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我相信這個問題肯定有千百種答案,其實不管是什麼樣的答案,最後都能歸結為兩個因素:第一、對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教育方法;第二,對不同的學生派送不同性別的老師進行教育。放眼現在的教育體系,第一個因素已經被普及得十分廣泛了,但是第二個因素的普及廣度卻遙遙無期。
教師行業「陰盛陽衰」,女教師比例比較多,背後原因令人無法反駁
教師團隊性別多元化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因材施教的這條路上,男女教師的平衡對於學生來說有着舉足輕重的關鍵作用。這並不是為了引起「男女對立」,而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因為每個學生都會有自己不同的想法,而教師在他們心裏有着至關重要的地位,很多學生就算特別不愛聽家長的話,都會去聽老師的話。
所以說,在學生心裏教師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對他們的成長教育有時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正是這樣,對待學生的不同教育方法裏面就包含着不同性別的老師,老師的存在本身就不應該單一化。
每個學生對於每個老師的接受能力都是不同的,只有老師多元化的時候,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更多學生的三觀,從而達到引導他們走向正確成長的道路。
然而,這個看似簡單的方案,卻在如今的基礎教育階段有着極大的實施難度。在許多中小學裏,我們都容易看到清一色的女教師,男教師卻極其稀少可憐。前不久某學校的一張教師集體照更是將這種「男女教師比例失衡」的問題推上了熱潮,照片里可以明顯看到女教師佔了絕大多數,男老師卻是寥寥無幾。
在這張照片中不難看出,十幾個老師裏面只能看到一個男老師的身影。除此之外,在這張集體照中,只有第一排和最後一排才有幾位少得可憐的男老師,這幾位男老師還有個共同特徵:年紀較大。
也就是說,這所學校里幾乎沒有年輕男老師的身影。最重要的是,「男丁稀少」的同時,他們的表情也十分凝重,反觀女老師卻是一派年輕有活力的模樣,兩者形成了鮮明對比。
一張照片的諸多細節被眾多網友發現後,大家就迅速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被議論最多的則是由一張照片引發出男老師的生存困境。其實,一張照片會引發這種熱議是很正常的。首先,同時師範畢業的學生,男老師和女老師相比之下,家長和學生對女老師的態度一般來說都會比男老師要好。
不過,這也可以理解,畢竟女老師更具親和力一些,所以家長和學生更容易傾向於女老師也是人之常情。如果說只有這一點困境的話,其實大概率不會影響男老師的就業方向,因為就算女老師在外形上更容易加分一點,但是只要男老師的教學實力足夠優秀,日後也會得到大部分人的讚賞。
可惜的是,在現實面前男老師的困境可不止這一星半點。除了外形沒有明顯優勢以外,旁人在評價中小學任職的男老師的時候,也更容易給他們戴上「有色眼鏡」。男生如果是在大學或者高中當老師還好,在外人看來也是一份優越的職業,但是如果是在中小學當老師的話,往往會給許多人一種「不思進取」的感覺。
畢竟很多人都覺得中小學的教育是非常簡單的,男生在中小學教書的話,明顯就是為了貪圖安逸,所以總會讓人覺得他們不夠上進。最重要的是,在婚嫁問題面前,男生面對的壓力和物質要比女生大得多,但是中小學教師的工資普遍較低。
所以一旦提到男生是中小學教師的話,很多女生都會望而遠之,她們更容易想到這類男生一般賺的錢都不夠養家糊口的,會從心裏萌生一種這個男生不夠靠譜的感覺。
總的來說,男生任職中小學教師的話,要面對的現實問題非常多。一方面要面對工作中不被看好的壓力問題,另一方面還要面對身邊人的蔑視問題,最後還要面對婚戀中的物質問題。這些問題隨便挑出來一個,對於男老師來說都是致命的短板。
正是這樣,如今的男老師很難突破現有的困境,所以很多男生寧願選擇去打工也不願意正兒八經做個老師。然而正是這些固化思維,導致現在的男女老師比例及其失衡,現有的基礎教育也很難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總結:而這些,都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一方面家長要認可男老師的存在,另一方面學校要給予男老師的工資保障,普通人也要給男老師更多的關心和理解。只有在大家一直努力的情況下,男女教師的比例問題才能得到真正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