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 8155 芯片的最大對手來了。
3 月 30 日,芯擎科技宣布其智能座艙芯片「龍鷹一號」正式量產,這也是自高通 8155 芯片之後,國內首款、全球第二款開始出貨的 7 納米車規級 soc 芯片,可實現車機從「一芯多屏」到「跨域融合」的高算力需求。
據了解,芯擎科技已經與中國一汽、億咖通科技、東軟、偉世通等國內外主機廠、一級供應商等達成戰略合作,今年中期開始,多款搭載「龍鷹一號」的國產車型將陸續面市。
01
比肩高通 8155,龍鷹一號成色如何?
提到高通 8155 芯片,可以說是讓車企「又愛又恨」,愛的是其性能足夠強大,裝上車後「上能帶得動 4k 視頻、遊戲 3a 大作,下能處理各種語音交互」,恨的是它價格昂貴,當初極氪 001 花了 3 個小目標為 2.5 萬名車主免費升級,蔚來創始人李斌彼時面對 nt1.0 平台車主只能直言「扛不住」,現如今,面對這一難題,車企們新的選擇來了。
芯擎科技這款「龍鷹一號」芯片採用 7nm 製程工藝,集成了 87 層電路,擁有 88 億顆晶體管,配備了 8 核 cpu(整數計算力可達 100k),其中大核是 cortex-a76,14 核 gpu(浮點計算能力可達 900g),集成了可編程的 npu 內核,int8 算力可達 8tops。
為了賦予座艙更加強大的感知和音視頻體驗,「龍鷹一號」還集成了 isp、vpu 以及 dsp。
其中 isp 處理能力高達 1.6gpixel/s,可以支持 360 環視、泊車、輔助駕駛、dms、oms 等功能。vpu 可支持 4k@60hz 視頻編解碼。
而 dsp 則能夠結合語音 ai 加速引擎提供多模態語音、圖像、語義理解、翻譯、聲紋識別等智能語音應用。
基於此,「龍鷹一號」可同時支持多達 12 路高清攝像頭原始數據輸入及低延遲圖像處理,以及 7 屏 4k/2k 60hz 高清高幀率不同源獨立顯示。
為了充分發揮出算力優勢,「龍鷹一號」還採用了高帶寬低延遲 lpddr5 內存通道,最高性能可達 6400mt/s,可提供 51.2gb/s 的內存帶寬,有效支撐各類娛樂、圖像和 ai 處理的需求。
與高通 8155 芯片基於智能手機平台上的驍龍 855 芯片「魔改」不同,「龍鷹一號」自設計研發開始就是面向車規級市場,因此在安全性方面等級更高,已取得 iso9001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 iso26262 asil-d 等級功能安全流程認證;與此同時,也通過 aec-q100 可靠性驗證及 iso26262 功能安全產品認證。
在高性能異構計算架構提供的澎湃算力加持下,「龍鷹一號」可支持多維度和多視角的人機交互,賦予車輛極佳的座艙應用體驗:
不僅能夠支持多個高清屏幕同時顯示,多個遊戲同時流暢體驗,還能通過駕駛員視線追蹤以及疲芳檢測(打哈欠+閉眼),有效保障駕車安全,即 dms,此外更擁有 oms 功能,實現乘車人員的情緒識別 (高興/悲傷),抽煙、打電話等監測功能,保證乘車人的安全。
單「龍鷹一號」芯片更支持艙泊一體,支持輔助泊車(apa)、360 度環視影像,前視實時目標檢測& 車道線檢測等輔助駕駛功能,以及毫米波雷達測距避障、激光雷達成像等功能。
換句話說,基於「龍鷹一號」,可取代數字儀錶盤、增強現實 hud、娛樂中控、智能語音、艙內視覺、艙外泊車等傳統多個子系統,為用戶提供更經濟、安全的方案。
做芯片有三個最重要的指標,叫 ppa。
第一個 p 指的是性能(performance),比如頻率做得多高,做得多好;
第二個 p 是功耗(power),芯片功耗對於性能、系統散熱設計以及成本非常關鍵,因此需要將功耗有效利用,避免過熱等問題;
第三個是面積(area),面積就是成本,一款好的芯片,一定是 ppa 的綜合平衡。
「我們圍繞着芯片設計,一開始就把 ppa 定下來了。」芯擎科技董事兼 ceo 汪凱表示。「龍鷹一號」在性能方面相比競品不僅「絲毫不輸」,且由於能夠極大降低費用和成本,可提供更優性價比的選擇。
02
拿下一汽紅旗、領克訂單,
2023 年預計出貨幾十萬片
目前,芯擎科技已經就「龍鷹一號」上車與億咖通等 tier-1,以及一汽集團等主機廠達成合作。
安托拉 1000(ecarx antora1000)計算平台
3 月 24 日,億咖通發佈了一系列面向智能座艙、艙駕一體的車載計算模塊,其中就包括基於芯擎科技「龍鷹芯片」打造的座艙計算平台(antora 1000、antora 1000 pro),以及基於「龍鷹一號」和黑芝麻 a1000 打造的艙駕一體中央計算平台(super brain)。
具體來說,antora 1000 搭載單顆「龍鷹一號」芯片,可以接入 4 顆 200 萬像素的攝像頭,支持 12 路相機、hud 顯示、360 環視系統和 4k 娛樂屏幕,甚至可以擴展到 4 塊屏幕。
antora 1000 pro 是一款艙泊融合的產品,由兩顆 antora 1000 構成,npu 算力達到了 16tops,可以提供從 l0 到 l2 的駕駛輔助功能,包括安全報警、舒適輔助和單目攝像頭的 lcc 車道保持,以及遠程泊車 rpa、全場景停車場泊車功能開發;在座艙方面,支持 12 顆 200 萬攝像頭、4 個 4k 以上的娛樂屏幕。
據了解,在此前的 2 月 7 日,億咖通已經和一汽集團達成了合作,antora 1000 將會搭載到兩款一汽紅旗品牌車型上,預計在 2023 年下半年量產。
億咖通在艙駕一體中央計算平台(super brain)上,集成了「龍鷹一號」和黑芝麻 a1000 芯片,提供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能力,包括 3r1v、5r6v 和 5r10v 傳感器方案,可以實現 noa 功能
除了攜手億咖通,芯擎科技還與德賽西威、東軟集團、北鬥智聯、偉世通等達成了戰略合作,各方將圍繞「龍鷹一號」智能座艙芯片共創領先的高端數字座艙平台。
在「龍鷹一號」量產發佈會上,東軟集團汽車電子解決方案事業本部戰略諮詢總監畢冬鳴表示,正和芯擎科技在包括「龍鷹一號」等高算力車載芯片上合作,目標是在明年推出量產的智能座艙,以及下一代跨域融合產品。
需要指出的是,作為吉利汽車、arm(中國)於 2018 年聯合發起設立的芯片企業,芯擎科技也很自然拿下了吉利旗下主力車型,市場消息傳出,「龍鷹一號」將首發吉利旗下汽車,其中今年的主力推廣車型領克 08 車機將配備雙「龍鷹一號」芯片。
汪凱表示,2023 年「龍鷹一號」出貨量預計將十分可觀。
「目前產能沒有任何問題,今年至少有幾十萬片要交付給客戶,同時,明年上半年的產能安排也已經開啟了。」
與此同時,芯擎科技還在馬不停蹄地加快新產品的研發及產業化,正在研發的產品包括下一代智能座艙芯片、自動駕駛芯片和車載中央處理器芯片。
例如,面向自動駕駛應用的 ad 系列產品正在開發推進中,在算力上進一步拓展,以滿足更多 l2+/l4 自動駕駛功能,預計 2024 年面世。
可以預見的是,隨着「龍鷹一號」投入量產,打開座艙芯片新局面,芯擎科技還將為中國汽車市場提供更多具備競爭力、且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的產品。
「汽車之心 · 行家說」預告
4 月 6 日周四 20:00,「汽車之心」行家說 x 「東軟睿馳」聯合策劃 ——「行泊一體專題」第 6 期圓桌對話:行泊一體下半場,快速量產才是終局突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