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為解決教育公平問題,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把公辦學校都進行標準化設置,校長和教師都開始輪崗了,在學校里呢,也不讓設置重點班級,解決了學生擇校難的問題。但是有一個問題就產生了公平和公正的問題,公平是人人分得的都一樣多的,公正則是另一種分配方式。
把不同成績的學生都分到一個班裡教學,將產生極大的困難,比如班級里學習好的,已經掌握了100以上的加減法,學習差一些的僅能進行10以內的加減法,教室應該按哪種難度進行授課?一定是按絕大多數同學掌握的水平進行授課,那麼就造成了一個問題,那些學習差一些的跟不上,那些學習已經很好的牛娃,吃不飽。課堂對於這兩類學生都是在浪費時間,不利於他們的提高。
真正的教育方式應該是分層教學,把水平差不多的孩子放到一塊兒,教室才能夠根據他們的水平進行授課,根據他們的理解能力,理解方式進行講解,這樣啊,對這些孩子來說,提高才是最快的。
對於學習差一些的和學習好的牛娃,如果家庭條件允許,他們一定會想辦法讓自己的孩子吃小灶,雖然各種補習班已經禁止了,只要家庭實力允許,他們一定會有各種各樣的辦法。
一些有錢的牛娃,甚至可以進入私立學校,根據她們的需求,選擇精英教育,那麼,那些窮人家的孩子的牛娃,只能和普通的同學在一起,選擇平庸了,對窮人家的孩子也是很不公平吧!
如果長此以往,對於國家來說,就西方化了,西方的公立教育搞得都是快樂教育,學得簡簡單單的,開開心心的,將來隨便當個工人就完了,私立學校搞的是精英教育,這些有錢人的孩子,未來都進入社會的高層,要麼從政,要麼是商界精英。
這種大鍋飯式的教育,對於選拔的作用將越來越小,配上大學的擴招,學歷進一步貶值,對於窮人家的孩子來說,通過學歷找工作會更加困難,家庭背景的影響力就直接會體現在就業上了。
所以,保障各個學校的教育資源均衡,我認為是應該的,應該讓鄉村和城裡盡量享受相同的教育資源,但是在校內就不能再吃大鍋飯,應該按照成績進行分班,然後進行分層教學,只有這樣,才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讓那些窮人家的牛娃,也能享受到那些只有有錢人才能享受的高端教育,讓窮人家的牛娃也能通過高考改變命運,打破階級固化,產生更多的中華英才,讓國家越來越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