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汽車引發法律規制思考,聽聽法律專家、車企代表的聲音

在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首次舉辦的科技與法治平行論壇上,法律專家、車企代表聚焦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性和法律規制問題,圍繞自動駕駛現行法律適用、技術革新對立法帶來的挑戰等話題展開深入交流研討。

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法務負責人李弘說,全球對於自動駕駛分級正在趨向統一,我國是從L0到L5,越往上自動駕駛程度越高。他談到,自動駕駛技術旨在解決人類駕駛員在車輛駕駛過程中的安全問題。「研究報告顯示,行駛中的車輛發生事故,超過80%是由於人的因素造成,如不遵守交通規則、酒駕、毒駕等等。自動駕駛系統比人類駕駛員更願意、更能夠去遵守規則。」

然而李弘也談到,儘管技術成熟且安全,但自動駕駛車輛仍面臨著能否獲得「准入」、能否適用現行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公眾接受度如何等諸多問題。全無人的L4級以上自動駕駛車輛大規模商業化,目前仍有很多難點、痛點需要解決。他希望在法律層面對相關問題有所回應,支撐技術和產業發展

「與一般消費品不同,汽車的使用場景發生在公共領域,所以與車相關的安全問題車企都會高度重視。」小米集團法務總監張兵認為,無論是整車企業,還是自動駕駛研發企業,都要致力於把好用、能用以及讓大家放心用的產品投入市場,既滿足技術的迭代發展,還要保證足夠安全。「用戶能夠放心使用,產品才有可能在市場上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張兵希望自動駕駛技術能夠造福社會,並強調科技與法律協同發展的重要性。

在討論自動駕駛法律責任的界定問題時,北京外國語大學法學院教授劉觀霖提出一個現實問題,當自動駕駛等級達到L4、L5時,就真正變成了無人駕駛車輛。「用機器替代人,如果有人受傷,誰來負責呢?」劉觀霖認為,對製造商而言,了解風險點和風險水平至關重要,這會影響到投資者的信心和市場的接受度。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未來法治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吉豫談到,自動駕駛系統非常複雜,涉及對基本安全的要求 ,需要探索建立相應的准入標準。針對不同級別的自動駕駛車輛,也應該有不同的責任界定方式。此外,隱私保護以及數據安全和治理問題在自動駕駛的發展中也應得到重視。

張吉豫說,從自動駕駛進入現實生活開始,法律人和政府、企業就在研究相關問題,已形成一些參考建議,比如道交法可以考慮對駕駛人重新定義,也可以專章規定自動駕駛。還有研究者認為,對於道路交通規則也要進行調整。「可以從地方立法先行,總結出成熟的經驗之後再進行整體立法。這種模式可以進一步解決創新領域法律規則欠缺和共識欠缺問題。」

「作為企業,我們不怕承擔責任,而是想承擔明確的責任。從產業角度,希望立法體現出包容審慎的原則,促進發展的同時也要考慮技術發展的現狀,注重安全保護的同時,也別忘了技術發展本身有特定階段的局限性,包容審慎是核心。」作為企業代表,李弘希望在產業發展和未來法律規制中間找到「交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