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駕本田e:NS1,和售價相比,其他都不叫事兒

2022年11月01日18:43:46 汽車 1588

試駕本田e:NS1,和售價相比,其他都不叫事兒 - 天天要聞

剛剛試駕完東風本田的e:NS1,幾點感受和小夥伴們分享一下。

試駕本田e:NS1,和售價相比,其他都不叫事兒 - 天天要聞

1、關於設計

無論是外觀還是內飾的設計,e:NS1身上都可以找到本田同級別燃油車的影子,比較規矩,並沒有造車新勢力純電車型的誇張設計。

新車的模樣看起來很漂亮,包括和同級別的純電SUV相比,顏值絕對在平均分之上,相信大多數人可以接受,我覺得長得像燃油車還是電動車不是問題。

試駕本田e:NS1,和售價相比,其他都不叫事兒 - 天天要聞

內飾設計的視覺焦點是15.1英寸的大屏,我覺得尺寸有些鋪張,實際利用效率並不高。液晶屏被分割為上中下三個區域,中間區域就是目前本田燃油車搭載的車機系統界面,如果車機系統內是相同的,那麼這1/3的面積就完全夠用了。可能是e:NS1駕駛艙的設計和燃油車有些像,我猜本田希望通過大屏來營造一些科技氛圍。

試駕本田e:NS1,和售價相比,其他都不叫事兒 - 天天要聞

除了大屏,駕駛艙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細節還有流媒體後視鏡、全數字儀錶、駕駛員監測攝像頭等。流媒體後視鏡除了視野更加寬闊,畫面清晰細膩,還有行車記錄儀的功能;我喜歡全數字儀錶的UI設計,屏的尺寸不大,但重要信息的字號都很大,一目了然,尤其是駕駛輔助周圍車輛的顯示動畫,很生動、有高科技感;駕駛員監測攝像頭的位置很隱蔽,體積也不大,不會對人產生壓迫感。

試駕本田e:NS1,和售價相比,其他都不叫事兒 - 天天要聞

2、關於空間

首先引出的一個問題:e:NS1到底是不是油改電?按照本田說法,新車採用了e:N Architecture純電架構,但有人質疑是油改電,是在XR-V或繽智的底子上改的。實際駕乘後,我認為e:NS1應該不是100%的純電平台,但說完全是油改電也不準確,e:NS1肯定是借鑒了XR-V或繽智的架構,從節約成本的角度可以理解,但這輛車是在設計之初就有純電動力的考慮,這是關鍵。e:NS1的電池包是平整的一整塊,也是放置在底盤位置,這是純電平台的做法,為新車空間和操控性能的加分提供了可能。*這裡歡迎小夥伴們一起討論。

試駕本田e:NS1,和售價相比,其他都不叫事兒 - 天天要聞

e:NS1的軸距是2米6,不算大,但第二排座椅實際乘坐體驗卻很好,第二排座椅的腿部空間很寬裕,完全超越了普通2米6軸距車型的空間表現;而且後排座椅中間地板是純平的,乘坐三人時,中間乘客的腿也可以安放。這裡肯定有本田MM設計理念的功勞,讓乘員空間最大化是本田的傳統,但也有電動車架構的助力。

試駕本田e:NS1,和售價相比,其他都不叫事兒 - 天天要聞

需要強調的一個細節是:與一般的電動車不一樣,e:NS1後排地板並沒有明顯抬高,第二排乘客的大腿可以支撐在坐墊上,長距離旅行不容易疲勞。大家都知道,電動車的電池包設計在底盤上,增加了底盤厚度,所以不少電動車的地板都升高了,甚至出現後排乘客的大腿懸空的情況,高抬腿會產生疲勞感。e:NS1的電池包是「半貼」在底盤下的,從車輛側面能看到突出部分,這種設計給駕駛艙讓出了更多垂直空間。但也有人吐槽新車的離地間隙減小了,我覺得有得有失,對於城市SUV來說,舒適性要大於通過性。*這裡也歡迎小夥伴們一起討論。

3、關於動力和續航

本田在動力方面是非常自信的,有「買發動機送車的說法」,作為第一批掛本田車標的電動SUV,e:NS1並沒有誇張的動力數據,前置單電機,試駕車最大功率150kW,峰值扭矩310Nm,比較中規中矩。

試駕本田e:NS1,和售價相比,其他都不叫事兒 - 天天要聞

e:NS1強調的重點不在速度上,而是在平順性上,本田的說法是e:NS1「不容易暈車」,我試駕的感受是新車的加速比較線性,開慣燃油車的人會自然適應。當然,這並不是說e:NS1提速不快,事實上,e:NS1的開起來很輕鬆,也很運動,非常適合城市通勤代步。新車有ECON經濟/NORMAL標準/SPORT運動三種駕駛模式,在城裡開,我覺得標準模式就足夠了。

試駕本田e:NS1,和售價相比,其他都不叫事兒 - 天天要聞

我們的試駕車是e:NS1的e境版,CLTC續航是510公里,電池是三元鋰電,容量是68.8kWh,這是平均水平。

試駕本田e:NS1,和售價相比,其他都不叫事兒 - 天天要聞

4、關於智能化

本田的智能化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Honda SENSING 安全超感,主要是駕駛輔助,另一個是Honda CONNECT 智導互聯,e:NS1也不例外。e:NS1的駕駛輔助感知硬件提升了不少,新車的感知硬件包含了1個單目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1個前中長距+4個環車角雷達),相比本田燃油車型那套1個單目攝像頭+1個前毫米波雷達,是質的飛躍。這個配置是有冗餘的,目前e:NS1的駕駛輔助還是Honda SENSING,下一步會升級為最新的Honda SENSING 360,顧名思義,就是可以360度全方位感知周圍路況,變得更加強大。

試駕本田e:NS1,和售價相比,其他都不叫事兒 - 天天要聞

目前e:NS1的車機系統是Honda CONNECT 3.0,據悉下一步也會有升級。在北美,本田是不太強調Honda Connect概念的,導航娛樂方面更多的是依靠手機給車機賦能,所以他們更看重Apple CarPlay 和 Android Auto;在國內,不論是東本還是廣本,大都屏蔽了CarPlay的功能,轉向了Honda Connect的技術路線,本田和國內大廠百度、阿里都有合作,做了很多本土化的升級,比如智能方言識別、電子支付、智能家居等等,非常接地氣,這是國內汽車市場的特色,也是優勢,相信本田在這方面也會繼續跟進的。

5、關於售價

e:NS1的銷售指導價是17.5-21.8萬元,雖然目前終端有一定的優惠,但還是超出了目標客戶的預期,和同級別的純電SUV相比,性價比相當不高,這裡省略500字……這是最大的遺憾。

前些天,北美本田剛剛發佈了全新Prologue純電SUV,相信本田中國的電動化也在緊鑼密鼓進行當中,e:N1僅僅是一個開始,聽說還會有e:N2、e:N3……在整個汽車行業都在轉型的大背景下,如何把燃油車的優勢移植到新能源車型上,對本田來說或許是一個挑戰,當然也是機會。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殺瘋了!9980元搶250cc巡航神車,哥們兒,你入手了嗎? - 天天要聞

殺瘋了!9980元搶250cc巡航神車,哥們兒,你入手了嗎?

隨着科技和製造實力的快速發展,目前市場上的品類越來越多,近一兩年更是開啟了「內捲風暴」,不少品牌、車型都加入了這一行列,前段時間,力帆子品牌派方旗下一款復古巡航星雷250發佈新售價,與初次發佈時相比降了近3000元,以9980元的地板價強勢
比亞迪造了一輛「帕梅」!長超5米2,雲輦A+3.6秒破百,還看5系? - 天天要聞

比亞迪造了一輛「帕梅」!長超5米2,雲輦A+3.6秒破百,還看5系?

對於豪車,多數人還是存在無法言說的情懷,尤其是奔馳、寶馬、奧迪旗下的高端車型,像寶馬5系,儼然是無數年輕人的夢想座駕。當然在高端車領域,現在的國產新能源發展得也是越來越好,雖說存在一定的爭議,但從銷量上看,國人還是比較信賴當下的高端新能源車
一手橙色保時捷718,圓你跑車夢 - 天天要聞

一手橙色保時捷718,圓你跑車夢

保時捷718是德國豪華跑車製造商保時捷的一款入門級跑車。它於2014年正式亮相,作為Cayman和Boxster系列的第二代車型,隨後在2016年廣州車展上,保時捷宣布718 Cayman和718 Boxster正式在中國上市。
參考新車價,三年Model3,還能省下多少錢? - 天天要聞

參考新車價,三年Model3,還能省下多少錢?

隨着電動汽車市場的迅猛發展,特斯拉(Tesla)作為這一領域的先鋒企業,憑藉其創新技術和品牌魅力,持續引領着行業潮流。在眾多特斯拉車型中,Model 3 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合理的價格定位,成為了消費者心中的理想之選。
一汽豐田bZ5定價策略大揭秘,合資電動新標杆來襲! - 天天要聞

一汽豐田bZ5定價策略大揭秘,合資電動新標杆來襲!

#bZ5水陸空極限試煉見真章#在競爭白熱化的新能源市場,一汽豐田bZ5憑藉獨特定價策略脫穎而出,成為合資品牌電動車的亮眼存在,下面就帶大家深度剖析它的定價「秘籍」。超高性價比,價格親民引關注bZ5定價區間在12.98萬至15.98萬元,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