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庫存預警指數為49.5%!車市有緩

2022年07月01日12:44:16 汽車 1625


6月庫存預警指數為49.5%!車市有緩 - 天天要聞

據報道,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佈數據顯示,今年6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49.5%,同比下降6.6%,環比下降7.3%。其中,北區指數為50.8%,東區指數為43.7%,西區指數為56.6%,南區指數為57.6%。


6月庫存預警指數為49.5%!車市有緩 - 天天要聞

庫存預警指數位於榮枯線之下,這對於目前的汽車市場來說,真的是個好消息。


6月庫存預警指數為49.5%!車市有緩 - 天天要聞

隨着各種利好,特別是國家及地方政府陸續出台包括財政補貼、減徵購置稅、放寬汽車限購等在內的系列促進汽車消費的相關政策,國內的汽車市場呈現出了「向好」的態勢。


6月庫存預警指數為49.5%!車市有緩 - 天天要聞

加之6月處於半年任務考核節點,各地經銷商估計也是為了完成任務,進行了沖涼,補庫的動力非常強。


6月庫存預警指數為49.5%!車市有緩 - 天天要聞

在政策的支持下,經銷商也開始恢複信心,提升銷量。未來一短時間之內的經營狀況將得以改善和回暖。


6月庫存預警指數為49.5%!車市有緩 - 天天要聞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600億車購稅減征政策。5月31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佈《關於減征部分乘用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簡稱:《公告》),表示為促進汽車消費,支持汽車產業發展,對購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內,且單車價格(不含增值稅)不超過30萬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半徵收車輛購置稅。這也是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階段性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600億元」的後續執行細則。


6月庫存預警指數為49.5%!車市有緩 - 天天要聞

面對這樣的支持政策,消費者也願意在利好的政策下,抓緊「上車」。數據顯示,購置稅政策效果已經初步顯現,目前有33.8%的經銷商新車優惠幅度加大,32.4%的經銷商客流量同比去年有所增長,58.4%的經銷商6月新車銷量環比5月增長。


6月庫存預警指數為49.5%!車市有緩 - 天天要聞

不過專家也建議,受各方面影響,未來市場的不確定性依舊很大,因此大家要根據實際情況,理性預估市場需求,合理控制庫存,不能放鬆警惕。


6月庫存預警指數為49.5%!車市有緩 - 天天要聞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本田廉價MPV正式官宣,基於飛度打造,配5/6/7座,搭載兩種動力 - 天天要聞

本田廉價MPV正式官宣,基於飛度打造,配5/6/7座,搭載兩種動力

本田總算髮力了!來自前方的消息,本田旗下首款廉價級MPV「本田Freed」已經正式官宣。根據目前本田在國內的趨勢,新車有望會在明年正式引入國內,因為整車基於飛度打造,所以價格應該會維持在15萬以內,當然,具體還是要以官方版本為主!下面就讓小花先帶你走進這款車,看看它都給我們帶來了多少驚喜。有人將這款車比作日本...
如果給你重新再選擇一次,你還會買大眾朗逸嗎? - 天天要聞

如果給你重新再選擇一次,你還會買大眾朗逸嗎?

今年的汽車行業真的是各顯神通,五花八門,價格戰一直不斷,而身為買車或者準備買車的朋友也是眼花繚亂。我是去年買的大眾朗逸1.5T星空滿逸版,當時落地13萬整,如果放到24年買的話,10萬多應該就能落地,真的是衝動買車,買貴了3萬了,但是我沒有
鬧大了!中企再現慘烈內戰 寧德時代接連失利 比亞迪坐收漁利 - 天天要聞

鬧大了!中企再現慘烈內戰 寧德時代接連失利 比亞迪坐收漁利

前言:中國電池行業巨頭寧德時代遭遇連續失利,股價暴跌,而另一巨頭比亞迪卻藉機崛起,坐收漁翁之利。這場激烈的商業內戰,再次展示了新能源市場的殘酷競爭。正文:一、寧德時代的挑戰:從領先到失利在2023年,寧德時代似乎站在了世界的頂峰。鋰離子電池
花開的季節,和24款漢蘭達來一場美麗的邂逅! - 天天要聞

花開的季節,和24款漢蘭達來一場美麗的邂逅!

漢蘭達的卓越品質豐田漢蘭達自1997年問世以來,憑藉其時尚大氣的外觀設計、寬敞舒適的內飾空間、強勁有力的動力系統和出色的越野性能,一直是中型SUV車型中的佼佼者。這款"城市越野王者"無疑是都市白領和運動愛好者的不二之選。
江淮汽車認真了,江淮X8 PLUS到底香不香 - 天天要聞

江淮汽車認真了,江淮X8 PLUS到底香不香

江淮汽車認真了,江淮X8 PLUS到底香不香一、江淮汽車產品線升級近年來,隨着消費者對汽車品質和體驗要求的不斷提高,國內汽車行業正在發生深刻變革。作為中國老牌汽車企業,江淮汽車緊跟時代潮流,對產品線進行了全面升級。
大空間豪華實用,中大型MPV格瑞維亞來了! - 天天要聞

大空間豪華實用,中大型MPV格瑞維亞來了!

大空間豪華實用,中大型MPV格瑞維亞來了!隨着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汽車的需求也在不斷升級。除了基本的代步功能外,車內空間、豪華舒適度和實用性也成為了重要的考量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