是從一私立中學考上高中的,這所私立中學無論上榜率,升學率,重點率年年都是全市前排。
這引來了很多公立學校老師們的鄙夷,也引來了很多公立學校家長們的吐槽。
公學老師們講,一個連公立學校都考不進的任課老師能有多大水平。
事實的確如此,這些私立學校的老師幾乎都是淘汰品種。
公學家長們講,私立學校其實是在榨乾孩子的潛力,等上了公立高中就再也擠不出水了。
事實的確如此,這些私立學校的學生進了高中很難再保持領先地位。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淘汰老師能教出好成績,而優質老師卻不行了呢?
私立學校,更強調標準化生產,工廠化教育。
任課老師是在流水線上搬磚的車間工人,班主任是流水線上管理的車間主任。
零件或產品的好壞大部分並不取決於任課老師或班主任,而是取決於流水線設計的巧妙與否,而是取決於原材料本身的質地如何。
很明顯,私立學校的好成績來自於標準化生產,來自於老師們的嚴格執行,讓差生變好,讓優生更好。
到了公立學校,就沒有了這種流水線機制。
老師們沒有了這種激勵機制或任課壓力,更多的要靠學生自己能不能嚴格要求自己。
人性本惰,能懶則懶,這是私立出來的學生為何走下坡路的原因。
而這也是學生們必須要適應的一個階段,人生大多數時候都沒人逼着成長,只能自己學着成長。
有鞭子能夠跑得快,沒鞭子也得眼前掛上胡蘿蔔,來讓自己拚命奔跑。
......
熊市裡大多數時候都是虧錢的,我們可以把責任往熊市上推,為自己的虧錢尋理由,找借口。
而偏偏有些股民是賺錢的,這是我們不想面對,也不想承認的事實。
我們可以認為這些股民是運氣的作用,可一不可再;
事實上這些股民可能是努力的結果,可二仍可三。
我們可能最終都成不了這小部分人,但我們可以把這個事實當成胡蘿蔔,來讓自己不斷努力,來讓自己不斷成熟。
冬天是蟄伏的季節,熊市是學習的季節。
冬天來了,春天也就不遠了。
在人云亦云的洪流中,在沉冗繁雜的信息中,有一種直插心靈的碰觸,有一種入地無縫的契合,正是本號存在的意義。學生任何觀點,並非買賣推薦,皆是與各位師傅探討研究市場的方法,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