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最短留學距離,學校距家僅500米,但談及現狀卻讓人笑不活了

2022年07月04日18:16:18 教育 1309

導語:隨着教育事業的不斷進步,留學早就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事了,就算是普通家庭的學生,只要自己願意半工半讀,付出一些辛苦,其實留學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提到留學時,很多同學的第一反應就是需要背井離鄉,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里,一切都要重新開始,重新適應,或許這才是很多同學不願意選擇留學的一個原因。

挑戰最短留學距離,學校距家僅500米,但談及現狀卻讓人笑不活了 - 天天要聞

但是網上一位留學生,卻刷新了大家對留學的認知,原來留學還有「走讀式」,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吧,

挑戰最短留學距離,學校距家僅500米,但談及現狀卻讓人笑不活了

這位同學家住在黑龍江黑河,自己目前是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國立大學教育專業的碩士,在為大家接受自己的家和自己的大學時,這位同學坐在船上,豪邁地表示,這邊是她的家,而河的對岸就是她的學校。

挑戰最短留學距離,學校距家僅500米,但談及現狀卻讓人笑不活了 - 天天要聞

二者之間的距離僅500米,如果是坐船的話,只需要5分鐘就能到達自己的學校,這個距離不得不說,真的刷新了大家對留學的認知,一抬頭就能在學校看到自己的家,就算是幼兒園時候,筆者都沒有享受過這樣的待遇啊。

不少同學也表示,「努努力中午還能回家吃個飯睡個午覺,再趕回去上下午的課」,「我初中就住校了,她出國留學竟然還能走讀,真的是酸了酸了」。

挑戰最短留學距離,學校距家僅500米,但談及現狀卻讓人笑不活了 - 天天要聞

面對這樣的「走讀式」留學,一經走紅,就收穫了無數同學的羨慕,但這樣的「幸福」,可能暫時這位同學是享受不到了。

因為受到當下防控政策的影響,這位同學如果想要出國留學,這條路線已經行不通了,想要出國留學需要先從黑河到北京,然後在北京乘坐飛機到莫斯科,然後再轉機到布拉戈維申斯克,全程距離超過1萬公里。

挑戰最短留學距離,學校距家僅500米,但談及現狀卻讓人笑不活了 - 天天要聞

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吧,明明五分鐘就能到的距離,結果現在卻要繞這麼一大圈,當時被羨慕時,有多驕傲,如今轉機時,就有多狼狽,看到這位同學的現狀,也真是讓人笑不活了。

挑戰最短留學距離,學校距家僅500米,但談及現狀卻讓人笑不活了 - 天天要聞

留學不是「兒戲」,距離近值得大家羨慕,但距離近不能成為留學的原因

看到這位同學的留學距離,着實是讓很多有留學計劃的同學羨慕了,但羨慕歸羨慕,留學不是「兒戲」,同學們選擇留學的學校時,如果把距離作為首要考慮要素,而放棄了其他要素,就本末倒置,得不償失了。

希望同學在決定留學時,還是能夠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首先把專業放在首位,畢竟留學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吸取國外的先進知識,如果想要回家方便,那何必選擇國內的大學,而非要這麼折騰一趟呢?

挑戰最短留學距離,學校距家僅500米,但談及現狀卻讓人笑不活了 - 天天要聞

另外,真正能夠做到「走讀式」留學的同學真的是少之又少,背井離鄉、遠離家長確實是很多留學生必須要去面對的現狀,如果這點無法接受,那麼同學們還需三思而行。

留學逐漸成為常態,但並非所有留學生回到國內,都會受企業青睞

很多同學選擇出國留學,其實更多地也是為了提高自己求職時的競爭力,但也並非所有的留學生都能在國內的求職市場上備受青睞,「含金量」依舊是同學們繞不開的檻。

挑戰最短留學距離,學校距家僅500米,但談及現狀卻讓人笑不活了 - 天天要聞

首先,完全通過網課的形式獲得的國外大學畢業證書,國內是不予認證的,這種所謂的「留學」方式,其實就是近年來才興起的,一經推出就吸引了很多家長為學生申請,但教育部門不認可的學歷,企業難道就會認可嗎?

其次,國外的野雞大學也不比國內的野雞大學強,很多同學想出國留學為自己鍍金,但是自身的能力,卻無力申請一些比較不錯的學校,所以就只能申請一些國外的「野雞大學」,想着國內的企業不了解,以矇混過關。

挑戰最短留學距離,學校距家僅500米,但談及現狀卻讓人笑不活了 - 天天要聞

但國外野雞大學留學生,被國內企業奉為海歸人才的時代早就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所以同學們大可不必想着通過這樣的方式投機取巧,想要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還是要能力至上。

筆者寄語:

看完這位同學挑戰全網留學距離最短,着實是讓人羨慕了,但一想到九月份開學之後,這位同學要眼看着500米外的學校不能去,而是選擇一條超過1萬公里的路程抵達學校,也真的是讓人笑不活了。

挑戰最短留學距離,學校距家僅500米,但談及現狀卻讓人笑不活了 - 天天要聞

話題討論:對於大學生留學,你有什麼好的意見和建議嗎?歡迎留言評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錢學森之子走進郫都校園 與師生共話科學家精神 - 天天要聞

錢學森之子走進郫都校園 與師生共話科學家精神

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21日電 20日,錢學森之子、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錢學森圖書館館長錢永剛現身郫都一中,與郫都區教育工作者一起,為校園裡的錢學森塑像揭幕,並以一場別開生面的主題講座,讓科學家精神薪火相傳。塑像揭幕現場。
視同繳費年限的計算與30年以上的可能性? - 天天要聞

視同繳費年限的計算與30年以上的可能性?

一、視同繳費年限的定義和意義視同繳費年限是指在實行養老保險制度之前,勞動者符合國家規定,可以視為已經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工作年限。這一概念主要出現在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的職工中,因為這些單位在實行養老保險制度之前,員工的工作年限被視為已經繳納了養
留學回國申請留服的疑難問題解析,以及未畢業解決辦法 - 天天要聞

留學回國申請留服的疑難問題解析,以及未畢業解決辦法

留學回國申請留服的疑難問題解析,以及未畢業解決辦法留服是每個留學生在回國後都需要處理的一份材料。可適用於工作入職、落戶、享受優惠等。但每年在這個關頭都會有一些問題冒出來:1、留學回國之後,留服應該向哪裡申請?答:「中國留學網」。
復旦校長金力畢業典禮寄語:讓創新成為生活方式,用創新寫好自己的「無字之書」 - 天天要聞

復旦校長金力畢業典禮寄語:讓創新成為生活方式,用創新寫好自己的「無字之書」

圖說:復旦大學校長金力在畢業典禮上致辭 採訪對象提供6月20日,復旦大學校長金力在該校2024屆學生畢業典禮上,以「創新」為主題,激勵即將奔赴未來的復旦學子們。他說,讓創新成為生活方式,用創新寫好自己的「無字之書」。金力首先在本科生畢業典禮上說道,今天的中國,創新是新時代的主旋律。國家要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
今天4時51分,正式進入! - 天天要聞

今天4時51分,正式進入!

處處聞蟬響須知五月中今天4時51分我們迎來夏天的第四個節氣夏至夏至是太陽北行的轉折點這一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迎來一年當中白晝最長、夜晚最短的一天生活在北回歸線上及其以南附近區域的人們正午時分在太陽下立根竿子可以看到短暫出現的「立竿無影」現象夏至是盛夏的起點萬物此時繁盛至極驕陽似火,水草豐美綠蔭濃...
縣城的公務員好還是省城的教師編好? - 天天要聞

縣城的公務員好還是省城的教師編好?

有人喜歡高山的壯麗,就有人喜歡大海的寬闊,有人喜歡冬天的銀裝素裹,也有人喜歡秋日的碩果累累。無論是縣城的公務員還是省城的教師編,無疑都是一個穩定的職業。1.單從發展前景,不考慮其他,個人覺得縣城的的公務員發展前景還是比較好一些,晉陞空間也更
有什麼辦法能讓自己自律? - 天天要聞

有什麼辦法能讓自己自律?

自律是成功學最大的騙局。包括努力就能成功通通都是騙局。為什麼說是騙局,因為自律根本就不符合人性。自律是反人性的。你如果對「人性」有了足夠的認識再來思考很多問題,就會徹底通透。所有的成功人士做事都不是靠自律,而是三種①喜歡②回報巨大③他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