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這個民間協會竟代政府出台文件,致數十家駕校面臨倒閉?

「請務必幫幫我們,否則這樣不合理的政策繼續執行下去,漳州市大大小小30多家中小型駕校就要全部倒閉,數百人將面臨失業,學員考駕照的費用也可能暴漲。」近日,1007接到一家漳州駕校負責人陳先生的求助,說只屬於民間組織的漳州市機動車駕駛員培訓行業協會(下稱漳州駕培協會)去年底出台了一份文件,規定從今年開始,每輛教練車最多只能收取15名學員,直接取代了運管部門的職責,等於代替政府部門出台文件,導致許多中小駕校招生名額嚴重不足,部分駕校甚至幾個月一個學員也不能招。

「一個民間協會組織,怎麼能出台這樣的政策性文件?」

據陳先生介紹,這份由漳州駕培協會出台的、名為《漳州市機動車駕駛員培訓行業協會關於調整駕培機構教學車輛培訓能力核定實施方案》的文件約定,從今年1月1號開始,全年分兩個階段實行培訓能力核定,不得提前預支,其中第一階段為1到6月,每輛教練車每月可收2.5人——可以上下浮動0.5人。從7月開始,每輛車培訓名額的上限為15人。

「因為疫情的原因,我們是4月份開始復工的,文件大約是從7月開始正式執行。」陳先生說,按照漳州駕培協會的規定,駕校收取學員按照「一進一出」的原則,一輛車最多不能超過15人,理論上,假如學員能每天學習,考試全部通過,一部車每個月可以畢業3名學員的話,「按照一家駕校50輛車算,那麼一個月可以有150個招生名額」。

但陳先生強調,這是極端理想狀態下的情況:學員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能保證每周末學車就已經不易,按照目前的規定,學員科目一考及格後,還有三年學車期限,「交管部門進行放管服改革後,學員在我們駕校報名後,只要不報科目一考試,就可以一直佔用駕校的名額,而且考試通過率不可能百分百,11月份我所在的駕校科目二的通過率剛過一半,已經排在前列了。再加上之前積壓的學員也要練車和考試,所以真正能對外招生的名額所剩無幾」。

漳州另一所駕校的負責人李先生表示,因為協會對招生名額的限制,自己統計過漳州市駕培機構今年11月的招生情況,有超過30所駕校月招生人數低於100人,幾十人的占多數,甚至扣完此前積累的名額,還出現負數,「這是什麼概念呢?一所最普通的駕校,人工和場租等成本就會超過7萬元,這還不算水電、損耗等其他費用,至少要招100個學員才能基本持平。我們也想多招生,但協會卡住不給你發學員卡,沒有學時約考不了,學員交了錢都沒辦法在我們這學車,久而久之,人家就跑了」。

另一所駕校的負責人朱先生則擔心,按照文件,招生名額是和車輛直接掛鈎的,目前漳州駕培市場已經飽和,但部分駕校會為了生存,不得不想辦法增加名額,只能咬着牙購買車輛,導致駕校的車子繼續增加,「據我們了解,漳州市場大約能容納4000輛教練車,目前已經有5000輛,再增加的話,一是不利於市場的合理競爭,另外,也會造成社會資源的大量浪費」。

幾所駕校負責人有個一致的看法,就是漳州駕培協會之所以出台這樣的文件,原因是協會的幾個關鍵性職位,全由幾家大駕校的負責人把控。「他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擠壓我們中小型駕校的招生數量,從而達到壟斷的目的。」陳先生說,目前已有駕校4個多月沒辦法招生,全在虧本運營,「再這麼下去,30多家招生數在100人以下的駕校要全部倒閉了。一個民間協會組織,怎麼能出台這樣的政策性文件?」

協會回應:不可能修改,控制名額才能提高收益

在陳先生、李先生等駕校負責人看來,無論是身份問題,還是出於市場公平競爭問題,漳州駕培協會都要廢除這份文件,實現市場化招生方案,「也就是大家拼服務,交管部門目前已經不限制考試人數了,但我們也要考慮口碑和學員是否能安排得上考試等各種因素,不可能無限制招生。最終通過市場化調節,大家會有個合理的招生數量,對駕校和學員都好」。

針對這幾所駕校提出的問題,11月19日,記者來到漳州駕培協會,見到了協會秘書長余彬彬。他首先表示,協會是有權出台這樣的規定的。他的理由是,漳州市民政局曾出台《關於提升行業自治水平的函》,其中第二條表示鼓勵行業協會商會參與制定行業規劃和政策法規,《交通運輸部關於加強和規範事中事後監管的指導意見》中有「推進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的條款。

余彬彬秘書長表示,此前一些駕校低價競爭,擾亂了漳州的駕培市場,所以不少駕校都希望由協會出面牽頭規範市場,避免惡性競爭。據他介紹,協會的文件出台後,已經取得良好效果,有部分縣市區的幾個駕校商量後,因為有名額限制,所以決定聯合提高培訓價格,讓幾家駕校都受益。

面對不少中小型駕校可能倒閉的問題,余彬彬秘書長的意見是,這個可能無法避免,大駕校壟斷培訓市場也是可能的,在他看來,協會的做法也是倒逼駕校提高培訓能力,只有這樣才能讓更多學員畢業,進而招收新學員。如果駕校不擴大規模,不提升服務水平,是可能倒閉的。

那麼,協會有沒可能取消招生名額限制呢?余彬彬秘書長明確表示不可能,因為協會理事會曾開過會,絕大多數理事不同意取消限制,因為名額少了後,培訓費用提升了,效益馬上就出來了,不可能這個時候取消限制。

記者隨後來到漳州市交通運輸局,該局運輸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規定是駕培協會徵求會員意見的基礎上為加強行業自律出台的工作舉措,主要目的:一是為了防止個別駕校超培訓能力惡意大規模招生,一旦駕校倒閉,學員利益無法保障,類似事件在省內其它地市曾發生過。二是為了防止一些駕校把學員招進來後,卻因培訓能力有限,長時間無法安排培訓,造成學員積壓,引發學員投訴,「出台這個措施的出發點是為了促進駕校提高培訓能力和培訓質量。當然,一些政策在執行過程中,會暴露出一些問題,例如有些駕校面臨沒有名額招生的境地,對於這些駕校,我們已責成駕培協會進行調查分析,看是否是因為駕校本身教學水平不夠導致,還是因為政策問題,如果是後者,我們會要求協會對相關政策進行必要調整」。

律師看法:漳州駕培協會做法涉嫌違法

據福州一所駕校的負責人葉先生介紹,福州也有駕培協會,但協會主要起協調和發聲作用,例如駕校之間有矛盾,協會可以介入幫忙解決、需要和主管部門協調了,也可以由協會代表各駕校統一發聲,「協會肯定是無權制訂駕培政策的,漳州駕培協會的做法明顯越權了,等於直接替代了政府主管部門的職責」。

上海建緯(福州)律師事務所卓文彬律師也表示,從法律意義來看,行業協會只是民間組織,不具有出台政策的合法性,其做法涉嫌違法,因此其制定的所謂政策也不具有強制執行的效力,「協會出台的東西,只能是參考執行,例如律協出台律師費收取指導標準,各律所可以參照執行,也可以自主定價」。

卓律師說,在以往,協會經常代行部門行政職責,但從中央到地方都一直在糾正這種行為,讓協會回歸民間組織的功能,所以有些地方不能逆中央精神而行。

另外,卓律師還提到,如果區域的幾所駕校約定好集體漲價,則可能違法反壟斷法規,當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要介入調查。

記者獲得一份名為今年10月8號出台的《福建省運輸事業發展中心關於進一步維護駕培市場秩序優化營商環境的通知》的文件里,明確提出,各地要着力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服務水平,最大限度減少對駕培市場活動的直接干預,保障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但在漳州,這份文件似乎並沒有得到執行。

對於此事的進展,1007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