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一更的 OPPO Reno,終於又更新了,這次是 Reno9 系列,繼續分了三款機子,Reno9、Reno9 Pro 和Reno9 Pro+。
雖然都是同一個系列,其實三款機子的起售價跨度還挺大的:標準版 Reno9 2499 元起、Reno9 Pro 已經來到 3499 元起,而超大杯的 Reno9 Pro+ 3999 元起跳 —— 從它們選用的 SoC 看,其實就能看出同系的三款機子不同的定位,Reno9用的中端驍龍 778G 平台,Reno9 Pro 來到了輕旗艦的天璣 8100-MAX,而手中這款 Reno9 Pro+ 已經頂到了驍龍 8+ 平台。
是的,這是 OPPO 品牌第一台用上驍龍 8+ 的手機,理論上也會是 OPPO 品牌迄今性能最好的一款,全系 LPDDR5 運存也提升到了 16GB,有 256GB 和 512GB 兩個 UFS 3.1 閃存版本可選,年初的 Find X5 Pro 也投來了羨慕的眼神。
雖說驍龍 8+ 並不是什麼新鮮的處理器,但作為 OPPO 品牌首款驍龍 8+ 機器,感覺還是有必要先來對 OPPO 的驍龍 8+ 性能有個較為直觀的了解,這裡我用 GeekBench 5、3DMark,和 PCMark 來對 Reno9 Pro+ 的 CPU、GPU 和存儲性能摸個底。
設計是 Reno 系列最大的賣點,這次也不例外,不過 Reno9 Pro+ 這次的外觀可以說是在延續中「進化」了,還是 Reno8 系列類似的攝像頭「山丘」設計,不過改進成為了金屬設計,視覺上看是從手機邊框延續到這個模塊上,就像是一塊盔甲 —— 但講真,這設計似乎有些眼熟。
這次 OPPO 給 Reno9 Pro+ 提供了三個配色,皓月黑、碧海青,還有手中的明日金。
這個金色其實挺特別,它不是粗暴的金,在冷光下會呈淡淡閃爍的灰黃,在暖光下,它的真正金色的一面才會釋放出來,可低調不起來;有趣的是背蓋視覺質感是磨砂質的,看上去點點星光,就像是閃閃發亮的窗紗;而實際用手摸上去它又是完全另外一種不同的質感,就是普通玻璃細滑的感覺,有種感官錯位的感覺,有意思。
而它的正面,是一塊 6.7 英寸的 OLED 面板,來自天馬,顯微相機拍攝子像素如下排列,就是天馬的風車排列,屬類鑽排列的一種。
而亮度方面,我們實驗室測得手動最高亮度能來到 523.66nits,外部強光激發能來到 876.81nits —— 再次感嘆今年屏幕的進步。
OPPO 給它配了兩種顯示模式,一是默認的「生動」,二是「自然」;我們測得「生動」模式下有 102.03% 的 P3 色域容積覆蓋,基本接近標準 P3 色彩空間的標準,而反映色準的 124 色平均 ΔE2000 值為 4.66,說明這個色彩模式下對應的 P3 色域標準的色彩準確度還算不錯的;
而「自然」模式下測得這塊屏幕有 108.21% 的 sRGB 標準色域容積覆蓋,與標準色彩空間的擬合程度並不算高,而 ΔE 為 3.21 的色准,在今天看來,表現能算是中等偏上,但我個人覺得 OPPO 其實可以把這塊屏幕調得更好,也希望未來的更新里能看到對這塊屏幕進一步的優化。
Reno9 Pro+ 背部這一套相機系統其實並不複雜,一枚 5000 萬像素的廣角主攝、一枚 800 萬像素的超廣角端,以及一枚 200 萬像素的微距鏡頭。
其中這枚 5000 萬像素的廣角主攝用的是索尼的 1/1.56 英寸型的 IMX890 傳感器,有馬里亞納 X 芯片作計算攝影的 NPU 輔助,實際的表現可以參照這兩天拍攝的白天和夜景樣張,可惜的是時值深圳的陰雨天氣,沒能用 Reno9 Pro+ 這套相機拍出更有活力的一面。
我覺得 Reno9 Pro+ 這次的後置相機進步很大,實際暗光環境下,細節的還原還是非常到位的,特別是一些大光比的畫面,明暗細節都有不錯的保障,不過渲染的味道稍微重了些,如果 OPPO 能把多幀合成的色彩再稍微收斂些就更好了。
我們再看深入些,OPPO 給 Reno9 Pro+ 配了一塊 4700mAh 容量的電池,與之匹配的是 80W 的快充,官方稱一次完整的充電耗時 31 分鐘,而我們實測 1% 電量下 10 分鐘充到 44%,滿電耗時正好半小時,跟官方宣稱的基本吻合。
而滿電狀態下完整跑一輪「5 小時續航測試」,最終剩餘電量 60%,這對於 4700mAh 的驍龍 8+ 旗艦來說,是個挺不錯的成績;而過程錄得機身最高溫在 40.2℃,也還算是冷靜。
最近 OPPO 的動作不少,A 系列升杯後,把下一個升杯的機會留給了 Reno 系列,Reno9 Pro+ 成為我心目中近幾代 Reno 系列最有誠意的超大杯,同時保有 Reno 系列原本的審美,還有輕薄設計的回歸 —— 這才是真正的超大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