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漂亮「翻身仗」!余承東的下一個目標,直接對標美國特斯拉

余承東曾說過:「華為最大的問題是人才,沒有人願意看到我們在產品創新方面落後於對手的時候。可以說,作為一家技術公司,華為一直在為手機行業的發展而努力!而作為一家通信行業的企業,華為一直都在為行業做貢獻!

據了解,在今年的華為消費者業務財報中,華為全年手機出貨量達到了1.09億台,相比去年增長了12%!不可否認華為在通信領域的技術能力相當過硬!當然了,說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有疑問:華為是否要「翻身」了?

一、華為被美國打壓

美國對於華為的態度,最早可以追溯到2019年,當時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發佈了《公平通信法案》(Federal Communication Act)草案,其中明確表示,如果政府禁止購買或出售供應商的任何設備或服務,將禁止美國公司與華為進行任何形式的交易。2021年4月, FCC決定禁止華為和中興等中國企業在美國建設5 G網絡運營前向其提供關鍵零部件和組件。

從全球範圍看,各國都在努力追趕和趕超中國華為公司,目前已經公布的5 G商用時間僅有40天左右,比5 G商用進程早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而隨着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並對其實施制裁的消息傳出之時,華為股價已經上漲超過5%。

根據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網站報道稱,華為首席財務官郭平對全球5 G商用進程的預期似乎並不樂觀。但是,郭平說:「未來十年將是電信行業最有希望、最具變革性的十年。」作為技術領先性企業,能夠為客戶提供高質量和可靠的服務是企業立足之本,也是國家實力與軟實力得以彰顯、引領世界潮流的基礎。

華為作為一家技術領先、發展速度最快、行業地位最高的公司,有着充分利用自身技術和市場優勢,更好地滿足不同客戶需求的能力。但美國的封鎖和制裁勢必會對華為造成不小的影響。

二、任正非的「救世主」

不過,也正如大家所說的那樣,華為之所以能夠快速發展起來,除了和任正非的大力扶持有關係之外,也離不開華為自身產品的技術能力。要知道,除了手機外,華為手機在未來的發展中,都會面臨來自於國外巨頭帶來的挑戰。比如蘋果三星等手機巨頭就經常會受到美國政府的制裁。

雖然這些巨頭有來自於其他國家或者是國外行業的實力基礎,但是卻沒有足夠的實力去研發高端軟件產品,而這就需要我們自己去做了。而就拿華為自己來說,任正非對於自身產品技術的大力扶持讓華為在5 G領域擁有了巨大的技術優勢!

在5 G方面,華為正在大力推進海思以及鴻蒙系統等研發,目前華為已經向谷歌申請了5 G技術專利數超過了200萬個!華為除了在手機上有着不俗的表現之外,還進軍了 VR和 AR領域。

三、余承東的下一個目標,是特斯拉

要知道,手機網絡等業務是華為的核心業務!雖然從數據上來看,華為手機業務表現平平。但是從全球市場來看卻很不錯。其中2019年華為在全球市場銷售的手機數量超過1700萬台。其中華為Mate40系列在全球的銷售收入超過70億美元,銷量超過1600萬台。

而在國內市場中,華為也是國產手機的第一品牌。同時,華為旗下榮耀品牌手機也在國內市場中銷量火爆!要知道對於手機市場來說「一家獨大」不僅意味着用戶粘性高、而且能夠獲得更多市場份額!

除了手機業務之外,任正非還開拓了新的市場,新能源汽車就是華為下一步的主攻方向,自從去年的問界M5車型出世開始,華為新能源汽車就已是勢不可擋。而余承東也曾表示,問界系列在今年八月創下了國內新能源汽車品牌單月交付1萬輛的記錄。這一數據也表明未來華為的新能源汽車也將成其強有力的增長業務。

對此,余承東也毫不掩飾地表明,問界新能源汽車的駕乘體驗遙遙優於特斯拉,華為一出手就是直接對標美國特斯拉。華為手機業務與蘋果,華為新能源汽車與特斯拉,看來華為的目標很明確,這一場「翻身仗」已經是勢不可擋。

結語:

當然了,華為也要從國產芯片廠商中「翻身」了!畢竟,我們已經有了麒麟芯片、鴻蒙系統等智能終端產品,完全有能力在市場中繼續使用華為手機!余承東的下一個目標,便是美國特斯拉!

不得不說,這次在余承東看來,特斯拉是華為翻身需要走的第一步!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華為想要取得特斯拉這個市場份額,那麼還有一段路要走!那麼你覺得華為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是否有可能超過美國特斯拉?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