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拉貨用自己造的車?貨拉拉赴港上市,並宣布造車!

2023年04月04日18:39:17 汽車 9064

今天,一則「貨拉拉回應造車」的消息,衝上了熱搜榜!

以後拉貨用自己造的車?貨拉拉赴港上市,並宣布造車! - 天天要聞

這件事還要從貨拉拉赴港上市說起,日前,貨拉拉赴港遞交了上市申請,上市主體名稱為「拉拉科技」(英文名:lalatech)。於是,在招股書中,貨拉拉回應造車的傳聞也被迅速傳播開來。

以後拉貨用自己造的車?貨拉拉赴港上市,並宣布造車! - 天天要聞

首先,我們來看看招股書的內容,在2020年至2022年間,貨拉拉分別實現5.29億美元、8.45億美元以及10.36億美元的營業收入,年複合增長率為39.9%。近三年里,貨拉拉營業收入呈遞增趨勢,而且,2022年貨拉拉首次實現了盈利,年內利潤為0.53億美元。可見,貨拉拉上市似乎是大勢所趨。

以後拉貨用自己造的車?貨拉拉赴港上市,並宣布造車! - 天天要聞

對於,造車方面的信息。在招股書中,貨拉拉明確指出,公司正利用從現有車輛租售服務經營取得的知識及專門知識開拓新商機,如電動商用車的研發。

不難理解,貨拉拉真的要入局造車了,不過,不是從乘用車入手,而是從自己熟悉的電動商用車領域。看到這,不少新勢力車企應該可以鬆一口氣了,畢竟少一個競爭者就少一份壓力。

以後拉貨用自己造的車?貨拉拉赴港上市,並宣布造車! - 天天要聞

還記得關於貨拉拉造車的傳聞,在2021年就傳出來了,當時,小米、華為、360等科技公司也都爭相要進軍汽車行業。如今,小米已經成為了新的汽車品牌;華為也以供應商的身份入局汽車行業;360則是通過投資哪吒汽車的方式進入汽車行業;現在貨拉拉正式回應造車,也算是跟上大部隊的節奏了。

不過,跟小米、華為這些不同的是,貨拉拉是從電動商用車領域「開刀」。這一細分領域,或許會比乘用車領域要好混有些,畢竟像威馬、恆大這些大企業造車都得頭破血流,苟延殘喘了,貨拉拉要是在這個時候入局,那不等於自討苦吃嗎。

以後拉貨用自己造的車?貨拉拉赴港上市,並宣布造車! - 天天要聞

雖說電動商用車領域競爭沒那麼殘酷,但要搞定電動商用車也不見得容易。電動商用車,顧名思義,就是離不開跑長途,想要提升跑長途的效率,那續航和充電效率都至關重要。要知道,現在電動乘用車都還在為續航和補能努力着,可想而知,要攻克續航和充電效率難度有多大。

最後

不管怎麼說,貨拉拉入局造車還是有好處的,可以自產自銷,為自己代言,不擔心賣不出去。對於貨拉拉造車,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評論。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大眾確實深陷「價格戰」!速騰一口氣降5萬,1.5T版性價比太高了 - 天天要聞

大眾確實深陷「價格戰」!速騰一口氣降5萬,1.5T版性價比太高了

新能源汽車確實很好,用車成本低,配置還很豐富,但是在國內汽車市場還是有很多人喜歡油車,尤其是廣大的農村市場,很多朋友外出幾千里務工,新能源汽車確實有續航焦慮,不能滿足這一部分用戶的需求。加上最近兩年,新能源的蓬勃發展對於傳統油車市場造成了很大的衝擊,油車價格也大幅度下跌,很多車型都跌至冰點,比如說大...
李想「不想造車」的背後,其實是想造「司機 Agent」 - 天天要聞

李想「不想造車」的背後,其實是想造「司機 Agent」

李想認為,理想汽車的智能化原創性已超增程。作者|曹思頎 周永亮編輯|靖宇五個月前,李想高調地宣布了將 All in AI,表示理想要從一家智能汽車公司,轉型邁向一家人工智能科技公司。而這次,李想帶着全新的 VLA(Vision-Language-Action)模型走到了公眾面前。此前,VLA 已經在 3 月的英偉達 GTC 大會上首次發佈,它是理...
旗艦SUV降價到8萬多,全系2.0L發動機,油耗最低不到5個 - 天天要聞

旗艦SUV降價到8萬多,全系2.0L發動機,油耗最低不到5個

在當下汽車市場,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競爭激烈,消費者挑花了眼。不過最近,廣汽豐田鋒蘭達可是憑實力「出圈」,引起了不少關注,到底咋回事呢?咱們一起來看看!以前,鋒蘭達指導價在12.58 - 18.48萬,這個價格在緊湊型SUV里不算低,不少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