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朔爾茨訪華受到了很多網友關注,但讓人意外的是,他這次訪華帶上了12家德企,這12家德企包括了大眾、寶媽、拜爾、西門子、巴斯夫等,有點「抱團」的意思,這到底在釋放什麼信號呢?專家表示,中國市場很重要。
毫無疑問,中國市場非常重要。但是當外企抱團在國內扎堆的時候,國內消費者就要更加謹慎,不要真的成為「人傻錢多」的典型,持有正確的消費觀就變得很重要。關於這方面,盧偉冰在小破站的首播就提到了相關內容,當晚有1500萬年輕人觀看,想必這些人都已經有所警惕了。
盧偉冰認為,年輕人愛崇拜是可以理解的,但批判年輕人的衝動消費觀就有失偏頗了。如果廠商能夠真誠地和消費者交朋友,那麼你認為值得的就是好的。作為手機廠商,盧偉冰能夠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為消費者說話,這個思考的角度還是很新奇的,難怪Redmi手機能夠獲得這麼多年輕用戶的喜愛。
市面上大部分的廠商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比如蘋果、三星等等外企。但小米始終堅持「和用戶交朋友」,且堅持給用戶提供超預期且極致性價比的產品。對比一些價格虛高的外國產品,國貨確實更「香」。
以智能手機為例,iPhone手機的配置在國產機面前,基本都是「過時」的,但儘管如此,一部價值近萬元的iPhone14 Pro Max,依然供不應求。反觀國產手機,價值2K+,Redmi Note12探索版配備了210W快充,只需要9分鐘就能充滿電。同時還首發了2億像素主攝,新增了膠片相機,玩法新奇且配置到位,這難道不是更好的選擇嗎?
雖然大部分人都對「外來品」更感興趣,但你知道有多少外國產品實際上也是「中國製造」嗎?轉了幾道彎,路上的費用全部要消費者買單,為何不選擇支持就在本土的國貨呢?其實只要想明白了,你就知道該如何消費了。
這麼多外國企業要來中國市場,並非因為產品太好,而是要加強海外擴張。只是因為很多產品在歐美市場「賣不動」了,這就是事實!所以年輕人在消費的時候還是要記住盧偉冰的提醒,性價比是商業的最高真諦。沒有性價比的產品並不是因為成本太高,利潤空間有限,只是商家不願意給你性價比而已,這個道理,你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