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本田、日產曾經被稱之為「日系三傑」,不過隨着自主品牌的崛起,它們的市佔率正在迅速縮水。2023年1月份,三家日系車企分別發佈了各自銷售成績單,結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日產跌出第一梯隊
日產1月銷售47521輛,同比下滑64.4%,環比下滑32.6%,雖然環比跌幅略小,但去年12月份的日產表現也比較差,沒有抓住最後的購置稅減免機會。2022年日產乘用車中國總銷量為90.2萬輛,同比下滑21.4%。
日產的頂樑柱是軒逸,其次是逍客,而天籟已經跌出中型車第一梯隊。軒逸2022年突破42萬輛,雖然榮登單車銷量冠軍,但競品正在迅速縮小與它的差距,像宏光MINIEV、秦PLUS新能源、宋PLUS新能源、朗逸等,都是軒逸有力的競爭對手。
逍客早已取代三缸奇駿,勉強支撐日產SUV家族的門面,但隨着越來越多合資、國產緊湊級SUV新品上市,尤其是以新能源為動力的產品,正在剝奪原本屬於逍客的潛在客戶,像鋒蘭達、星越L、元PLUS、哈弗大狗等,都給逍客造成不小的壓力。
本田環比近乎腰斬
本田中國1月銷售64193輛,同比下滑56.2%,環比下滑52.6%,同環比跌幅非常接近,而東風本田僅貢獻了23909輛,銷量可謂相當慘淡。2022年,本田在華累計銷售137萬輛,但依然出現了同比12.1%的下滑。
東風本田頂樑柱是CR-V和思域,廣汽本田頂樑柱是雅閣和皓影,各自只有兩款銷量比較穩定的車型,像飛度、LIFE被純電動小型車狙擊,繽智、XR-V被國產小型SUV吃掉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而即便是雅閣這樣的熱銷中型車,也不得不面對來自model 3、比亞迪漢等新能源轎車的強勢回擊。
奧德賽和艾力紳正在逐漸失去吸引力,除了GL8的強勢表現,還有來自傳祺M8、豐田賽那的打壓,本田在MPV、小型車、中型SUV領域的影響力,正在遭遇嚴重的下滑,而這種下滑趨勢似乎很難扭轉。
豐田領跑日系品牌
豐田1月份銷售11.38萬輛,同比下滑23.55,環比下滑43.8%,2022年銷售194.06萬輛,同比下滑0.2%,是日系三傑當中表現最好的一個,在自主品牌全面發力的2022年里,豐田能保持微跌,屬實不容易。
去年豐田的功臣除了卡羅拉、凱美瑞、榮放、威蘭達之外,還離不開鋒蘭達、卡羅拉銳放、賽那的精彩表現。鋒蘭達和卡羅拉銳放定位緊湊級SUV,但憑藉小體格、低價格和2.0+CVT動力總成,成功擠掉本田繽智等熱銷的小型SUV,靠錯位競爭取得體量上的巨大優勢。
賽那在2022年可以保持月均6000-8000輛的銷售水平,今年1月份則突破了8000輛,從相關渠道數據來看,它可能會超過別克GL8,成為1月份中大型MPV領域的銷冠。
要說賽那贏在哪裡,可能大多數人都很難從性價比方面去界定,但由進口轉國產的單一產品號召力和高價值感,是競品難以企及的,在設計風格、空間、舒適性、燃油經濟性方面,確實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2023年各家推新車規劃
豐田今年將普及最新的第五代THS II混動系統,比如鋒蘭達智能電混雙擎,會在年內上市,還會從一季度開始,陸續推出卡羅拉、榮放等的改款車型;另外,基於皇冠的SUV、中大型轎車、跨界車,會搭載最新混動系統,還有bZ3等純電動汽車,都會陸續上市,豐田2023年的電動化滲透力度會更大。
本田今年首要的重點車型就是第十一代雅閣,採用最新設計理念打造,改變了雅閣多年來的風格,還有全新皓影HEV和PHEV版本,將搭載最新的第四代i-MMD混合動力系統;還會對旗下多款車型進行中期改款,新增HR-V,主攻1.5T緊湊級SUV市場。
日產的中期改款軒逸距離上市不遠了,新車沒有對動力總成作出實質性的升級,只是對外觀、內飾和配置進行優化,保留1.6L自吸發動機和e-power電驅動力系統;奇駿今年將迎來e-POWER電驅版,不過還是基於1.5T三缸發動機的混動系統,本身燃油版市場反饋就不理想,e-power系列售價肯定更高,後市不容樂觀;唯一值得期待的是全新一代逍客,搭載1.3T四缸發動機,內外變化明顯。
後市表現哪家強
日產的電動化步伐始終跟不上節奏,e-power電驅版的實際表現不佳,比如動力體驗、燃油經濟性等,價格還偏高,比如軒逸更多依賴經典版本的銷量支撐車系的穩定;天籟不解決入門級2.0L動力和定價問題,同樣很難回到第一梯隊;雖然新逍客有看頭,但依然無法規避日產電動化嚴重匱乏的現實。
本田雖然1月份表現不佳,但品牌影響力還在,其混動系統市場根基比較牢固,這一點和豐田接近,不過豐田今年會大力度推進純電動新車的研發,感覺是不惜代價的推。雖然日系品牌總體處於下坡路,但豐田依然是最有希望第一個走出低谷的,日產的未來則是充滿了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