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萬級硬派越野SUV,電動四驅+4.8s破百,喝92粗糧,適合年輕人


在國內車市之中,越野款式一直是相對比較小眾的領域,即便是實用性比較強的皮卡車型設計,也受到的大重量制約,更高的車用能耗對日常出行確實帶來了不小負擔。不過近些年的新能源快速發展解決了這一難題,即使是笨重的越野車型,也能通過電驅化降低使用成本。比亞迪旗下的方程豹豹5就是不錯的例子,吃92粗糧,綜合續航1200km,官方指導價為23.98萬-30.28萬元,使用插電式混合動力提升性能。本期我們就來詳細解讀一下入門級車型豹5 2023款 探索版。

電動四驅形式設計成為了豹5動力的關鍵核心,憑藉前後分置布局電機改變了動力結構,動能輸出直接傳遞於對應輪軸之上,後方側重提升動力配比,性能強化更優。行車路途中還有行車電腦的監視掌控,在路況發生變化時,若動力需求響應變更需求,系統還能自行及時給予回應。電動四驅設計對行車系統更為依賴,也代表着車機算力、響應速度等方面存有提升,在智能化應用方面也會出現更好的表現。

除了性能之外,車用舒適性也是受眾比較在意的重點。豹5的艙內採用2+3常規五座布局排列,前排標配電控調節,主駕駛增加腰部調節,還有後排座椅的靠背調節支持,全部是以標配身份出現,所提供的基礎舒適性更優。全車五座還有加熱、前排通風與主駕記憶的標配設計,細緻化需求一併給予滿足。小編身高175cm入車體驗,前排頭部空餘1拳3指,後排頭部降至1拳左右,腿部還有超2拳餘量,可見豹5的前後排乘坐空間還是十分寬綽的。

車用輔助增益環節開始「亮肌肉」,豹5的基礎車用功能齊全,輕鬆達到了L2級輔助駕駛,而智能化覆蓋面還有擴張,在自動變道、自動泊車的標配應用上有了更好的體現。另外,車輛還着重提升了操控配置,後橋差速鎖限滑、低速四驅、坦克掉頭等標配均為提升車輛適用性設計。安全方面的強化效果更為突出,僅主動安全預警系統便有7項標配,再加上主動剎車、車道居中保持、主動式DMS疲勞檢測等配置,也從細枝末節處展示了車身搭載的傳感器數量之豐富。

受車身規格限制影響,若傳感器數量不足,很難發揮合理的增益效果,就豹5的車頭形象而言,若與普通A級轎車一般,僅搭載1個或2個雷達,恐怕不足以實現前雷達應用效果,相同的功能設計,還需要更多傳感器數量支持,從車頭的寬厚造型上就能得到直觀感受。豹5的外裝配件內容較多,僅下層的保護杠區域就佔據了不少設計空間,連帶頂部的進氣格柵與前大燈也壓縮了尺寸,這些元素在越野領域還是十分常見的。

外觀的大氣感延續至車內,豹5的中控台體更加寬厚,經典的對稱式分佈,前端12.3英寸儀錶都顯得小了不少,不過中部15.6英寸的中控屏提升更多,仍有檔次提升之感,在使用車機功能衛星導航系統、路況信息展示時,觀察更為清晰。

真皮多功能方向盤還標配了加熱設計,在北方寒冷冬季時使用效果更優。電子擋把的造型低矮,上層掌握把錘設計寬厚,手持感受更為沉穩,還有電控輕巧靈便的手感支持,新能源的慣用內容確實能夠帶來不錯的車用感受。

豹5的長寬高分別為4890x1970x1920mm,同時還有着2800mm的軸距,容納豐富功能配置的車身也是足夠寬大的,單就座艙板塊而言,寬度和高度提升更多,放在C級領域也能成為比較突出的類型,只是受制於長度與軸距,將車型定位在了B級層次。

隨着車身尺寸拓展提升,豹5的外裝配置也有強化,頂部的可開啟全景天窗就有不小的尺寸,為車內提供更好的通風效果還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後排乘客也可享受到良好的採光效果,視野通透明亮,家用屬性明顯更優。豹5的尾部造型相對簡單不少,畢竟是越野款式設計,城市覆蓋僅為兼容屬性,寬厚尾門並未加裝電控設備,憑藉豎置門把手開啟即可,應用還是比較便捷的。

核心動力的增強更加耐看,雙電機總馬力提升至660Ps,為了保障動力輸出的平穩性與持續性,捨棄了交流異步電機的爆發力,僅使用永磁同步類型打造,且側重後方強化性能,推動力更為充沛,4.8s破百,不只增強了整體性能表現,還可優化車輛的脫困能力。並搭載1.5T四缸縱置發動機,峰值馬力194Ps有所提升,但對應重量級車身還是顯得有些乏力,主要動力輸出工作還是交由電驅完成,引擎設備適配E-CVT無級變速器使用,可介入動力輸出,但更多是以發電機身份應用,綜合續航1200km。

總結:

可見,方程豹豹5的產品表現確實不俗,不僅強化了車輛的越野性能,又可在市區環境中提供不錯的經濟性,適用範圍更加廣泛,普通家庭的高品質用車需求也能一併滿足,感興趣的朋友不妨考慮一下硬派越野方程豹豹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