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風雲T6來襲,12.99萬起,續航達1300km,壓力給到宋PLUS DM-i

奇瑞的風雲也算是個老品牌了,只是當初的風雲轎車並沒能在合資統治的時代打出名頭,而在各家製造商都採取了「多生兒子好打架」的策略來倒逼合資的情況下, 奇瑞又一次把這台「老傢伙」給請了出來,不過,現在我們要看到的全新風雲T6,已經從過去風雲的入門級定位,變為了一台幫助奇瑞在最主流的插混SUV市場征戰的中高端產品。

風雲T6在設計上保持了一種未來感,它會讓我們聯想到極力打造的吉利ICON,車輛有一種方盒子的味道,但無論是邊緣的柔和處置、車頂的懸浮支柱與雙色塗裝等等,它都比我們傳統意義中的方盒子要更現代化。而且從車頭的半封閉式結構來看,這其實也是帶有過去瑞虎系列特徵的家族設計,兩端嵌入了遠近光燈的導流結構也會增強它的飽和度。

從側後方來看,我們能看到代表新能源的隱藏式電動車門把手,但值得注意的是,從這個角度來看,它的車頂與邊緣包圍處置都會令我們想到路虎旗下的產品,特別是在使用嵌入了金屬標識的尾燈貫穿裝飾與後保中控運動護板的情況下,恐怕又會有人說奇瑞這次是跟路虎「雷同」了。

尺寸方面,風雲T6的車身長寬高為4540/1865/1670mm,這在當前的緊湊型SUV市場當中其實是相對較小的,而且2672mm的軸距同樣有些差強人意。好在424L的後備廂不算大但也不會影響日常的儲物或是出行,而且在乘坐上,風雲T6雖然沒有太多功能延展,但也是全皮革覆蓋。可還是那個老問題,風雲T6就像瑞虎系列一樣,在同級中很難建立起配置優勢來,全景天窗與雙溫區空調都不是標配,也並沒有在舒適性方面提供特別出彩的高級選項。

內飾方面,三輻式方向盤完全繼承了瑞虎系列,觸控設計與烤漆會比較有質感並集成了電子懷擋,而前端使用了10.25英寸數字儀錶盤,13.2英寸觸控屏則為縱向布局,中控台上實現了上下穿越設計,空調出風口的頂置貫穿會比較特別。另外,扶手箱完成了對於中控的貫穿,雖然有杯架與手機區域,但並未支持無線充電,整體設計上算是功過相抵了,但更便捷的綜合控制還是值得表揚。

車載科技方面,風雲T6的車機系統得到了高通驍龍8155芯片支持,並在CarPlay之外還正式支持HUAWEI HiCar,互聯生態更豐富,同時,在自然語音交互外,它的手機APP與支持了車門/車窗/車燈/空調等一系列遠程控制。而在輔助駕駛方面,風雲T6有一個問題在於,它的AIR版入門配置還是燃油時代的思維,只有倒車影像+定速巡航這套常規組合,即便是MAX版高配也只是用540度全景影像+L2級輔助駕駛而已,後者能實現的智駕功能也比較常規。但關於輔助系統,我們能看到風雲T6是入門即支持陡坡緩降與透明底盤顯示的,這從側面反映了有方盒子造型的風雲T6,也的確是想要增加一定通過優勢的。

其他配置方面,風雲T6還可獲得帶位置記憶與感應開啟的電動尾門、可鎖車自動摺疊的外後視鏡,還有雙溫區空調、多色氛圍燈等等,此前試裝車亮相的50W無線充電板、SONY索尼音響尚未出現。整體看下來,風雲T6在配置方面除了信息娛樂系統外真沒太多能夠在同級建立起優勢來的東西,特別是跟同價位的宋PLUS DM-i相比,奇瑞會顯得有些吝嗇。

動力方面,風雲T6搭載了C-DM鯤鵬超能混動系統,通過1.5TGDi專用發動機DHT混動專用變速箱以及一台150kW前置電動機,車輛能實現265kW(360Ps)的系統綜合功率與530N·m的系統綜合扭矩,整套系統除了能實現180km/h最高車速外,也能將把饋電油耗控制在4.9L/100km、實現1300km的WLTC綜合續航,其中,WLTC純電續航為93km,可在0.32小時內完成一次快充。儘管在空間、配置方面不如宋PLUS DM-i,但考慮到風雲T6是全系共享動力,這一點就會比後者要來得更出色,在同樣使用比亞迪弗迪動力電池的情況下,風雲T6這樣的表現還是足夠出色的。

底盤方面,風雲T6採用了前麥弗遜+後多連桿式獨立懸架,正如我們所說,車輛能通過陡坡緩降來優化駕駛,更重要的是,車輛擁有優於宋PLUD DM-i等車的越野數據,接近角、離去角分別達到了20°、23°,並可保持500mm的最大涉水深度,越野談不上,但確實會有普遍優於城市SUV的綜合通過性。

寫在最後

風雲T6的出現其實很難威脅到宋PLUS DM-i的統治力,綜合車輛的尺寸規格來看,車輛的級別其實更接近於宋Pro DM-i,儘管風雲T6擁有着更出色的通過能力,但不論是比智能,還是比綜合配置,它都沒法在核心競爭對手面前建立起明顯優勢來,12.99萬元是不是會有些定價過高呢?這還得交給消費者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