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就會犯錯」,每個現代人都應懂點心理學
分類:星座
瀏覽數:2028
比如,有人認為心理學只不過記錄人們已知的事實,並用行話加以包裝:「有什麼了不得的新東西?(心理學 )用一些華而不實的方法來證明老太太都知道的東西。」以及,我們常常過度自信;我們常常過於篤信人的直覺。直覺很重要,但我們也常低估了它的危險。儘管有時候我們比最智能的電腦還要聰明,但是我們的直覺常會犯錯誤。其實,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經過100多年的發展和完善,它的理論和應用已經非常發達。依靠行為和心理過程的科學,心理學家得以更好地理解人們為何如此思考、感受和行動。當我們熟悉了這些策略並把背後的原理應用到日常思考,我們的思考就會更加明智。心理健康關乎我們每一個人,我們應該懂一些心理學常識。今天為大家分享9本好書,好讀又實用,一起收藏學習,加入你的家庭書架吧!
1.《邁爾斯普通心理學(第9版)》:清華大學普通心理學課程教材,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教學工作委員會推薦用書。美國高校中使用範圍最為廣泛的普通心理學教材之一,便於課堂教學和讀者自學,引導讀者帶着問題去閱讀和學習暢銷書《社會心理學》作者戴維·邁爾斯畢生教學研究的心血之作和扛鼎之作。中國心理學界泰斗黃希庭教授領銜國內18位心理學教授共同翻譯。將嚴謹的科學性與寬廣的人文性結合起來,使讀者能夠在愉快的閱讀過程中輕鬆掌握心理學知識。我們的思維、記憶以及態度都是在兩個層面上運行的——意識層面和無意識層面——而且大部分都是在幕後自動運行的。就像大型噴氣式飛機,大多數時候都是靠自動駕駛儀飛行的。那麼,聽從我們內在智慧的低聲耳語,單純地信任「內心的力量」,是明智的嗎?抑或要更經常地懷疑細查我們的本能直覺?本書系統闡述了心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論,涵蓋了心理學的各個主要分支領域,包括生物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認知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心理障礙與治療等,同時還展現了心理學在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心理學與文學、哲學、歷史、體育、宗教、政治和通俗文化等領域的聯繫。《心理學導論:生物、發展與認知心理學》:兼顧非專業讀者的心理學入門書,科學性與人文性的完美結合,中國心理學會推薦用書
2.《進化心理學》:被譽為「進化心理學領域的標杆之作」,了解和學習進化心理學的必讀書;書中知識可應用於理解自身和他人的生活;讀者評價「看過本書,能解決愛情、婚育方面99%的問題。」進化心理學是一門革命性的新科學,它提供了一個有趣而獨特的視角來觀察人類的心理和行為,是現代心理學和進化生物學在理論上的真正融合。全書論述的主題是按照適應性問題來展開的,從生存挑戰、擇偶、撫育、親屬到群體生活的挑戰,包括合作、攻擊、性衝突、地位以及社會等級。3.《存在主義心理治療》:心理治療的根本問題與人類存在的核心問題在這裡相遇。「看到不願意睡覺」,入門自我心理治療的指導書,提供一個對生命和存在進行反思的空間從充斥着我們每個人經驗世界的日常瑣事中抽離出來,給自己以獨處、沉默、時間以及自由。存在主義治療是每一個心理治療師在其臨床工作和個人生活中都可能會採用到的一種精神取向,或者說是生活哲學。在本書中,亞隆教授從臨床經驗、實證性研究、哲學文獻以及其他大量資料出發,圍繞着四個「生命的終極關懷」——死亡、自由、存在的孤獨和無意義——逐一進行深入的探討,闡述每一個存在性關懷的意義,並論述治療師應該如何通過對他們的理解來進行有效的臨床工作。4.《社會心理學》(第13版):培生出版經典教科書之一。一部翔實而均衡的社會心理學入門讀物,問世數十年再版十餘次,被譯為多種語言版本;增加情緒議題,關注互聯時代的心理健康着眼社會變遷與理論發展,尤其關注到網絡及新媒體對社會生活和心理的重要影響,增加情緒議題的新系列研究,將學科知識與日常生活體驗更有機聯結。5.《釋夢》:心理學經典書籍,發掘了人性的另一面:「潛意識」,揭開了人類心靈的奧秘;開創了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理論,引導了20世紀的人文研究轉向;與《物種起源》、《天體運行論》並稱為導致人類思想革命的三大經典作品弗洛伊德第一次科學地揭示了人們為什麼會做夢,為什麼會做奇奇怪怪的夢,夢意味着什麼,夢傳達着什麼,夢將我們引向何方。說起夢的來源,不外下列四類,它們也可作為夢本身的分類。它們是:1.外部(客觀的)感覺刺激;2.內部(主觀的)感覺刺激;3.內部(機體的)軀體刺激;4.純精神來源的刺激。全面體現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的著作,介紹了夢分析、夢解釋的入門方法以及夢產生的可能原因,包含有許多對文學、神話、教育等領域富有啟示性的觀點。6.《心理學的故事:源起與演變》:一部適合大眾閱讀的心理學史名作。從西方智慧的源頭——古希臘哲學出發,講述心理學科如何從原始、樸素的觀念,發展成為當今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裏的「顯學」泰勒斯、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笛卡爾、斯賓諾莎,這些前科學的先賢大哲們經過現代心理學學科的譜系學分析,竟然折射出有趣的人性議題;而梅斯梅爾、威廉·詹姆斯、弗洛伊德、巴甫洛夫、斯金納、皮亞傑等人在此領域的開拓、繼承和革新,更彰顯出人類對自身的不倦探求和精進。7.《實用青年心理學:從自我探索到心理調適》(第11版):全球100多所高校心理學入門教材,長銷歐美40年的心理調適百科全書,李松蔚重磅推薦一本人生字典,當在生活中遇到了困惑的事情,可以像查字典一樣尋求解惑。「我不會拒絕,很容易就答應別人的請求,但在本書中,我第一次,注意真的是第一次,是我活了二十多年以來第一次去學習拒絕,學習如何培養自我堅定。」本書以「心理調適」為主線,涵蓋當代生活中與青年人心理調適相關的各個領域,包括人格的構成及影響、壓力應對、自尊與自我調節、人際溝通、友誼與愛情、心理障礙等,並為有需求的讀者提供具體可行的建議及行動方案。8.《愛與和解:華人家庭的系統排列故事》:學習如何創造健康平衡的家庭關係;將心理學系統排列理論引入到處理家庭關係的領域,幫助人們尋找引起家庭矛盾的根源為什麼,他要享受金錢、她要減肥成功,都必須和父母和解?為什麼,想擁有快樂的婚姻,一定要尊重對方的前任伴侶?每一個成員都希望自己的家庭充滿祥和的氣氛,都願意為家庭付出真愛。但大多數人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愛不僅是情感,更需要認知,需要智慧。家庭系統排列就是用科學的方法,引導人們從迷宮般的關係網中準確定位自己的方向,真正發揮愛的能量,最終使成員間在情感衝突焦點上實現和解。9.《日常生活心理健康50問》:中國家庭的國民心理健康素養手冊;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國民心理健康評估發展中心團隊執筆;以全國大規模心理健康素養調研為依託,50問覆蓋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困難情境和誤區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類似,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從日常生活中逐步提升。首先就需要解決什麼是心理健康的問題。陳祉妍團隊新著《日常生活心理健康50問》非常好地滿足了這個迫切的需求,是到目前為止讓民眾認識和提高心理健康素養最好的指導書。《日常生活心理健康50問》是心理學大家為非專業讀者撰寫的一本心理健康普及讀物。以成年人和兒童兩條線索,對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需的心理健康常識給予了清晰詳盡的說明。用語通俗,說理透徹,同時貼近實際,在具體的知識、方法、生活建議方面都極具指導性。對於常見的誤解,也有正本清源之效。相信這些內容可以幫助你更好地趨利避害,培養更健康有益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