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在申報職稱之前,一定要檢查自己發表的期刊,避免把「假期刊」當成真期刊投稿,否則後果會很嚴重。今天彭老師就單獨寫一篇關於職稱論文發表的注意事項,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目前江蘇個別城市(如蘇州、無錫)對論文發表不再是申報職稱的強制性條件,但在評審時,發表的論文仍然是業線成果重要的加分項。所以一般來說,為了增加通過概率,大部分人都會發表論文。
如果我們不發表,相對於其他已發表的同學,會處於一定的劣勢,所以總的來說,我們還是推薦你發表論文。
如果你發表論文是為了申報職稱,那麼我們需要重點控制好相關的時間節點。很多人認為在申報職稱的時候拿着論文去投稿可以了,這其實是一個誤區。因為論文發表是有過程的,是需要時間的,一般建議需要提前幾個月準備。
目前江蘇對論文的見刊時間計算到當年3月底,也就是說當年4月份的期刊在申報當年職稱時是不能為業績成果加分的。(對比浙江已經要求上一年度12月底之前的期刊,也就是說當年的雜誌不能給當年的職稱加分,必須是上一年度或之前的)。
如果打算明年申報職稱的同學,儘可能在今年年底將自己發表的論文見刊。(最遲不可以超過3月底見刊,否則就失去發表的意義了)
職稱評稱對於論文發表的期刊是有要求,首先,需要發表的期刊是正規期刊,而不是「假期刊」、「套刊」;否則將視為材料造假,取消評審資格並予以處罰。
辨別期刊是否正規,可以從期刊的刊號來判斷。首先,沒有正規刊號的期刊肯定是非法出版物,不可使用。對於某些有刊號的期刊,我們可以在「新聞出版署」的官網輸入進行查詢。在職稱評審中「非法或不規範」的刊物是不予認可的。
其實各地職稱辦,對期刊的級別有明確的規定(具體可以關注當地職稱辦官方文件)。一般來說,申報「地市級」高級職稱時,會被要求發表在省級以上或核心刊物都可以;申報「省級」高級職稱時,會要求發表在國刊或核心刊物,具體看各專業對應的評委會的要求。
正如我們上面所說的,發表的期刊需要是正規期刊;其次,職稱申報時,所提交論文的專業方向要與申報的職稱、類別一致,也要與本人目前工作的專業一致。同時,用於申報本級職稱的論文必須是在獲得上一級職稱後發表的,才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