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是東京足立區某公寓停車樓內,是生活成本偏低的區域
吸引關注的是一台黑色標緻505。
停車樓內光線暗,但看車身的漆面,周邊事物還是能清晰反射出來,說明車主對它保養細緻,是值得一看的收藏級別。
車主特意選擇505車牌
光線實在太暗了,調到背景曝光才拍清,請見諒。
來到車頭正面,標誌性設計是梯形大燈。
我觸碰過(輕輕的),是玻璃材質。玻璃燈殼有厚度,反出的光也帶着深邃,另一種「有神」的表現。如果沒改裝,內部應該是黃色燈泡,是當時法國汽車的典型特徵。
轉到車身側面,我注意到腰線位置有白色雙層飾紋,從車頭到車尾。
國內版沒見過條紋裝飾,當時認為是車主加裝的。
另外整台車比印象中小,與旁邊奧德賽一比略顯嬌小。
來到車尾,算明白了車主為何收藏這台車。請看車尾右側,這台車竟然是V6版本。
國內無官方V6版505,只有2.0L 和 2.3L 四缸發動機兩個版本,V6版本在國際上也是極其小眾的。
外觀與國內的廣州標緻505 SX類似,包含這個小尾翼設計。
無法聯繫車主,只能透過玻璃看看車內。
座椅為皮革材質,坐墊、靠背都相當厚實,不像30年前的產物。
後排座椅幾乎沒有磨損度,前排靠背經凹陷設計後,腿部空間也不算局促。
離開後,我查找了該車型的信息,V6是其最明顯特徵。
配備2.8L V6發動機的標緻505隻生產了7年,銷量和產量都非常少,1989年便徹底停產。
因此,偶遇的這台505,至少有35年的歷史。
而信息顯示,1990年確實有一批庫存標緻505被運到日本,或許這台便是其中之一。
1985-1997年,標緻505在國內投產,皮卡、旅行車、轎車都有,當時存世量非常多。
但如今,路上或互聯網上,卻很少有505的痕迹。
淺顯了解了下背景,我覺得505在國內消失,大概是生不逢時。
當年,標緻505被大量用作的士和公車,時間到了自然淘汰和報廢,這部分車很難留。
而私家車主也難保留
一方面是車型停產和合資企業關閉,導致車輛零件供給不足。加之505的質量並不好,多數車輛無法維修繼續使用。
另一方面,當時大城市淘汰化油器車型,哪怕流轉到外地,也會因養護不佳而報廢遺棄。
或許,想把一台30歲的標緻505留到現在,在國內是非常人能完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