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權統治和蠹蟲喇嘛:88年前塔爾寺遊記

2022年12月11日23:00:04 佛學 1398

編者按

本文介紹了塔爾寺的前世今生、其作為黃教最高學府的組織架構,及寺內富麗的裝飾,並簡述佛教在中國的傳播與演變。解放前,宗教神權的勢力在一些地區是遠遠大於國家的。作者對一些喇嘛不習教理、煙酒嫖賭等醜惡行徑進行無情諷刺與揭露。

今天,藉助遺留下來的優美文字,讓我們感受民國時,黃教的力量及其滋生的弊端。

本文上篇:神權統治和蠹蟲喇嘛:88年前塔爾寺遊記 - 天天要聞

俯瞰塔爾寺鎮,1933

山坳中僧宇佛殿參差巍峨,翠松相伴,亭亭於山之上,楊柳雜木,叢蔚於溪流之旁,大名鼎鼎之金瓦寺,適當斜陽反照之際,輝煌閃爍,光彩奪目,寺院羅列山坡東西,中隔澗溝,虹橋通之。過橋則八塔高聳,圓頂方基,形似玻璃油燈,高丈許,排列整齊,望之肅然起敬。相傳清康熙年間,年羹堯平青海羅卜藏丹津之亂,曾將該寺八個大喇叭斃命,寺僧築塔紀念,寺以塔名,故曰塔爾寺,尤因屋瓦金色,亦稱金瓦寺。

神權統治和蠹蟲喇嘛:88年前塔爾寺遊記 - 天天要聞

塔爾寺之大金瓦寺,1935

寺內佛殿甚多,屋脊金色者二,一曰大金瓦寺,一曰小金瓦寺。大金瓦寺位於全寺中心,殿為三層,金碧輝煌,實際乃銅鍍金,年久不銹,光彩奪目,真偽莫辨。殿內有高塔,黃綢幔包圍之,系佛教革命家黃教創始者宗喀巴(俗稱寶貝佛)之墳基。上供其造像,高約六尺,據云:系純金所制,桌上供器雜陳,如神燈、凈水碗等皆系金銀所鑄,璀璨滿目,神肅極矣。

神權統治和蠹蟲喇嘛:88年前塔爾寺遊記 - 天天要聞

磕長頭

殿前許多「阿卡」(青海安多藏語中對藏傳佛教僧人的一種稱呼)赤腳光頭不着褲,身披袈裟,五體投地整日磕頭不住,二寸多厚之地板,竟被磨穿,據云:年年需換地板二三次,其崇拜之篤,概可想見。

小金瓦寺在八塔附近,內有虎、豹、野豬、野牛、野熊等遺體,列制殿左,彷彿小小博物院。

贊誕樹,在金瓦寺內,高二丈左右,直徑五六寸,枝葉酷似樺樹,樹名系藏文譯音。聞宗喀巴脫胎時,其母親處埋胎衣處生此樹,寺僧以其葉似佛像,視為神物。

神權統治和蠹蟲喇嘛:88年前塔爾寺遊記 - 天天要聞

塔爾寺之大殿,1933

大金瓦寺前有經堂一座,系眾僧講經念佛處,屋基130方丈,分兩層,共260間,正中28間上下貫通,周圍皆樓,升堂入室,五彩毛毯縱貫堂地,可容坐千人,由此可見該寺號稱有3600和尚矣,而能入堂讀經者,最多不過千人耳。建築皆系印度式,亦稱中亞西亞式,牆壁皆用綠麗磚、麻拉石及扁麻根野生植物相間砌成,檐牙棟樑,雕鏤極精,於莊嚴崇麗之外,代表佛家藝術之精神,入其中則神秘靜穆,充滿宗教色彩。

大經堂東北角為大茶房,有銅大鍋三口,直徑七尺許,高五尺半,又有較小者銅鍋三口,直徑五尺,高四尺許,堪稱佛大鑄物。一群班子哇(小僧徒)轉運茶水,爭先恐後,亂忙如蟻。此外又有阿家集哇、賽持爾哇、社火院等共80處,建築各有特色,未能一一瞻仰。

神權統治和蠹蟲喇嘛:88年前塔爾寺遊記 - 天天要聞

塔爾寺為黃教鼻祖宗喀巴誕生地,亦為中國佛教最高之學塾,其內部組織,一為現代式之學校。其所謂「四大拉郎」每處有喇嘛一人掌管全寺教務,是故寺院等於學校,拉郎等於教務處,集哇等於事務處。大拉郎之大喇嘛,即等於學校之教育長,大集哇之大老爺,即等於學校事務長,惟其集哇八十處,每處有活佛一,輪迴轉生,為黃教特色。他如大經堂即是學校大教室,社火院即是藝術院或俱樂部,其他諸此類推,一切與學校之組織無異,寺僧除念經拜佛外,對於圖畫、音樂、手工藝術,亦有專門研究者。

神權統治和蠹蟲喇嘛:88年前塔爾寺遊記 - 天天要聞

酥油花——塔爾寺「藝術三絕」之一,1936

每年舊曆正月十五日開會,謂之正月觀經,擺花架、跳社火,熱鬧異常,與學校之遊藝會相同,惟含有祈禱神佛之意味耳,花架系酥油(乳油)所造之各種佛殿及花木鳥獸,陳列燈光炫耀之下,層層累累,布置為佛殿,造像生動,花木鮮麗,藝術之高妙,不亞於歐洲希臘人。

神權統治和蠹蟲喇嘛:88年前塔爾寺遊記 - 天天要聞

凈業寺,中國「佛教八宗」之一「律宗」祖庭

佛教發源於印度,漢時傳入中國,唐時最盛,歷代帝王崇信無替。南朝梁武帝削髮修佛,捨身台城而後已,是以中國文化所受佛教影響最深。而佛教宗派別出,其在中國特創而極者,厥為華嚴、天台、凈土、禪宗等。教派亦分四大派,一、釋迦摩尼教:凡華嚴、天台、禪宗皆屬之;二、大日教:真言皆屬之;三、彌勒教:凈土宗屬之;四、喇嘛教:紅教黃教屬之。

喇嘛教於南北朝時創始於西藏,教徒皆衣紅袈裟,後傳入青海、西藏各地。明永樂時宗喀巴出生明永樂十五年(1417),成化十五年(1479)圓寂。幼年在沖沙寺,目擊教風日墮,當時一般喇嘛教徒念符咒,弄幻術,違背教言,不堪言狀。遂入大雪山苦修,宣誓改革宗教,另立教規,前藏之達賴,後藏之班禪及蒙古之哲布尊丹巴,三人為其大弟子,其徒皆黃衣,不娶妻,尚苦修,世世輪迴轉生,常往不滅,從此喇嘛教中遂有黃教與紅教之分。

神權統治和蠹蟲喇嘛:88年前塔爾寺遊記 - 天天要聞

喇嘛,1936

然觀現在一般「喇嘛」「阿卡」,每日只知在經堂里哄餄子,泥佛前磕長頭,能讀經解經者有幾個?至如青海各寺院,皆有千萬頃之田山,租戶納糧當差,僧侶不耕而食,不織而衣,僅能分利,不事生產。甚至不懂教理,不本分,奢侈怠惰,煙酒嫖賭,無所不為者,誠佛家之罪人,社會之蠹蟲也。雍正年間果親王送達賴回藏過鈩時,亦有感於斯,因作「七筆勾」所詠喇嘛之句,與余所見殊同,爰(於是)錄之以證實余之所言。

萬惡光頭,鐃鈸喧天不竟休。口念糊塗咒,心想鴛鴦偶。兩眼黑油油,為禽似獸,偏袒露肩,黑漆鋼叉手。因此把三皈五戍一筆勾。

送一條哈達,等於送了一匹馬

神權統治和蠹蟲喇嘛:88年前塔爾寺遊記 - 天天要聞

20日黎明登程,翻山越嶺,中午至羅漢堂(屬貴德縣,在一座大山之腳呈現出一片平原,一條彎彎的小河繞過村後,村中果樹成蔭,紅紅綠綠的果實疊疊枝頭,令人垂涎,田裡的蕎麥正開粉紅的花,點綴於綠蔭蔭中,風光秀媚,一路觀玩(觀賞玩味)不盡,人家約有二三十家,大都是耕牧兼營之番民,田疇即在村莊周圍,牧場另設於深山荒野中。

該村紅布(番民呼村長曰紅布)聽說我們來了,便邀入他家休息,將到港口,忽聞鈴聲叮噹,好像是喇嘛在念經,問他何故,答曰:「今年莊稼未被(bèi,遭受)冰雹之災,村民照例誦經念佛,答報蒼天。」這種情形完全是神權時代的遺迹。於是茶點完畢,又吃了些熟過度的杏,和一個尚未十分成熟的梨。

神權統治和蠹蟲喇嘛:88年前塔爾寺遊記 - 天天要聞

臨別時紅布又送我們每人一條「哈達」,據說,這雖然是沒用處的一段淡藍色的粗絲綢,但僅產自西天——印度,送人一條哈達,就等於送了一匹馬。大家聽了頗覺有趣,只好留下做紀念。是日行百里,夜宿和爾加,我一路回憶羅漢堂的風景,遂成歪詩一首,聊以自遣。

溪流凈淙,縈迴村後,

果樹蔥蘢,禾黍盈疇。

蕎麥花兒點綴其間,煞像綠蔭叢中,

鋪了幾塊鮮紅的毛毯,

渡過河兒,上了坡兒,

繞過一道矮矮的紅牆,

垂柳和白楊,搖曳在隴頭深港,

牛兒倦卧在大門旁,

鶯兒歌唱在柳梢上,

標杆高矗,經幢在望。

忽然里一陣鈴聲,

叮噹,叮噹!

李自發《新青海》1935 年


本文由「瀚海淘沙」獨家整理

點贊、評論、關注是您的讚美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聞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在佛陀看來,這塵世間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於那些悟性不夠的人,哪怕你傾囊相授,也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作用。對此,不少人都疑惑,人與人之間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極大嗎?很遺憾地說,人與人之間的悟性、認知差距,比人與哈士奇之間的物種差距還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然而,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卻讓人對這一天降雨產生了恐懼。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處呢?四月初八浴佛節的由來四月初八浴佛節,又稱佛誕日,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 天天要聞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緣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歡迎收看《妙志禪悟》,我是妙志。本期視頻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這個"寶"要趕快找到?接下來請花幾分鐘時間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寶",就是指每個人覺醒之後的心靈的力量。但這心靈的力量裏面又是無我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 天天要聞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何為明性?明性既明心見性,在佛教當中的意思是真心顯露出來而測地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可以理解為,明性即為本我!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種,如果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知道,又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也許只有認識本我,才能夠又勇氣面對一切苦難。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 天天要聞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頭兒,四月四到了,俺們東北的人都知道這一天,有個特殊的名字,叫「菩薩生日」。你信不信,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大吉日呢!咱們來看看,這個菩薩生日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評論區留下一句:「一順百順,菩薩保佑」,為自己、為孩子、為全家接福納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 天天要聞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發佈,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信仰」一詞最早便是源於佛教經典之中,佛典中所闡述的"信仰"乃是對於天地萬物以及祖先的尊敬與景仰,這兩者的有機融合便構成了我們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義。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 天天要聞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很多人都把靜安寺稱為「中國最貴的寺廟」,因為它地處在上海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邊更是車水馬龍,鄰邊也多是商場和寫字高樓。來寺廟的信眾更是數不勝數。它為什麼會在這?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強調要造得金碧輝煌?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 天天要聞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關於「天才」的傳聞,從古至今從未有過停歇,似乎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天賦異稟的能人,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對普通人而言,德、智、體、美、勞,一生能精通於幾樣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難於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這些都是彈指間就熟練掌握的技巧。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 天天要聞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識,提升認知。正確的認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才能堅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紹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識,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個中派的情況等等。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