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O拿下第一,華為可以痛快告別徠卡?

最近幾年國內各大手機廠商都在全力發展手機影像,不僅是傳感器等硬件參數不斷升級進步,還積極與傳統相機廠商合作,進行算法研發和畫質色彩調校。如vivo牽手了蔡司OPPO一加與哈蘇聯合、小米徠卡也達成了合作。像素髮展同樣是一路狂奔,一億像素早已普及並下放到中端機,更有多家廠商用上了2億像素。得益於硬件和軟件的雙向發展,安卓手機的影像實力已達到一個極高的水準。


雖然現在很多手機廠商都不再將旗艦機送測DxOMark,但機構還是通過自己的渠道購買當下主流的旗艦機型做測試。當然,最終成績並不一定能真實反映一款產品影像實力的強弱,但也給消費者起到一定的參考價值。近日,DxOMark公布了華為Mate50 Pro前置攝像頭的評分結果,以145分的成績和iPhone 14 Pro並列第一。同時,其後置攝像頭也以149的高分拿到全球第一,至此華為Mate50 Pro包攬了前置後置攝像頭雙項第一的殊榮。


(圖源:DxOMark)


華為P系列和Mate系列一直都是DxO榜單的常客,能拿到這樣的成績小雷一點都不意外。不過,在其他廠商都奮力追趕且與相機大廠聯名的情況下,華為與徠卡分手後依舊能保持如此出眾的表現,這一點倒是比較出於意料。所以,搭載XMAGE系統的華為Mate50 Pro影像實力具體如何呢?


華為憑什麼拿下影像雙項第一?


在硬件方面,華為Mate50 Pro後置搭載了一顆5000萬像素超光變攝像頭(RYYB,f/1.4-f/4.0,支持OIS光學防抖);一顆1300萬像素超廣角攝像頭(f/2.2,支持超微距拍攝);一顆6400萬像素潛望式長焦攝像頭(RYYB,f/3.5,支持3.5倍光學變焦和OIS光學防抖),可實現200倍變焦。並且,該機還支持10檔可調物理光圈,能根據實際拍攝場景調節光圈大小,獲得更好的虛化或景深效果。前置方面,華為Mate50 Pro搭載智能超大廣角影像系統,由1300萬像素攝像頭和3D ToF深度攝像頭組成,支持智能可變超廣角78~100度等。


(圖源:華為官方)


從硬件參數上看,華為Mate50 Pro幾顆鏡頭可能不是當下最強,但整體絕對算得上第一梯隊的水準。華為與徠卡合作結束後,自研了XMAGE影像系統並在華為Mate50系列上首次亮相。在拍照錄像的過程中,可以直接選擇原色、鮮艷、明快三種模式,輕鬆拍攝出更接近肉眼或者突出畫面飽和度的照片,滿足到不同攝影愛好者的審美要求。


小雷的同事在華為Mate50 Pro的評測中給出這樣的點評:「畫面細節、對比度把握等都有着華為式的特徵,影像系統全焦段齊全,有長期發展潛力」。而在華為Mate50 Pro、vivo X80 Pro、小米12S Ultra、iPhone 14 Pro、榮耀Magic 4 Pro、OPPO Find X5 Pro六款旗艦的影像橫評中,小雷的同事曾這樣子點評華為Mate50 Pro。


華為和榮耀的視角最廣,容納的畫面更多,但畸變現象並不嚴重,值得誇獎。

華為Mate50 Pro的整體表現非常穩定,雖然失去了徠卡加持,但畫質表現依舊是行業標杆,論主攝成像的話無論白天還是黑夜都有不俗表現。

其主要的短板還是在長焦鏡頭上,算法的不穩定使其成像表現有些飄忽,時而出色時而平庸。這些問題是能夠通過系統升級、算法優化解決。


(雷科技版權 嚴禁侵權)

由此能看出,即便華為與徠卡分開,但憑藉這幾年自身的技術積累,以及在手機影像上的新理解,通過一整套出色的硬件和自研的XMAGE影像系統,還是能保持行業一流的超高水準。DxOMark評分雙項第一,就是最好的佐證之一。當然,可能很多人覺得DxOMark已經失去參考價值,但客觀來說,將幾款產品都放在同樣的標準下進行測試,最終能拿到高分也確實說明產品有着優於他人的實力。


我們還要不要看DxO評分?


前幾年,DxOMark的評分在業內還是有較高的公信度和參考價值的,當時尚且處於手機影響發展的爬坡期,大家都還在摸索階段。此時有一個比較公正的測試平台,確實能幫助大家更清晰、直觀地了解一款產品的拍照水平。但是,最近幾年DxOMark的公信度卻在不斷下滑,不僅是大量消費者不再信任其跑分結果,多家手機廠商也直接表態,以後不會再送測DxOMark,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圖源:DxOMark)


DxOMark之所以不能被大多數人信任,小雷覺得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第一,如今各大品牌高端旗艦的影像實力越來越強,而且逐漸形成屬於自己的一種成像風格,大家對自身實力也相當自信,已經不怎麼需要外界機構來做證明或評判。第二,DxOMark某些測試缺乏客觀公正性,可能會出現偏頗某一品牌的情況。之前,網上更是爆出消息,DxOMark榜單只要充值就能上,充得越多排名越高。當然,這都是沒有經過證實的傳言,大家當做玩笑聽聽就好。


DxOMark的CEO弗雷德里克·吉夏爾在一次採訪中表示,他們不賣分也不賣榜,分數只是冰山一角。然而這一回應卻遭到OPPO前副總裁沈義人的反駁,他發微博稱「的確是不假,分和榜是不賣的,但賣『服務』,按照反饋調試分高,榜也高」。說直白點就是,手機廠商可以拿錢讓DxOMark幫助你進行影像調校,這樣更容易跑出高分,確實不是直接賣分和排名,但這兩者有區別嗎?

(圖源:微博


當然,如果DxOMark的調校水平高,真的能顯著提升手機的影像實力,即便有這樣的「潛規則」大家還是願意接受的。但實際情況是,評分高的手機其拍照效果並不一定能獲得消費者的認可,這單純只是為了拿高分而已。正因如此,手機廠商也不再熱衷於測試評分,重新回歸到服務消費者這一方向來,選擇與傳統相機廠商合作進行影像調校,這些廠商能屹立數十上百年不倒,其實力才是最具公信度的。


如今的DxOMark評分,不能說完全沒有參考價值,只能價值沒有以前那麼大了。其評分還是能反映一款產品在其設定場景下的拍照實力,但拍照本來就是一個複雜且不可控的過程,某些場景下實力強並不意味着在其他場景下也能有同樣的表現。任何跑分成績其實都一樣,只能起到參考意義,不太建議大家以此作為購買產品的依據。


該怎樣評判手機拍照的好與壞?


DxOMark逐漸失去公信度,評分不再具有太高的參考價值,那普通消費者應該如何去買到一款拍照好的手機呢?很多網友會覺得,自己也看不懂手機上的那堆硬件參數,都是看着跑分高就買,現在分數不可信了,那以後該拿什麼作為參考呢?


(雷科技版權 嚴禁侵權)


其實,一台手機拍照效果的好與壞,是一種比較主觀的看法,很難用一些客觀的約束條件去框定並作評判。就像有些人喜歡飽和度比較高的效果,認為色彩鮮艷適合發朋友圈;而有些人更喜歡接近肉眼的成像效果,認為這樣子更能記錄真實的世界;還有一部分人喜歡黑白、復古的一種成像效果,認為這樣的照片更有味道等等。每個人對拍照的審美不盡相同,根本沒辦法用一套標準去衡量和評判,也沒有這個必要。


至於如何選擇一款自己認為拍照好的手機,小雷的建議是大家可以到各大品牌的線下門店去親身感受,自己體驗該機在不同模式、不同場景下的成像效果,這樣更容易找到符合自己審美的產品。今年幾大品牌旗艦的調教方向,蘋果依舊延續還原真實的風格,OPPO/一加/vivo/榮耀會偏向於提高飽和度的風格,小米徠卡經典模式偏向於復古,徠卡鮮艷模式色彩會更討喜,vivo在人像上會有更佳的表現等,大家可以依靠自己的需求去做選擇。


雷科技版權 嚴禁侵權)


不僅是拍照,對手機外觀設計的評價,每個人也都是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所以,大家在挑選手機時,要自己去線下體驗後再下決定,不需要太在意他人的評價和觀點,遵從自己內心即可。當然,如果你對手機的設計、影像都不在意,只關注性能,那倒是可以參考各大媒體的評測結果,畢竟它們會更專業一些。


總結


在智能手機發展初期,消費者對各種硬件參數的了解不深,對手機性能、拍照實力認知也不夠,所以需要依靠跑分來做評判高低,廠商也需要藉助跑分來進行宣傳。但是,現在的手機性能嚴重溢出,各家的影像實力也達到一個極高的水準,跑分測試雖然還有意義,但參考價值已遠不如從前了。如今的智能手機,硬件參數已經不再是第一關鍵因素,更多還得依靠軟件層面的優化,算法的增幅等。未來幾年,硬件配置的重要性可能還會被持續弱化,一切都將回歸到用戶體驗這個本質上。所以,測試評分真的不是那麼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