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75 PLUS、UNI-V、逸動,長安三車煥新上市

2024年03月21日13:05:13 汽車 1238

CS75 PLUS、UNI-V、逸動,長安三車煥新上市 - 天天要聞

針對燃油車用戶的基本盤,長安給到的價格也夠「卷」。

3月20日,長安發佈了三款主銷經典車型的2024版車型售價。其中,第三代CS75 PLUS冠軍版三款配置官方指導價在12.19至13.99萬之間,疊加1.2萬元官方現金優惠,實際售價僅為10.99至12.79萬元之間;第二代UNI-V四款配置官方指導價在10.89至12.49萬之間,疊加1萬元官方現金優惠,實際售價在9.89-11.49萬元之間;第三代逸動三款配置官方指導價在8.39至9.69萬元之間,疊加1.3萬元官方現金優惠,實際售價僅為7.09至8.39萬元之間。

CS75 PLUS、UNI-V、逸動,長安三車煥新上市 - 天天要聞

除上述現金優惠外,購買第二代UNI-V和第三代CS75 PLUS冠軍版的用戶還可享受588元購買3年6次基礎保養(含首保),免費贈送2500元精品,至高4000元置換補貼,3年2G/月免費增值流量,以及至高9萬元的36期零低息金融支持政策。

CS75 PLUS、UNI-V、逸動,長安三車煥新上市 - 天天要聞

第三代長安CS75 PLUS冠軍版分為兩款1.5T配置和一款2.0T配置,延續了此前1.5T+7DCT以及2.0T+愛信8AT的動力組合。此次車型升級全系標配了L2級駕駛輔助系統,而在2023款CS75 PLUS的配置表裡,只有官方指導價13.59萬以上的領航型以上版本才配備L2級駕駛輔助系統,可見CS75 PLUS系列配置的下放和價格的下探,頗具誠意。

CS75 PLUS、UNI-V、逸動,長安三車煥新上市 - 天天要聞

第二代UNI-V則採用1.5T藍鯨發動機+7DCT濕式雙離合變速箱動力組合,全系標配電動尾翼、電動掀背門、馬牌/鄧祿普品牌輪胎等配置,提供更好的運動表現。同時,其還配備了540°影像,遙控泊車,一鍵循跡倒車等功能,進一步提升出行的便利性與實用性。用戶還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增加10揚聲器SONY音響以及米其林靜音輪胎個性選裝包。

CS75 PLUS、UNI-V、逸動,長安三車煥新上市 - 天天要聞

第三代逸動則在外觀造型方面有了較大調整,採用長安縱橫萬象設計語言,最有辨識度的是長安廣受歡迎的無邊界格柵設計。車身姿態更為流線,隱藏式門把手設計更為簡潔,LED大燈更具科技感,17英寸黑白輪圈也頗具辨識度。

CS75 PLUS、UNI-V、逸動,長安三車煥新上市 - 天天要聞

新車採用1.5T藍鯨發動機+7DCT濕式雙離合變速箱動力組合,作為一款經典的家轎產品,其軸距達到2765mm,擁有同級最大後排空間和520L超大後備箱容積。同時,第三代逸動還全系標配540°高清全景影像、行車記錄儀、手機藍牙鑰匙等功能,全方位提升用車體驗。安全配置方面,其車身高強度鋼佔比達70%,除低配車型均配備6安全氣囊,滿足家轎用戶對安全性的核心關切。

CS75 PLUS、UNI-V、逸動,長安三車煥新上市 - 天天要聞

此次長安煥新的三款車型都是傳統燃油車的主銷車款,2023年,CS75系列以24.48萬輛的年銷數據登頂年度SUV燃油車銷量冠軍,目前已累積用戶200萬+;UNI-V自2022年3月上市後,9個月交付破10萬,連續19個月銷量破萬輛;長安逸動系列則積累了多達170萬用戶。這三款車型2023年的累計銷量接近52萬台,占長安自主乘用車銷量的1/3,是長安自主品牌中極為重要的銷量基盤。長安燃油主銷車型價格的下探和產品力的升級,對大部分目前還沒有購置新能源車型打算的用戶而言,是頗具吸引力的高性價比選擇。

本文作者為踢車幫 溫風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理想i6:與奶爸車劃清界限 - 天天要聞

理想i6:與奶爸車劃清界限

當理想i6以一種「不像SUV也不像MPV」的姿態亮相的時候,很多人都還在糾結它屬於哪個類別。實際上,它已經不打算被歸類了——它來乾的,是把純電SUV這塊看似繁榮實則虛胖的市場直接連根拔起。看清楚,現在市面上20萬以上的純電SUV里,有幾台是真的「剛需」?你真打算開Model Y翻山越嶺?用蔚來ES6去沙漠露營?城市用戶買這些...
大眾確實深陷「價格戰」!速騰一口氣降5萬,1.5T版性價比太高了 - 天天要聞

大眾確實深陷「價格戰」!速騰一口氣降5萬,1.5T版性價比太高了

新能源汽車確實很好,用車成本低,配置還很豐富,但是在國內汽車市場還是有很多人喜歡油車,尤其是廣大的農村市場,很多朋友外出幾千里務工,新能源汽車確實有續航焦慮,不能滿足這一部分用戶的需求。加上最近兩年,新能源的蓬勃發展對於傳統油車市場造成了很大的衝擊,油車價格也大幅度下跌,很多車型都跌至冰點,比如說大...
李想「不想造車」的背後,其實是想造「司機 Agent」 - 天天要聞

李想「不想造車」的背後,其實是想造「司機 Agent」

李想認為,理想汽車的智能化原創性已超增程。作者|曹思頎 周永亮編輯|靖宇五個月前,李想高調地宣布了將 All in AI,表示理想要從一家智能汽車公司,轉型邁向一家人工智能科技公司。而這次,李想帶着全新的 VLA(Vision-Language-Action)模型走到了公眾面前。此前,VLA 已經在 3 月的英偉達 GTC 大會上首次發佈,它是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