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學先喝碗中藥?高校花式迎新了解一下……

2021年09月13日22:09:03 教育 1187

又是一年開學季

「萌新」們也陸續步入大學殿堂

為使大家儘快適應新的生活

各大高校的迎新方式可謂花樣百出!

幹了這碗防疫湯劑

就是山中醫人!

入學先喝碗中藥?高校花式迎新了解一下…… - 天天要聞

9月1日

5000餘名新生

踏入山東中醫藥大學校門

學校發揮中醫藥防疫特色

給每位新生贈送一枚中藥香囊

熬制了中藥防疫湯劑供學生免費飲用

迎接新生,「面面」俱到

入學先喝碗中藥?高校花式迎新了解一下…… - 天天要聞

俗話說

「長接短送」

為迎接新生報道

感受校園「家」氛圍

天津理工大學為新鮮「小栗子」們準備了

熱氣騰騰的入學喜面

入學先喝碗中藥?高校花式迎新了解一下…… - 天天要聞

網友:「這肉給得真多!」

盲盒助攻,實力守護!

入學先喝碗中藥?高校花式迎新了解一下…… - 天天要聞

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

為了減少同學們的網上衝浪時間

增加彼此間的交流

準備了刻有每個同學名字的

印章盲盒

抽到誰就要做那個同學的守護天使

幫助Ta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

網友慕了:「我也想被守護!」

專屬禮物,拿來吧你!

入學先喝碗中藥?高校花式迎新了解一下…… - 天天要聞

華南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根據專業不同特色

設計了每個人獨有的

鑰匙扣、手機殼、文創袋、多肉植物

入學禮物精緻用心

滴!自製「行李專車」到了

西南交通大學幾個學院的學生

在老師的帶領下

製作了「迎新智能小車

學以致用、自產自銷

這波操作,服!

入學即送「急救大禮包」

入學先喝碗中藥?高校花式迎新了解一下…… - 天天要聞

廣州醫科大學準備了

一件特殊的迎新禮

「救在身邊」實踐教學第一課

普及急救知識和技能

「別人家的大學」

從來沒讓你失望?

你們學校準備了

什麼迎新禮呢?

說出來讓大家羨慕羨慕吧!

來源:人民網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智能時代,家長需要哪些新型教育思維? - 天天要聞

智能時代,家長需要哪些新型教育思維?

隨着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人工智能+」開始與醫療、教育等領域深度融合。AI不僅走進了家庭,也逐漸走進了家庭教育領域。各種智能育兒軟件種類繁多,讓人眼花繚亂,有兒歌類、早教類、培優類、諮詢類等,不一而足。各種智能育兒設備如早教機、學習機、故事機、下棋機械人等,也讓家長們感到既新鮮又應接不暇。在人工智能不...
又遇爆炸事件 卡式爐如何安全使用?手把手教學 - 天天要聞

又遇爆炸事件 卡式爐如何安全使用?手把手教學

正值假期有不少人選擇和朋友家人一起出門露營、野餐感受自然但是,近日陳先生與鄰居在戶外燒烤時使用的卡式爐突然爆炸導致7人不同程度受傷 因其便攜性卡式爐是許多人露營、戶外燒烤的熱門選擇但背後的安全隱患也需要高度重視卡式爐使用時有哪些注意事項?往下看⬇️卡式爐的危險不容小覷 卡式爐,又叫便攜式丁烷氣爐...
@2025高考生!這些985中外合作項目,低分也能撿漏名校! - 天天要聞

@2025高考生!這些985中外合作項目,低分也能撿漏名校!

想以更低分數上985名校?還能拿雙學位、學國際課程?中外合作辦學正成為高考生的熱門選擇。這裡整理了18所985高校的合作項目,從錄取分數、學費、專業特色三個方面分析,幫你找到最適合的選項。一、頂尖名校項目:降分明顯,但學費不低1.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教學名師系列訪談|王公龍:做好馬克思主義研究,既要「鑽進去」又要「跳出來」 - 天天要聞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教學名師系列訪談|王公龍:做好馬克思主義研究,既要「鑽進去」又要「跳出來」

【編者按】三尺講台育桃李,一根粉筆寫春秋。為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堅持思政課建設與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在上海市委宣傳部理論處指導下,「澎湃新聞」推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教學名師」系列訪談,對話2020年「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支持計劃入選名單」中的上海學校思想政...
今年裸考難度變大?杭州中考可能有這個變化! - 天天要聞

今年裸考難度變大?杭州中考可能有這個變化!

升學寶五一假期,鹿姐姐過了個名副其實的「勞動節」——每天都有初三家長來諮詢。上城區、濱江區的初三「一模」還沒出分,學生和家長都心懷忐忑(預計明天出分);成績出爐的拱墅區、西湖區、錢塘區,學生和家長更焦慮:600+高分頻出,坊間還流傳各種版本
裴若媛:我的善解人意的英語老師 - 天天要聞

裴若媛:我的善解人意的英語老師

我的善解人意的英語老師五年級裴若媛牡丹花姐姐?也許你會問:「牡丹花為什麼會變成姐姐呢?難道你的姐姐有別的魔法?」我鄭重地告訴你,我的姐姐是一朵美若天仙的牡丹花。在一個萬里晴空的好天氣里,我走進了熟悉的教室。在自己的座位上,看到英語老師拿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