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偉大意義,基本上在於它能顯示人的真正感情、內心生活的奧秘和熱情的世界。——羅曼·羅蘭
影視作為當今社會的重要文娛產業之一,作品的更迭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但也總有一些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在不斷新創意新面孔的衝擊下,依舊穩如泰山。如年年假期雷打不動的《西遊記》就是這樣一部神作。而經典作品的背後必然是無數人的辛苦付出,是許多人一輩子的榮耀。當然也可能成為一些人一輩子的遺憾,比如「白骨精」演員楊春霞。
說起西遊記,白骨精和女兒國是最為經典的幾場戲之一,不說其他的,裏面隨便一位女演員都是美到讓人心醉。了解西遊記的人都知道,西遊記的導演是楊潔女士,她帶領劇組耗時6年才打造出來這一部難以超越的經典。
而經典的背後是無數演員的付出,和導演的精益求精。而如今說到的這位演員楊春霞雖然塑造了白骨精這一經典形象,卻也留下了她一生的遺憾。
楊春霞出生於1943年上海,父親是工人。在那個艱難的年代,她的家庭條件還算優渥。因此父母也非常支持楊春霞唱跳的愛好。而她也天資過人,12歲時就考上了戲曲學院。1964年,楊春霞跟隨國家藝術團訪問西歐主演《拾玉鐲》,隨後出演《杜鵑山》一炮而紅,她也成為無數人的夢中情人,是當時炙手可熱的演員之一。
而她與《西遊記》結緣與楊潔導演是分不開的,在當時為了更好地展現西遊記,楊潔導演從演員到服裝都十分的嚴苛。而其中戲份比較重要比較經典的角色,她更是斟酌斟酌再斟酌。這其中就包括蜘蛛精、白骨精和女兒國國王這些角色,說起女性角色的塑造,在當時也是有一段非常值得說道的趣聞。
那就是當時女性非常的保守,而楊潔導演為了更加貼近書中的女性角色,因此在服裝上就會設計得比較暴露。現在的人看過去不過是露臍裝,但是在當時在許多人看來是有傷「風化」,因此許多女演員是非常拒絕出演裏面的角色的。在拍攝蜘蛛精的時候,就有女演員迫不得已穿上了露臍裝,在拍攝完成之後就哭了。
相比蜘蛛精更重要的白骨精,也是讓導演非常難以選定角色之一。一來是在戲份比較重,二來是白骨精本身是情感層次非常豐富飽滿。因此在多方對比之後楊潔導演先比較屬意的演員是劉曉慶,而劉曉慶對白骨精這個角色比較滿意。但是她想同時接手三個女性角色,這就讓楊潔導演非常的犯難。
然而那個時代的妝發技術並不是那麼好,假如一人飾演多位角色,即便是換妝也還是比較容易看出來是同一個人。而導演並不希望觀眾串角色,最終還是拒絕了劉曉慶。兜兜轉轉之後楊潔導演選定了與自己有過緣分的楊春霞。
楊春霞在獲得邀請之後,一開始並沒有決定出演。因為從接到導演邀約到開機的時間非常的短,她怕自己的狀態和檔期不太契合,隨後在導演多番遊說之後,才決定參演。不過參演的條件就是出演她最喜歡的角色——女兒國國王。
但當時女兒國國王已經有確定人選了,為了能夠讓楊春霞順利參演,楊潔口頭上答應了。楊春霞在拍攝完白骨精的戲份之後,就回去等導演的通知,而這一等就再也沒有下文了。
在意識到被騙的楊春霞對此非常的生氣,而楊潔導演也多次表明,一人分飾兩人會讓觀眾跳戲,自己當時也是無奈之舉。但是不管楊潔導演如何解釋,對楊春霞來說自己就是被騙了,在此後30年的時間裏,兩人再無往來,楊春霞也從未談起過《西遊記》,甚至也不允許自己的家人說起。
結論 真實地表現自然,卻仍然充滿藝術的美
如今《西遊記》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經典電視劇,這都是來自演員與導演的付出與貢獻。用6年的時間打造25集電視劇,演繹出八十一難的精髓,導演、演員以及所有幕後人員都是十分值得尊敬的。
而對於導演與楊春霞之間的恩怨,隨着時間逝去,許多人都表示一切已經過去,雖然錯過了女兒國,但是白骨精依舊成為了經典。作為旁觀者的我們只能觀看經典,很難評判孰是孰非,對於楊春霞來說,楊潔導演的確沒有做到承諾,而也正是這份辜負最終造就了無法超越的一代經典。
參考資料:《西遊記》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