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信仰力量,讓思政教育入腦入心

2022年11月02日03:43:02 教育 1674
汲取信仰力量,讓思政教育入腦入心 - 天天要聞汲取信仰力量,讓思政教育入腦入心 - 天天要聞

思想鑄就靈魂,政治引領方向。「『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

闖出「長征」路子

8個長征歷史專題腳本,70餘個場館實地拍攝,700多個日夜研發,140萬在線學習人次, 2182萬次學習點擊量……這是武警警官學院出品的思政類在線虛擬課程《重走長征路》留下的奮鬥足跡,也是訓練基地探索思政育人「長征路」的重要一步。

如今,網絡已成為當代青年生活的一個重要陣地。2019年該校啟動的《重走長征路》大思政課,就是訓練基地對網絡時代最好的回應。

幾十萬字的腳本,逐字逐句推敲;沒有現成資料,主創團隊「從零開始」。

道雖遠,行則將至。網絡課程界面上,「我是紅軍」版塊成為最吸引人的內容。它通過角色代入讓學員化身「紅軍戰士」,在充滿對話感的互動中「走出自己的長征」。

汲取信仰力量,讓思政教育入腦入心 - 天天要聞

「這一設計源於我們想傳遞的理念:長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遠征。」主創團隊介紹道,「不同的選擇就像不同的岔路口,將不同的『戰士』帶入不同的『命運』」。這一設計構思巧妙,立意深遠,讓許多學習人員久久回味,啟迪良多。

自2020年8月1日正式上線「軍職在線」以來,該課程連續兩年都被評為「軍職在線平台上全軍最受歡迎的思政課」,並被納入黨史學習專題、斬獲多項榮譽。

主創者說,以前沒人嘗試過「網絡+思政」的做法,但沒有「闖」,何來「創」?靠着這股闖勁,我們走出了一條自己的思政建設發展之路:敢為人先、不畏艱險、立德樹人。

播撒紅色種子

征程萬里,初心如一。傳承長征精神,訓練基地教員以深藏於心的執着、見諸於行的品格,把為戰育人的薪火代代相傳。

2022年,防化教研室李華成教授被授予「全軍優秀教師」榮譽。大家這樣形容這位軍齡36年的防化老兵:專註紮實,認定了目標便堅定不移——

汲取信仰力量,讓思政教育入腦入心 - 天天要聞

一次講課,訓練場突然下起瓢潑大雨,不顧身上裝備沉重,他就地大聲動員:「防化兵的每一秒都關係到勝負,這堂課我們就在雨里上!」

「每次遇到困難,我都會想起那天雨水澆在您的臉上、但您毫不退卻的樣子!」這是訓練基地往屆學員王超軍的心聲,也是李教授從教24年收到的最難忘的教師節祝福短訊。

只問使命,只問初心,只問勇敢,無問西東。

「老教授的雨中一課,為新教員作出了榜樣,有了『活教材』,哪裡還愁帶不好兵呢?」如今,曾聆聽李教授防化課的年輕教員也陸續走上戰位,接過為學員傳遞紅色思想的接力棒,繼續播撒紅色種子。

這支隊伍,越走越壯大

紅軍長征走過的地方,流傳着許多因信仰而聚攏、因理想而堅守的感人故事;今天走在大思政建設長征路上的訓練基地全體官兵,也從來不是孤勇者——

他們以長征的無畏,奔赴真理。訓練基地先後選派思政教員、新教員赴院校培訓,攜手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多次率隊調研大思政教育實踐基地,借鑒其他單位先進經驗,推進思政建設高質量發展

他們以長征的團結偉力,同向而行。學員隊開展「系隊融合座談會」,啟人以理、照亮兵心;用「三會兩賽一講壇」讓人人參與到「學思政、講思政」的熱潮。

他們以長征的初心,叩問使命。訓練基地邀請老紅軍、黨史專家為大家現地授課,讓學員在「紅色故事匯」中感悟信念、淬鍊擔當;學員隊帶隊走訪國家檔案館等駐地紅色資源,厚植家國情懷。

汲取信仰力量,讓思政教育入腦入心 - 天天要聞

更多的他們,是以長征的名義繼續前行......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訓練基地的大思政長征路步履不停:從幾個人想,到一群人創;從一顆顆種子,到一個個夢想;從三尺講台,到四方舞台……這條道路,越走越寬闊;這支隊伍,越走越壯大!

作者丨周青 楊高峰

來源丨學習軍團(ID:xuexijuntuan)

汲取信仰力量,讓思政教育入腦入心 - 天天要聞

監製丨歐燦 張曉輝

編審丨劉建偉 嚴珊 謝菲

責編丨曹春耀 胡立軒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法X功」學校舞蹈教師病亡,年僅33歲 - 天天要聞

「法X功」學校舞蹈教師病亡,年僅33歲

自中國反邪教網發佈《李洪志及境外「法X功」邪教組織醜行劣跡線索徵集》以來,不斷收到網友提供的線索。▲安妮·索恩訃告網友提供,2025年5月7日,「法X功」旗下「飛天藝術學院」加州分校項目總監、舞蹈老師安妮·索恩(Anne Sohn)因癌症病
高考後現「醫美」熱潮,學生扎堆整形!這些風險要注意 - 天天要聞

高考後現「醫美」熱潮,學生扎堆整形!這些風險要注意

近幾年,每年高考後都會出現一陣「醫美」熱潮,「雙眼皮手術爆單」「打瘦臉針要搶號」……不少高中畢業生趁暑假做醫美,準備「改頭換面」迎接大學生活。未成年人適合做醫美手術嗎?這類手術背後,潛藏着哪些容易被忽視的風險?
學生管理——2026級新生家長會安排 - 天天要聞

學生管理——2026級新生家長會安排

一、目的:向家長宣傳我校辦學成就,介紹學校課堂教學改革指導思想、措施與成效,說明學生在校學校提供的各項服務保障工作讓家長放心,爭取家長對學校工作的理解與支持。二、時間、地點:報到第一天(**月**日)上午8:30開始,11:30結束。地點在
不出國門也能培養世界人才!多所高校共議「在地國際化」之路 - 天天要聞

不出國門也能培養世界人才!多所高校共議「在地國際化」之路

如何讓中國學子不出國門就能享受世界一流名校的優質教育資源?這不僅是中外合作大學的課題,更是所有類型高校共同關注的方向。2025年「新時代高等教育在地國際化與青年人才培養」國際研討會於7月2日至4日在寧波諾丁漢大學舉行。本次論壇聚焦「在地國際化」與「青年人才培養」,涵蓋開幕式暨主論壇,兩大垂直領域分論壇和一...
花幾大千找高報師填志願你覺得值嗎? - 天天要聞

花幾大千找高報師填志願你覺得值嗎?

當今世界,還是有很多家長花幾大千甚至上萬(某網紅志願填報公司動不動一個名額1萬多)去找高報師給自己孩子填志願,你們覺得真的值得花這個錢嗎?還是智商稅?
​2025年高考有何特殊之處 - 天天要聞

​2025年高考有何特殊之處

視覺中國供圖 7月7日,距離2025年高考剛好過去了一個月。 對教育領域來說,每年夏天最大的事就是高考了。作為一個報道教育多年的記者,因其典型的「風向標」作用,我關注最多、研究最多的也是高考——向下,它影響着12年基礎教育的教與學;向上,又直接關係到高等教育的質量。 今年的高考有些「特別」,甚至有人說今年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