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車「一口價」爭奪市場份額,油電分水嶺上演拉鋸戰

吉利將A級轎車門檻下探至四萬元級、別克B級轎車起售價降至10.69萬元、豪華品牌凱迪拉克全新CT5上市21.59萬元起……近期,不少傳統車企對燃油車實行「一口價」策略,希望重奪市場主動權。

別克推行一口價。上汽通用別克供圖

去年7月至11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連續超過50%臨界點,讓燃油車成為新車市場「少數派」;12月至今年2月,燃油乘用車滲透率又重回50%以上。在50%滲透率這一分水嶺上,燃油車與新能源兩大陣營或將開啟一場拉鋸戰。

燃油車「一口價」重塑價格體系

何先生最近打算換購一輛傳統燃油車。對比了大眾、豐田、別克等品牌,何先生髮現了一個變化:多年前自己買車要到同品牌的不同4S店對比價格,如今不少品牌推出了限時「一口價」,實現全國經銷商裸車售價一致,不僅省去了比價的麻煩,而且價格降幅不小。「這個變化挺好的,價格透明了,消費者也省心,不用擔心自己買貴了。」何先生說。

以往,燃油車在廠家指導價基礎上,往往會由經銷商制定力度不同的促銷策略,不同渠道的售價存在一定差異。去年,別克在傳統車企中率先推出「一口價」模式,借鑒新能源車企定價模式,將經銷商打折促銷變為車企「官方直降」。記者注意到,目前這種模式正成為傳統車企的價格戰新手段,一汽大眾、廣汽豐田、東風日產、北京現代、吉利等車企均有車型加入「一口價」促銷。

「一口價」不僅實現了價格透明,更重要的是通過大幅降價吸引消費者。2月28日,上汽通用別克針對旗下B級轎車君威再次推出「一口價」,起售價僅為10.69萬元,較原指導價格降幅達30%以上。上汽通用宣布,從今年起,別克所有新推出的車型都將採用新能源定價模式,全面實行「一口價」,促進經銷商由低效的價格博弈轉向服務質量競爭。

3月1日,凱迪拉克全新CT5上市,起售價21.59萬元,「一口價」直降8.4萬元。為吸引追求駕駛激情的年輕人,凱迪拉克還針對新CT5推出「戰損回血禮」,即車輛單次定損超三成即可免費置換等價新車。

凱迪拉克全新CT5上市。凱迪拉克供圖

重回「多數派」燃油車開啟反攻?

「一口價」揮舞價格利刃,讓燃油車收穫更多消費者青睞。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聯分會數據顯示,去年7月至11月,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曾連續越過50%臨界點,而從去年12月開始,這一情況被逆轉。12月,燃油乘用車滲透率達到50.6%,今年1月,燃油乘用車滲透率進一步提升至58.5%。2月份,乘聯分會預估燃油乘用車市場份額仍會高於50%。

重回「多數派」,是否意味着燃油車反攻初現成效?對此,崔東樹認為,1月新能源滲透率出現一定幅度下滑,並不能確認燃油車重回市場主力位置,因為除了燃油車企通過「一口價」等策略吸引消費者外,還有季節性因素。1月臨近春節,是縣鄉市場購車高峰期,新購需求大,燃油車佔比偏高,加之冬季新能源汽車裡程焦慮加劇,1月新能源車零售滲透率低是正常季節規律。

面對燃油車「一口價」的猛攻,在成本下探上不具優勢的新能源車企則更多從技術升級角度迎戰。今年以來,比亞迪、長安、零跑、小鵬等車企開啟「智駕下沉」戰略,將高階智駕普及至更多性價比車型,增加吸引消費者的籌碼。

汽車產業應實現「油電同強」

對於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在市場主力位置上的爭奪,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王萌認為,燃油車與新能源車都有很大規模的鐵杆「粉絲」。在新能源汽車不能完全解決補能效率低、冬季續航縮水等問題前,燃油車對於部分消費者來說仍為「剛需」。

崔東樹也呼籲,在扶持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同時,也要消除對燃油車的「歧視」,實現「油電同強」。在他看來,燃油車在特定場景以及汽車出口等方面仍會起到重要作用。

除了定價體系借鑒新能源汽車,不少車企也在發力讓傳統燃油車型緊跟時代潮流和技術革新。根據乘聯分會數據,在長期被新能源汽車霸榜的單車型銷量榜單上,今年1月,燃油車型長安CS75闖入前三甲。細觀這一車型不難發現,其已經擺脫了傳統燃油車的影子,無論是外觀上的隱藏式門把手,內飾中的聯動大屏幕,還是各種智能座艙、智駕配備,都向新能源車型看齊。

一汽大眾則明確提出,要將新能源車型的智能化標籤「移植」到燃油車上。根據其最新披露的燃油車智駕路線圖,今年3月將實現核心高階智駕功能的普及,覆蓋90%城市場景和95%高速場景;今年9月實現端到端大模型上車,高階智駕覆蓋95%城市場景和100%高速場景,保證燃油車的智駕平權;到2026年將實現高階智駕全場景100%覆蓋。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趙語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