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今年的嚴寒天氣比往年來得晚一些,但對於大多數北方地區來說,氣溫零下已經是常態。冬季開車如何熱車的問題,是老司機常談的話題,今天咱們就來看看,原地怠速or低速緩行,哪種熱車方式更合理?
首先,為什麼要熱車?因為發動機、變速箱的最佳工作溫度遠遠高於環境溫度,尤其是在零下溫度時,機油、變速箱油的流動阻力極大,不利於發動機、變速箱等零部件的保護,所以冬季熱車就顯得極為重要。在以前,原地怠速熱車幾乎是通用的熱車方式,甚至在不少重型機械的說明書上都會說明,冬季使用前必須怠速運轉一段時間。
隨着汽車工業的不斷發展,如今的汽車說明書上原地怠速熱車的說明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低速緩行注意事項,即車輛打火後以較低的轉速行駛,等發動機溫度提升上來,車輛達到最佳工作狀態,車主便可以隨心所欲地駕駛車輛。這樣的好處是增加了車輛負荷,發動機升溫速度更快,熱車時間更短,而且不會因為原地怠速造成積碳問題,有利於車輛的長期運轉。
到底哪種方式更科學呢?編輯認為,這兩種熱車方式各有利弊,但如今的汽車發動機已經足夠成熟,想必任何一種方式都不會造成嚴重的發動機損傷,畢竟全國範圍內,這兩種熱車方式的車主大有人在,但因此造成的機車問題並不多見。不過,本着更嚴謹的態度,我們可以辯證地看待熱車問題,通行里程較長,喜歡大腳油門開車的車主,不妨使用第一種熱車方式;通勤距離短,又喜歡低轉速開車的車主,第二種方式更能降低積碳產生,而且油耗也不會太高。
最後,近年來各種油電混動車型盛行,由於這類車輛的發動機運轉時間比常規燃油車更短,冷啟動更加頻繁,冬季用車對機油的挑戰更大,這類車主應該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更換機油,發動機高頻次地短時間運轉,發動機溫度提升不上去,機油和汽油容易互溶,造成不可逆的機油失效,降低對發動機的保護能力,所以這類車主應當更加註意冬季用車事項。
當然了,機動車內部運轉的好壞短時間是看不出問題的,往往在車輛的中後期,各種問題才可能顯現出來,所以大家也不必對汽車問題太放在心上。汽車本來就是用來方便大家生活的,若是因為汽車保養讓大家過多傷神,那麼汽車帶來的效益也會大大降低,反而得不償失,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