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不同的合資路線,東風本田S7和廣汽豐田鉑智3X,你更看好誰?

不得不說,在新能源汽車轉型的路上,合資車企有些掉隊。

在過去的2024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一度超過了50%,全年平均也達到了47.6%,說是新能源汽車佔到了國內汽車市場的半壁江山,並不為過。然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合資品牌的表現乏善可陳,合資品牌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僅為自主品牌的十分之一左右。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合資品牌新能源汽車轉型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難免會被再度提及。

而近日,國內兩家重磅合資車企分別投放了兩款頗有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分別是東風本田的S7(25.99-30.99萬元)和廣汽豐田的鉑智3X(10.98萬-15.98萬元),從車型定位來說,東風本田S7是一款純電中型SUV,而廣汽豐田鉑智3X是一款緊湊型SUV車型,兩者並不形成直接的競爭關係。

但是從兩款車型之中,我們看到了東風本田和廣汽豐田在電氣化轉型上的不同思路。今天咱們就來看看,25.99萬元的東風本田S7和10.98萬元的廣汽豐田鉑智3X,到底有什麼深層邏輯?

單單從產品力的角度來說,東風本田S7是一款相當不錯的車型,最起碼比起本田自家的燃油車型,我們能夠看到東風本田在電氣化上努力,比如東風本田S7基於本田雲馳全新純電W架構開發,採用了前雙叉臂獨立懸架和後多連桿獨立懸架的形式,這使得新車型的操控要比自家的本田UR-V上一個台階,並配有ADS自適應電磁減振系統,低配的兩驅車型便達到了272馬力的輸出,四驅車型更是達到了476馬力,與此同時,東風本田S7還提供了電子後視鏡的選裝功能。

很顯然,東風本田S7並不想當一台普普通通的買菜車,東風本田把理工男的一面展現得淋漓盡致。但是話說回來,在如今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一款25萬元的中型SUV車型,直接把價格定在了特斯拉Model Y的價格區間上,這是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所少有的。當然,我們也並不排除東風本田會給經銷商一定價格優惠空間的可能。

反而是在廣汽豐田鉑智3X身上,我們似乎看到了當前主流車企的常態:卷價格。一款續航430公里的緊湊型SUV車型,權益後只要10.48萬元(廠家置換補貼後),起售價甚至比廣汽自家的AION V 霸王龍(12.98-19.36萬元)還低,這是出乎很多人意料的,在如此性價比之下,我們顯然也不能要求太多。雖然其採用了扭力梁的後懸架形式,但是如果大家坐進後排,會發現駕駛體驗並沒有後排空間來得直接可及。

退一步講,同樣是緊湊型SUV,廣汽豐田鉑智3X要比大家所熟知的豐田威蘭達還實惠。據悉,廣汽豐田鉑智3X在上市一小時後便斬獲了一萬台的銷量成績,市場下沉的廣汽豐田,似乎把合資車轉型新能源的路走通了。如果廣汽豐田鉑智3X能夠維持月銷萬台的成績,那麼在同價位的合資電動汽車中,這很可能就會是銷量冠軍。

寫在最後

很明顯,在合資車電氣化的路上,東風本田和廣汽豐田交出了不同的答卷。前者通過一場酣暢淋漓的發佈會,向大家展示了本田完全有做好電動汽車的能力,一項項技術的展示,試圖打動堅信「本田大法」的粉絲們,從中我們也不難看出,或許東風本田S7的機械素質確實要優於自家的油車產品。而廣汽豐田則是憑藉廣汽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技術儲備,拿出了更有性價比的新能源汽車產品,甚至從同價位車型來說,比鉑智3X更具性價比的產品並不多。

東風本田和廣汽豐田,一個向左,一個向右,那麼大家是更支持技術控的本田,還是更偏愛精明的豐田呢?歡迎關注「車域無疆」,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