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國產品牌的崛起,給眾多合資品牌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其中有一個品牌影響最為明顯,已經在下行車道連續跑了3年了,但是卻很少人提及——大眾品牌(不含奧迪和斯柯達)。
無論上汽大眾還是一汽大眾,2022年的銷量較2017年的銷量巔峰時期,已經跌去了1/4的銷量,而且隨着汽車電動化進程的加速,2023年的銷量估計還會受到進一步的考驗。除了受到國產品牌的擠壓,更多是自身的問題。
電動化技術儲備不足
這不單單是純電動汽車,還包括混動、插電混動這類型的電動化車型。大眾的TSI+DSG這套動力總成已經用了十幾年了,一直在改善燒機油、改善可靠性、改善變速箱頓挫的道路上修修補補,本質上並未有質的提升。尤其是電動化方面, 大眾在國內既沒有不插電混動技術來維持燃油車型技術迭代,歸類新能源插電混動技術也是很低端,不被市場接受。純電動ID系列在零售市場非常慘淡,只能依靠租賃公司大客戶集采維持一部分銷量。
在汽車電動化浪潮的衝擊下,大眾就目前來說確實沒有什麼招架之力。
品牌價值越來越低
現在無論上汽大眾還是一汽大眾,沒有一款量銷車型能夠超過30萬。確切的說落地價超過25萬的車都很少。反觀競爭對手豐田,20萬區間有凱美瑞亞洲龍,30萬以上有漢蘭達、皇冠陸放、塞納,百萬級別的有埃爾法和威爾法。這些車型不但有銷量,價格還很堅挺。
反觀大眾旗下途昂、攬境這些30萬元區間的車型都是要優惠大好幾萬才賣得動。大眾只能在低端8萬-20萬元區間廝殺。不但要受到國產品牌同價位更豐富配置車型的衝擊,還要受到日系品牌更省油混動車型衝擊,銷量自然就挺不住了
欺騙式營銷的破產
大眾的國內的欺騙式營銷可謂登峰造極。站車門、鐵鎚敲防撞梁等等各種誤導消費者的汽車安全知識,在帕薩特和途觀的中保研碰撞測試中無情打臉,大眾的安全神話破滅。
帕薩特中保研測試成績墊底
號稱黃金動力組合的TSI+DSG,一直存在燒機油、頓挫、漏油等等可靠性問題,隨着車輛使用年限的增加,通通暴露無遺。在二手車市場相比同年份日系車,價格也是差了一大截。大眾的皮實耐用神話破滅。
2023年兩個合資大眾依然會拼盡全力保住百萬台的銷量,但是最終有多少是賣到消費者的手中,有多少是壓在經銷商的倉庫裏面呢?大眾過去兩年的高壓庫已經壓垮了不少經銷商,很多經銷商投資人對大眾品牌早已失去信心。
2023年大眾品牌能否保住2022年的銷量規模,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