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寶樹
【閑人寫心】擁有童心、青春永駐、精神不老、快樂長壽,應該是所有中老年人,尤其是年逾花甲老人的心愿。那麼「不老之謎、快樂之秘」到底是什麼,最近回老家和親朋好友們在一起二十多天,喝酒摜蛋、敘舊聊天,是他們用真誠快樂、幽默風趣給了我答案,那就是應該擁有一顆童心。那麼擁有童心的人到底是什麼樣子?怎樣才能真正擁有童心,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閱,聽聽我的感受吧!
這一次回到老家,連續二十多天和親朋好友在一起,歡聚喝酒、摜蛋聊天,除了感受到火熱的情、濃濃的愛,還有特殊的感受:這就是年逾花甲更應有童心。要有童心,就是要有像小孩子那樣天真純樸的心。中老年人尤其是上了歲數的老人為什麼要有童心?相信大家都明白,因為童心是保持精神不老的最佳妙方、是老年人煥發青春的最大源泉、是快樂長壽的最好秘訣。也許有朋友會說,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你也不是今天才曉得,怎麼會回一趟老家與朋友相聚以後就大發感慨呢。您說對了,我還真是和他們相聚以後才有靈感和寫這段文字的衝動的。
我們在一起歡聚的人,大部分都是年逾花甲的年輕老人。也許是「情人眼裡出西施」、也許是「年齡差距不大看人也很少變化」的原因,在我的眼裡,比自己小的,還是那麼小,比自己大的,還是那麼大,真的感覺不到他們有多老。在那熱情似火歡樂幸福的氛圍中,每個人都不知不覺地回到了童年、青年、壯年,忘記了自己已是年逾花甲之齡。當然從相貌氣質、言談舉止、推杯換盞、豪氣激情等方面同樣也很難看出都是年逾花甲之人(只是我們同齡人視覺感觀而已)。
紅光滿面,神采奕奕。也許是天氣太熱,也許是喝酒傷臉,在一次次聚會,一次次飯前摜蛋、一次次喝酒時,無論見到的是四五年沒見的老同學,還是二三年沒見的老朋友,一個個都是紅光滿面、神采奕奕。雖然都是年輕的老人了,沒有一個老氣橫秋,個個都是活力四射,精神抖擻。
熱情曠達,幽默風趣。現在聚到一起的,很多是從童年、少年、青年就在一起,有三四十年的同事、有四五十年同學朋友。時間在變、社會在變、工作在變、生活在變,真誠的情感、滿腔的熱情、孩童般的性格始終沒有變。無論是見面寒暄道別再見、無論是重溫母校再敘同窗契友、無論是回顧單位再聊共工作往事、無論是敬酒祝詞還是拒酒推諉,聽到的是青春年少時的語氣,看到的是風華正茂時的神態。童年的聲調、青年的幽默、成年的風趣和着濃郁的酒香,伴隨着悠揚的樂曲翩翩起舞隨風飄蕩。
談吐無忌,童言實足。古話說得好童言無忌,其實我們這幫花甲頑童到一起,同樣也是「童言無忌」。談到老米出爾反爾說一套做一套,談到老瘋婆子竄訪寶島故意挑釁,大家口誅酒伐。談到俄羅斯和烏克蘭戰爭、對老米不斷撥火,火上澆油,更是義憤填膺。談到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禍害人類二三年,阻礙老兄弟姐妹相聚無數次,恨不得用一杯烈酒把病毒全部消滅。談到學生時代同桌的你,大家口無遮攔。談到曾經工作單位人和事,大家如數家珍。談到喝酒理論,一套又一套,談到喝酒多少,有時候滴滴計較。在那樣一個已經被熱情與真心氛籠罩的聚會場所,大家已經真正的忘我了,忘記了「領導風度」、忘記了「寬宏雅量」,能記得的就是深厚感情、開心快樂,隨心所談 。
酒量如初,容顏不老。到了我們這個年紀,每個人都非常注意保重身體,非常注意養生健康。很多老同志遠離酒罈,在家滴酒不沾,在外能不喝就不喝。然而在我們大家相聚期間,好幾位同志是休酒多年,這次才重返酒罈。有的數年不見,見面感覺酒量漸長,有的長期不見也不見變老。大家在一起,沒有領導高高在上,沒有大款高人一等,沒有貧富貴賤之分,有的是無拘無束、歡歡樂樂、開開心心。每一個人都返老還童了,聚在一起的好像不是一群兒孫繞膝的老人,而是一幫快快樂樂的老小孩 。
回到北京好幾天了,可心還在老家,時不時夢幻中又來到那充滿熱情歡樂的聚會現場。今天再一次打開聚會時拍攝的照片視頻,看着一場場聚會畫面,端詳着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回放着一段段視頻,對親朋好友不老之謎、快樂之秘訣,好像突然有了新的認識、新的答案:那就是他們都有一顆孩童心。像我們朋友這樣,擁有童心,保持精神不老、青春永駐、快樂長壽不僅是我們羨慕不已,也是每一位中老年朋友希望擁有的。那麼中老年尤其是年逾花甲的年輕老人,如何才能像我朋友們那樣,擁有一顆天真淳樸的孩童心?我覺得可以從如下幾方面進行自我修練。
一、童心不泯童趣不減。童心是我們每個人活力源泉,是永葆青春秘籍所在,擁有童心的人,永遠不會老。我身邊這些親朋好友,之所以60歲還能跑長跑,七十歲還能「令狐沖」,都是擁有一顆童心。擁有童心的人看世界是簡單的,快樂和幸福是容易得到的。擁有童心的人,世界是彩色的,生活是美好的,幸福是觸手可及的。我想,只要我們始終保持一顆童心,陽光心態、積極樂觀就會相依相隨,即使身體進入暮年,精神世界也會永遠年輕。
童趣是人一生的財富,只不過很多人不了解、不珍惜,在生活中過早過多的失去了童趣。童趣包括好奇心,對周圍的事物都感到新鮮和驚奇,忍不住要去一探究竟。其實無論是成年人還是老年人,無論是出於工作需要,事業發展需要,對新鮮事物感到好奇,希望一探究竟,對工作對事業都有好處。擁有童趣的人,無論是年少、年輕、年老,永遠不會感到寂寞。尤其是像我們退休以後,要學會利用童趣、重拾興趣、培養興趣。習字畫畫、遊山玩水、拍照攝影、跳舞打球都是非常好的興趣。在我們這些花甲朋友中,幾乎人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有的人過去是大領導現在是攝影師,有的人幾十年如一日樂施好善愛護動物,退休以後一如既往。有的人過去是企業家現在是作家等等,他們都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我覺得擁有有趣的靈魂、堅持童趣不減,做一個有趣的人是永葆青春的法寶。
二、童真不變童志不改。童真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東西,是世界上最純潔、最無價、最寶貴品德。只可惜等到人老的時候,還能擁有一顆童真之心的人少之又少。這是因為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必須經過很多變化、扮演很多角色。人在一生不停的角色轉換過程中絕大多數人把童真給淡忘了。其實保持童真與角色轉換並不矛盾。學生時代以學習為主需要童真,步入社會成家立業、就必須是工作心態。在家是父親、母親、妻子、丈夫,就得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和義務,就得有相應的心態。走上領導崗位,就得有造福百姓的胸襟與奉獻。雖然每個人在扮演不同角色時需要有不同的心理素質、處事方式、眼光心態,其實這與我們保持童真之心並不矛盾。如果我們能在日常生活中,無論處在什麼位置,幹什麼工作,遇到什麼處境,都能始終保持天真爛漫、純真無邪,簡單快樂童真之心,對工作生活是一定更有好處的。
說到童志,每個人都有,童年時,年輕時、工作學習時,有自己的想法和志向。個人志嚮往往是與平時的工作事業不相吻合的,為了生活、為了工作、為了事業,很多人不得不把個人的志向放到一邊而應付不得不做的日常工作。「無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志常」,當一個人在工作生活之餘,能夠始終不放棄自己的志向,不改變自己的童志,並且為之不懈努力,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意義有益身心健康的事情 。在我們這些花甲老人朋友圈裡,童真不變童志不改不乏其人。他們在年輕時,在工作崗位上,在做好本職工作時不放棄同真童志,
人到老年,不攀比、不抱怨,重情重義重真誠,再續童志、回歸童真。
三、童情不斷童友不忘。重情重義、有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是我的這些親朋好友的一個共性。很多人都是童年就在一起,當然還有大多數是在學校、工作單位、工作以後相識結為朋友。儘管有的在過去幾十年中,沒有像有的朋友那樣,經常相見、經常相聚,尤其是在大家都在年富力強精力旺盛工作繁忙的年頭,有時候真的是幾年才能見一次面,很久才能聚一次首。但沒有因此疏遠了關係、淡化了感情,始終保持着聯繫,保持着情感上的溝通。有的哪怕是十年八年不見面,再見面也不會淡忘。由此可見,保持感情不斷、多結識朋友、是保持童心的良方。人到老年,老朋友要多聯繫、多交往,多相聚,千萬不要做老宅男老宅女。也可以交一些「忘年交」,經常和年輕人在一起,會讓我們自己更年輕。還有一個更好的交朋友的辦法,就是把兒孫子當成朋友,一起交流探討工作、玩耍遊戲,既能享受天倫之樂,也能減少孤獨和寂寞,增添趣味,讓自己永遠年輕。
人生有限,童心無價,年逾花甲朋友們更應有一顆孩童心。願我們大家都能擁有一顆童心,砸碎年齡枷鎖,找回童真童趣,忘記漸老容顏,返回頑童行列,唱起來、跳起來、玩起來、聚起來,做一個風趣幽默的老玩童,健康長壽,快樂永遠!
2022年8月24日
北京 寬心居
作者簡介
朱寶樹,銀行工作四十載,熱愛文字50 年,花甲筆耕不輟。在報刋發表文章近百篇,被《中國金融文庫》《中國金融家論商業銀行改革》等經濟金融專著收編近10篇。在「淮網文學」等平台分享散文遊記詩歌等300 余篇。寫我心、記我行,記錄美好,分享感動。
相關作品薦讀
【生活隨感】 珍惜「今天」
【過往】 韭菜熱餿粥
【生活隨感】 花落花開
【生活】 我家陽台鳥窩鳥蛋烏鶇鳥
【鄉情】 感恩老家
【鄉愁】 又聞母親菜飯香
【鄉愁】老家石板橋
【他鄉】蘆 花
【他鄉】聽雨
【他鄉】中秋月亮老家最圓
運河文韻
采春的希望
擷秋的歡喜
撿運河文字
徵稿啟事
為了更好擴大本公號所發文章的影響,即日起本公號入駐360個人圖書館,所有作品皆自動同步到360個人圖書館終身收藏。不同意者請勿投稿,投稿視作默認此項決定。
本公號唯一投稿郵箱
haqjprj@163.com
【不再接受個人微信投稿】
友情提示:
1.散文、微小說1200字以上;詩歌成組,現代詩每組不少於五首,格律詩不少於十首。投稿時請附個人百字以內簡介和照片1張。(簡介字數太多請自行刪減)
2.投稿請自己校對好,不要有錯別字,小編不負責校對;
投稿務必3. 原創且且未在其他公號發表過,二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