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央視主推熱播劇《大考》,才明白,決定孩子一生的,是這5件事

2022年10月17日02:07:52 教育 1627

看央視主推熱播劇《大考》,才明白,決定孩子一生的,是這5件事 - 天天要聞

圖片來自網絡 侵權必刪

養育孩子的道路上,充滿了困惑以及各種取捨和選擇,但不管存在什麼問題,我們最終目的,是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獨立自主且優秀的孩子。

但把孩子培養優秀之前,這過程中離不開為人父母對於孩子的用心教導和以及正確的引領。

看完央視熱播劇《大考》,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劇中的這5對父母,他們分別不同的教育方式。

讓我意識到,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對孩子做的這5件事,將會決定孩子未來的人生走向。

1.

生而不養,只顧賺錢

電視里雯雯是一個乖巧聽話學習又好的孩子,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要去武漢做生意。

就把年幼的雯雯留給奶奶帶,等生意好的時候,他們又迎來了二寶霖霖,要做生意又要照顧二寶。

就沒多餘的精力在照顧雯雯,索性一直讓雯雯和奶奶待在老家,直到奶奶去世,雯雯開始獨立生活。

雯雯自小跟着奶奶,額外懂事,過年爸爸媽媽不能回來陪她過年,她就安慰自己,說爸爸媽媽在外面也不容易,要賺錢養家,就沒辦法陪她。

為了讓父母少操心,她從來都是只報喜不報憂,什麼事能自己解決的就自己解決,哪怕是家裡來小偷。

害怕得不行,她也沒有告訴媽媽,而是求助村委會幫忙,生病發燒也是,她明明害怕得新冠

但在接到媽媽電話時,她卻平靜地說,沒事,並讓媽媽照顧好自己,但掛了電話,就求助老師。

但雯雯的懂事和乖巧,並沒有換來媽媽的理解,特別是雯雯媽偷看雯雯手機,發現老公得新冠時。

看央視主推熱播劇《大考》,才明白,決定孩子一生的,是這5件事 - 天天要聞

還抱怨雯雯不告訴她,又說一家人沒有信任感,還說家裡有小偷了,那麼大的事,也不告訴她。

又說雯雯跟誰都不親,太獨了,雯雯聽到後,徹底爆發。

說,為什麼獨,是獨立的獨,還是孤獨的獨?投石問路,我是那塊石,拋磚引玉,我是那塊磚。

聽到雯雯這些哭訴時,雯雯在鏡頭裡哭,我在鏡頭外面哭,因為這段控訴真的太戳人心了。

特別是雯雯後面又說,你們生下我,不再身邊照顧我,讓我和奶奶相依為命,奶奶去世後,你們只開心賺了錢,能讓霖霖去武漢上學。

你們何曾想到過我,我時常告訴自己不要嫉妒,她是我妹妹,可是你們滿心滿眼都是妹妹時。

我嫉妒了,為什麼同樣是你們的孩子,為什麼她可以過得那麼甜,我卻要過得那麼苦呢?

雯雯的這段傾訴,不僅敲醒鏡頭裏面的媽媽,也敲醒了鏡頭外,二胎家庭以及只顧賺錢的父母。

我們是否為了二寶疏忽了大寶,我們是否只為了賺更多的錢,缺失了孩子的童年以及陪伴。

作為父母,我們時常責怪孩子不聽話,叛逆,內向、太獨立、太內向、太膽小、太冷漠。

卻不曾思考,孩子為什麼這樣,只知道指責孩子,就像劇中的雯雯媽,她責怪雯雯太獨立。

什麼事情都不告訴她,她不曾想過,是他們長期對孩子的忽視,才導致孩子獨立以及太懂事。

看央視主推熱播劇《大考》,才明白,決定孩子一生的,是這5件事 - 天天要聞

殊不知,獨立的另一面是因為長期缺乏關愛和陪伴,懂事是因為,她總是顧慮別人,忽視自己。

但孩子的這種獨立、這種懂事,不是真正的懂事,而是一種苦中帶澀,心理學上,稱這種過早懂事的兒童,叫他們為「催熟兒童」。

催熟兒童,過早地早熟、懂事、他們好比被催熟的西紅柿,外表是紅的,但內心卻是苦澀的。

過早獨立的孩子,早早學會了壓抑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感受,從而開始忘卻自己也需要關心和愛護。

特別是懂事的孩子,總會用懂事的外表包裹自己,去迎合別人,從而忽視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

長大後,這類孩子要麼懂事的讓人心疼,要麼叛逆的要命,要麼成為一個討好型人格的人。但不管是哪一種,對於孩子的成長都是莫大的傷害,甚至會影響孩子一生的性格和命運。

哈佛心理學教授吉爾博特曾說:

十年以後,你不會因為少做一個項目而遺憾,但你會因為沒有多陪孩子一個小時而遺憾。

2.

不控制,給孩子尊重和選擇

劇中吳家俊的媽媽董碧華就是典型的控制性媽媽,家俊從小喜歡動漫二次元,所以高考也希望考藝考。

但家俊媽媽卻以為孩子好為由,一次次監督偷窺、甚至把房門索弄壞,來監督兒子學習。

只為讓孩子能跟她的規劃和安排走,好讓孩子可以考上重點大學,將來可以有一個好出路。

她自以為,自己為孩子好的行為,孩子卻一點都不認可。

開始時,家俊還能忍,直到媽媽把他的畫撕掉,他終於忍無可忍,徹底怒吼及頂撞媽媽,說,你怎麼可以那麼惡毒,連後媽都不如。

可想,從小捧在手心愛的孩子,一心為孩子的媽媽,聽到孩子說出這麼傷人的話,心裏有多崩潰。

在崩潰邊緣,媽媽怒刪了家俊巴掌,也是這一巴掌,徹底激發了家俊叛逆之火,開始離家出走。

出走時,還堅定地告訴媽媽,如果不讓他藝考,他就不回來了。

劇中家俊媽媽,一次次用權威要求孩子按自己的想法走,結果孩子不僅沒妥協,還破壞了親子關係。

看央視主推熱播劇《大考》,才明白,決定孩子一生的,是這5件事 - 天天要聞

圖片來自網絡 侵權必刪

不過,好在爸爸是清醒且尊重孩子的,一直勸說家俊媽媽,他們才恢復了原先的親子關係。

但家俊爸爸這段話值得我們深讀:

就算我們什麼都替孩子算計好了,你能預估到20年後會變成什麼樣子嗎?不管未來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最終不還得家俊自己去面對嗎?

看到這段話,我們是否深有感觸,時代一直在變化,我們現在認為對孩子好的,未來不一定有用。

還有,就算我們現在強迫孩子按着我們的想法走,那未來他們真的會一直按照我們的想法走嗎?

未必,因為太多強迫孩子學習不喜歡的專業,導致最後都全部改行,就算待在本專業的。

因為不喜歡,也沒有做出多大的成績和結果,作為父母,一定要明白,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大於一切。

當孩子長大時,我們一定要學會放手,並且做到尊重孩子,讓孩子為自己的人生做選擇。

曾經看過一句話:

愛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幫助他成為自己國土的國王,而不是以愛的名義讓他活成傀儡。

3.

時刻要求自己,用行動影響孩子

劇中周博文是一個聰慧、懂事、又體貼的孩子,但她這些行為,並不是因為父母多麼耐心地教導他。

而再於周博文的媽媽,時刻用自己的行動影響和感染他,劇中周博文爸爸遊手好閒酷愛打遊戲。

但周母從未抱怨過自己的老公,而是用愛來包容自己的老公,同時也告訴兒子,要理解爸爸。

自己這邊則每天凌晨4點鐘起床,騎着三輪車,去菜市場採買一天所需的食材,疫情來臨。

飯館的生意不好,周母沒有坐以待斃,而是嘗試做其他小本買賣,如,用獨家配方炒瓜子。

看央視主推熱播劇《大考》,才明白,決定孩子一生的,是這5件事 - 天天要聞

還用上好的肉和調料來做成味道鮮美的手工腸,每天鼓勵自己的丈夫,外出叫賣自己做的烤腸。

她沒有像其他母親那樣苦口婆心地教孩子,但卻用自己的行動一點點地去影響和感染孩子。

讓博文在媽媽身上看到了,堅韌和勇敢,以及樂觀。

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她沒有認輸和抱怨,而是不斷地思考和想辦法,如何面對困難以及解決困難。

就是這樣點滴的付出和行動,不僅養出了一個優秀的兒子,也讓老公從頹廢中振作起來。

4.

物質無法代替陪伴

劇中的潘小宣,是一個聰慧、熱情,以及熱心腸的小夥子。

但因處在一個父母離異的家庭,他極度缺乏愛和歸屬感,所以時常希望可以通過幫助別人。

來提升自己的存在感,但他這種情況父母不知道,只覺得錢給夠了就好,直到後面孩子出現抑鬱。

他們還覺得,他是沒事找事,給自己鬧脾氣。

殊不知錢只能滿足物質,但滋養孩子的心靈,卻需要父母的愛以及陪伴和守護,唯有這樣,孩子才能長成一個優秀且心智成熟的人。

5.

放低自己,做有格局的父母

劇中教育局長的女兒秦司遙,他們在飯桌上吃飯,探討很多孩子因為窮,用不上電腦上課時。

女兒秦司遙卻不以為然地說:

家庭沒錢,應該想辦法掙錢,開個直播賣賣慘就行。

爸爸詫異女兒的冷漠和優越感,拍桌子質問女兒的價值觀。

秦司遙看爸爸發火,飯不吃,就回到了自己房間。

我以為這位爸爸怒吼完就沒事了,但沒想到的事,爸爸最後教導女兒的過程堪稱教科書。

他先是跟女兒道歉,說剛剛發脾氣不對,又用女兒感興趣的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打開話題。

他引用小說中的一句話:

當你批評別人的時候,記住,並不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有和你一樣的條件。

秦司遙反思自己,承認自己的錯誤,不過也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希望爸爸有話可以好好說。

此時的秦爸爸,再一次通過自己誠懇地道歉,用自己的真誠,和自己的女兒徹底和解。

作為父母,養育孩子的道路上,如果我們想要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做出各種改變,還要改變以及提升自己。

唯有這樣,孩子長大後,才能成為一個內心豐富且強大的人。

為人父母,我們不僅是孩子成長的搖籃,更是孩子歸屬的港灣。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探討。

作者介紹:

彤橦媽媽聊育兒,我是一枚熱愛學習熱愛成長的90後寶媽,我喜歡用寫作的方式來記錄自己和孩子,同時用故事的方式來點亮人生,願望是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鄉村小學裏上起熱鬧「秦腔課」 - 天天要聞

鄉村小學裏上起熱鬧「秦腔課」

【來源:西安新聞網】「鑼鼓響、眼神亮,一上台、把戲唱……」5月28日,由西安市文旅局、西安市教育局聯合主辦,臨潼區文旅局、臨潼區教育局協辦的「 「秦腔的樂器按照傳統習慣分為『文樂器』和『武樂器』。板胡就屬於『文樂器』,有『文場一把手』之稱。
曲靖市全力護航考生逐夢新高考 - 天天要聞

曲靖市全力護航考生逐夢新高考

曲靖市以「新高考首考平安落地」為目標,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底線思維,有效防範和化解考試安全風險隱患,全程守護考生高考徵程。曲靖市有高考報名考生72235人(含職教高考報考5574人),報考人數位居全省首位,共設置9個考區41個考點。
「文化潤疆」—— 山東省文聯文藝志願小分隊走進英吉沙縣 - 天天要聞

「文化潤疆」—— 山東省文聯文藝志願小分隊走進英吉沙縣

來源:【山東電視文旅頻道】5月23日,山東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馬述興帶領「強基工程」——山東省文藝志願小分隊對口助力喀什基層精神文明建設行動文藝志願者來到英吉沙縣開展「書法文化進校園」活動,為當地師生獻上了一場藝術盛宴。濟寧援疆指揮部、縣
特朗普清退哈佛國際學生,中方一招彰顯大國胸襟 - 天天要聞

特朗普清退哈佛國際學生,中方一招彰顯大國胸襟

最近,特朗普又搞出了一個大新聞,宣布取消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資質,還要求現正就讀的外國學生在72小時內離開哈佛,否則直接取消其合法居住身份,成為黑戶。特朗普的這一逆全球化操作,讓全世界都直呼看不懂。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碳中和科普宣講團走進青島西海岸二小 - 天天要聞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碳中和科普宣講團走進青島西海岸二小

來源:【閃電新聞】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8日訊為迎接第二十五個全國科技活動周,日前,由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牽頭組建的江海碳中和科普宣講團受邀前往青島西海岸新區第二實驗小學校本部,為四年級360名學生舉辦了一場「低碳生活 責任在我」專題科普講
關注!溫州全市划龍舟時間、地點公布! - 天天要聞

關注!溫州全市划龍舟時間、地點公布!

【來源:溫州日報】端午節臨近,各地將舉行賽龍舟活動迎接端午。賽龍舟作為一項歷史悠久的傳統體育項目、水上運動,社會基礎廣泛、群眾積極性高、參與度高,但在賽龍舟、看龍舟活動中,具有一定的風險性,請市民切切注意安全。
南京市文化館老年大學第六屆校園文化藝術展演圓滿舉行 - 天天要聞

南京市文化館老年大學第六屆校園文化藝術展演圓滿舉行

現代快報訊(記者 尹翼星 文/攝)5月28日下午,南京市文化館四樓大劇場內氣氛熱烈,「弦歌雅韻·舞綻芳華」2025南京市文化館老年大學第六屆校園文化藝術展演在此精彩上演。活動伊始,主持人介紹了南京市文化館老年大學的發展歷程與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