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堅克難 長城等車企進軍歐洲市場「路障」不斷

眾所周知,受疫情、戰爭等因素影響,全球貿易持續低迷,各類消費品出口雪上加霜。但是,中國汽車出口市場卻傳來好消息,國產汽車逆流而上,出口量持續增長。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雖然南半球的南美洲和非洲出口下降,但發達國家的出口勢頭很好,因此出口總量持續攀升,全年正常情況下突破500萬是有希望的。」

其實,中國汽車出口歐美等發達國家和高質量地區並不容易。以歐洲來說,諮詢機構Gartner分析師Pedro Pacheco指出,歐洲消費者非常受品牌認知度的驅動,他們對新進入的中國汽車製造商和品牌可能持懷疑態度。而且,由於駕駛環境和駕駛習慣不一樣,歐洲車型的改造涉及軟件和硬件的多個方面,比如車機系統上要改語言、界面、功能配置等。

長城副總裁史青科認為,從經營角度來看,歐洲是高勢能、大體量市場,有很多的發展機會。同時,歐洲市場也是檢驗長城汽車產品實力和經營水平的一個標尺,對中國本土市場也具有示範作用。

因此,長城汽車在 「高勢能、大體量」的歐洲市場進行了一系列的攻堅戰略布局。長城汽車先針對歐洲市場做出產品調整,在設計方面,長城汽車在全球化大單品的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本土化改進,比如整車在概念設計階段就確定了車輛外觀設計,既滿足中國市場的審美,又符合歐洲主流高端、簡約的設計。歐洲汽車市場更加註重產品質量的安全性。安全性方面,長城汽車不論是出口還是國內車輛,全部按照全球最嚴苛、最權威的汽車碰撞測試機構E-NCAP標準設計,包括長城魏牌摩卡PHEV(Coffee 01)、拿鐵PHEV(Coffee 02)、歐拉好貓坦克300長城炮、第三代哈弗H6都獲得了國際五星安全認證,其中摩卡PHEV(Coffee 01)在Euro NCAP五星認證中位列2022年度綜合排名TOP3。智能駕駛、軟件等方面,長城汽車也做了本土化的適配。

圖片上傳處理中...

不只是長城汽車,上汽小鵬比亞迪蔚來吉利一汽等也都紛紛在歐洲建立合作關係和服務,湧入歐洲市場。

但是,隨着國產車尤其是國產新能源車對歐洲市場佔領的加速,歐盟開始慌了,今年10月,歐盟發佈對中國電動汽車啟動反補貼調查,限制國產新能源車補貼,這對於出口歐洲的車企來說是不小得打擊。

不過,長城汽車並沒有受此影響,長城汽車總裁穆峰表示:「對於歐盟反補貼調查,長城汽車已第一個提交應對材料,並且不論中國汽車出海多坎坷,長城都會堅定不移地加快出海步伐!」數據顯示,今年1-10月,長城海外銷量累計已達247,046輛,同比增長86.03%。

在通往歐洲的出海之路上,還存在很多「路障」,但隨着中國車企在新能源創新技術研發實力上的增強,歐洲本地合作的加強,中國車企出海速度勢必會攻堅克難,衝破一切阻礙,加速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