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全名《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是大乘佛教般若部的重要經典,以鳩摩羅什譯本zui為知名。唐朝之後,因儒家士大夫和禪宗歷代祖師的推崇,在中國流通得非常廣泛。
此經以對「空」的遮詮為主要特色,倡導世出世間畢竟空無所有。正如經中一偈所云: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但中國佛教在隋唐之後並沒有繼續往「空」的方向發展,而是主張如來藏真實不虛的性宗成了主流。
這是因為大乘空宗裏面潛藏着一個陷阱,如果你掌握不好火候就會出現偏空、頑空。一旦掉入頑空的陷阱就很難走出來。這個陷阱在《金剛經》zui為明顯。
般若空宗倡導畢竟空,歸之於無所得,證人法二空,悟無所得,是為破除凡夫與外道的一切有所得的妄執而起的。但很多人卻在以「空」破「有」之後,便抱着「空」不放,於是便成了偏空,嚴重的則陷入頑空。所以,《金剛經》從假入空之後,若不能從空入假的迴向則是危險的。
一旦偏空,則殺、盜、淫、妄也成了方便法門。而事實上一旦造下殺盜淫妄的業,其果報誰也逃不了。誰造業誰受報,避無可避。所以,古德說過,寧願執有,不可執空。因為執空的危害比執有還要大。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佛學分類視頻推薦
-
2:25:34
-
25:58
-
17:33
-
36:46
-
5:06:26
-
10: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