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充電「封印」解除 百瓦無線快充旗艦在路上了

可以這樣說,目前幾乎所有手機的無線充電速度,都比不上有線充電,如今的中端旗艦手機,也都幾乎普及了百瓦快充,而無線充電還是只有「可憐巴巴」的50W快充。原本應是集便捷性和無感體驗為一身的無線充電,從剛剛誕生起就充滿了挑戰,在普及的路上也受到了不少人的質疑。

無線充電從無到有,經歷了很多發展

其實從無線充電的發展來看,一共突破的方向分為兩種,一個就是充電方式上的突破,還有一個就是充電功率的突破。

我們先來說前者。一直以來,無線充電吸引用戶最大的點那就是方便,最早的時候用戶需要把手機橫放在無線充電器上,然後還需要對準才能進行充電,後來發明了立式無線充電器,不需要很精準的放置即可進行充電,等於是將充電底座和手機支架二合一,算是大大增加了手機無線充電的易用性。

2020年時,蘋果發佈了iPhone 12系列手機,與此同時還帶來了Magsafe功能,簡單來說,它不光賦予iPhone12系列無線充電功能,讓充電功率達到了最高15W,還加上了磁吸功能,給iPhone12系列提供更多的玩法,解決了過去無線充電不能邊玩邊充的痛點。同時,蘋果還針對Magsafe功能開發了很多周邊配件,比如磁吸卡包,磁吸無線充電寶等等,也針對整個行業拓展出了很多新思路。

而針對無線充電功率上,我們的國產手機廠商也是不斷潛心研究,近幾年拿出了不少的技術成果。在無線充電技術上,小米算得上是行業「先吃螃蟹的人」,小米10至尊紀念版首發了50W無線充電,小米11 Pro和Ultra又是最早支持67W無線快充的產品,甚至在後來的小米MIX4上,還在技術上支持了100W的超級無線快充。

同時,除了小米之外,榮耀也一樣在無線充電技術上做到了領先,Magic4 Pro也一樣支持了100W無線快充,可以說在無線充電功率上,國產手機廠商們早就在幾年前就正式開卷了。只是在2021年時,工信部公布了《無線充電(電力傳輸)設備無線電管理暫行規定(徵求意見稿)》,裏面就明確表示無線充電功率不超過50W,這也是為什麼這幾年手機無線充電功率一直最高50W的原因。

不光是速度,消費者還需要學會接受它

可能有人會不理解,這好好的無線充電技術發展,怎麼就被限制到50W了呢?但其實,無線充電如果功率過大,還是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其中最受影響的還是無線電波。因為無線充電由於技術原理,導致在使用過程中,會產生無線電波,如果這樣的無線電波不受管制的隨意發展,那麼勢必會對合法的無線電業務產生干擾,一旦擾亂空中電波持秩序,後果不堪設想。

並且,除了本身的技術發展以外,無線充電還有另外一個痛點繼續解決,那就是消費者的接受程度,我們知道的是,想要手機進行無線充電,那麼就必須使用無線充電器。但是迄今為止,暫時沒有一家手機廠商會把無線充電器當做隨機附贈的配件,如果用戶想要進行無線充電體驗,那麼用戶就需要額外購買無線充電器。

可惜的是,無線充電器的價格可一點都不便宜,一般的大功率立式風冷無線充電器,價格動輒三四百元,很多用戶確實是捨不得買,所以再強的無線充電功能,也就只有擱置了。在未來,手機廠商們如果真的有心普及無線充電功能,那麼附贈無線充電器就是必要的,要麼就把大功率無線充電器的價格打下來,否則無線充電很難有普及的一天。

好在我們看到,對於無線充電的普及,各方都正在努力,去年5月30日,工信部發佈的新規定把無線充電的功率放寬到了80W,這無疑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手機廠商的反應也很迅速,剛剛發佈不久的榮耀Magic 6 Pro就宣布支持了66W無線快充,而根據爆料來看,後續小米將會發佈新的80W/100W無線充電器,新機也將支持80W無線快充,這一下估計是把眾多手握技術的手機廠商們給憋壞了,相信很快80W無線快充就將會成為旗艦手機的標配。

不管怎麼樣,隨着技術的發展和消費者接受程度的提升,大功率無線快充將會迎來快速發展,未來很有可能會出現無線替代有線充電的情況,到時候真正的無孔手機也將誕生,廠商們也會持續優化無線充電方案,讓無線充電的時間和體驗都做到更加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