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城中哪個寺廟最大呢?毫無疑問當屬「慈恩寺」。他被譽為東北的「十方叢林」,與營口的楞嚴寺,哈爾濱的極樂寺、以及長春的般若寺一起,合稱為東北四大佛教寺院。同時遼寧省佛教協會也建於此。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必刪除
慈恩寺始建於崇禎元年,也就是1628年,由僧人惠清創建,清順治、清道光以及民國時期都曾經重修和擴建。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座有着將近400年歷史的古剎,從另一個角度去了解一些關於他的故事。
慈恩寺的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瀋陽在古代是兵家必爭之地,屢經戰火的洗劫,寺院幾經興廢,對於其前身的歷史,早已經淹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無法考證了。後金天聰二年,大明崇禎元年,僧人惠清來到此地發願重建古剎。因資金等諸多因素直到清順治元年(1644)才建成大殿、韋馱殿、南北兩廊。雖然寺院建起來了,但是香火併不興旺,逐漸又變得荒涼破敗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必刪除
清朝順治五年,1648年夏初,從北京押解來一位被流放的南方和尚,法名函可,字祖心,號剩人,他就是被稱為慈恩寺最有作為的剩人和尚。剩人和尚原是江南名士,俗姓韓,廣東博羅人,是明末禮部尚書韓日纘之子。早年間曾中過秀才,29歲時因目睹父親故去而看破紅塵,便在羅浮山落髮為僧,開始潛心修佛。
那一年剩人和尚被派去南京印刷經書,正趕上清軍南下,兵荒馬亂生靈塗炭,痛心疾首的剩人和尚奮筆疾書,寫就了《再變記》一書,書中記述了清軍進犯南京燒殺擄掠的悲慘狀況,以及那些曾經作威作福的明朝達官貴人非逃即降的醜態。當印刷經書完成,正要出城返回寺院的時候,這本夾雜在經書中的《再變記》被清兵搜出上報給了朝廷,順治皇帝看到了這本書後,本意是想將剩人和尚處死的,但是又考慮到他是個僧人,以表自己的慈悲之心遂將剩人和尚貶到了盛京(瀋陽)的慈恩寺,剩人和尚也成為了身陷清朝文字獄的第一人。但因此也成就了後來慈恩寺數百年來最美妙的一段佳話。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必刪除
剩人和尚到盛京(瀋陽)之後,開始廣傳佛法,原本荒涼破敗的慈恩寺,香客漸漸的多了起來,香火也就越來越旺了。相傳,有一年瀋陽城從春到夏烈日炎炎,天旱無雨,城內外瘟疫四起,死亡人數眾多,大街小巷哀嚎遍地,剩人和尚慈悲為懷,冒險帶領全寺的僧人去郊外採摘草藥,熬製成湯劑挨家挨戶的施送,勸說叢人飲服。這一善舉也使得許多感染瘟疫的病人轉危為安。剩人和尚在民間也得到了很高的讚譽!
另外剩人和尚不僅僅是佛法高深,他也可以稱為是東北黑土文化的一個鼻祖級別的人物,詩詞歌賦才華橫溢的他和盛京(瀋陽)一些文人雅士們,在順治七年組織成立了一個「冰天詩社」,這是瀋陽最早的一個文學團體,也是東北當時的第一大文化組織,在東北黑土地文化的歷史長河中,絕對算得上是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佛法高深,文采飛揚的剩人和尚,在盛京(瀋陽)的許多寺院中都宣講傳授過佛法,因此他在百姓及佛教界中聲譽都甚高,被奉為遼瀋地區佛教的開山祖師。然而,順治十六年(1660年),年僅49歲的剩人和尚,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於瀋陽坐化圓寂。剩人和尚的信眾弟子將其遺體遷往了大和尚心之嚮往的千山,在瓔珞峰西麓修建了剩人禪師塔,並將其詩文編輯成《千山詩集》和《剩人禪師語錄》,刊刻成書。剩人和尚圓寂後,慈恩寺也漸漸的失去了往日的風光,後因年久失修幾經沉浮終被歷史湮沒,漸漸的荒廢,到清末時期廟宇幾乎頹荒,僧人寥寥無幾。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必刪除
1912年這座飽經滄桑的古剎,又迎來了一位重要的人物步真和尚。當時慈恩寺只剩下一座殘破不堪的小廟遺址,寺院周邊的土地,已經成為了農戶人家的果樹園和菜園。步真和尚為了再現慈恩寺往昔的風采,於是發願重建修復寺院。於是,身穿百衲衣,挎着布袋的步真和尚,便開始了長達十幾載的四方奔走。最終,皇天不負有心人,籌款贖回了農家的土地,在這片舊址之上先後建起天王殿、鐘鼓樓、禪堂、念佛堂、配殿、西廊、比丘壇等。1930年最後建成大雄寶殿。至此,步真和尚花費了近二十年的時間,終於將慈恩寺的建築大體完成。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必刪除
在「文革」那段特殊的時間裏,慈恩寺並沒有安全的逃過這一劫難,寺院內佛像被毀,文物遭到破壞,法器丟失,僧人也被迫還俗。藏經樓中原藏有明清兩代極為珍貴的兩部木版"三藏"經典1600卷,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甚至遺失。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必刪除
1979年後,瀋陽政府落實黨的宗教政策,使得流散各地的僧人陸續重返寺院,並由市政府拔款重新修繕了慈恩寺。那些遺失的經卷已重新抄寫,破損部分也得到了修補。寺院宗教活動隨之恢復,香煙繚繞,善信雲集。煥然一新的寺院坐西朝東,佔地約面積一萬二千平方米。其主要建築正面是山門,進入山門內兩側有鍾、鼓二樓。寺院的建築分為三層院。最前面一層是天王殿,三間大殿內供奉着四大天王、彌勒菩薩、韋馱菩薩的塑像。中間一層為大雄寶殿、五間大殿供奉着本師釋迦摩尼佛、藥師琉璃光佛、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以及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4位與娑婆世界有因緣的大菩薩。再往後是比丘壇和藏經樓。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必刪除
慈恩寺現如今已經是瀋陽城的標誌,他承載着瀋陽的歷史,展示着瀋陽的現在,護佑着瀋陽的未來!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歡迎點贊評論,提出寶貴意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