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寒楓
舍利,梵文Sarira音譯之略,又譯作室利羅、設利羅、也稱舍利子,意譯「身骨」,特指屍體經火化後留下的結晶體珠狀物。又有白色骨舍利、黑色發舍利、赤色肉舍利之分。最初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舍利被佛教徒奉為聖寶,把它當成釋迦牟尼的真身加以供養禮敬。後來德行高尚的和尚死後火化剩下的舍利,也受到崇敬。因為這種舍利是「戒定慧所熏修,甚難可得,最上福田」(見《金光明經》)。
公元前543年,釋迦牟尼在印度拘屍那城寂滅,放在沙羅雙林中焚化,據說得舍利八斛四斗,被摩揭陀國王阿閣世等8個國家的國王分取回去建塔供養。公元前270年,孔雀王朝阿育王統一全印度,治領八萬四千國,奉佛教為國教,特將阿閣世王埋在王舍城的釋迦牟尼舍利取出,又盡收其他各地的舍利,製造八萬四千寶塔,把舍利分藏其中,送往天下四方,詔命虔敬供養。
東漢明帝永平十年(67),印度佛教正式傳來我國。《梁高僧傳》記:三國吳孫權赤烏四年(241),西域僧人康僧會來建康傳教,以精誠感應幻化出佛舍利,孫權為之建建初寺並造塔,佛法開始在江南傳布。又《廣弘明集》等載:西晉武帝太康二年(281),西河離石縣人劉薩訶在浙江寧波鄞縣山中發現一座古塔,內藏佛舍利,認定即是當年阿育王所造寶塔之一,山因此稱為阿育王山,到南朝宋元嘉二年(425),建造阿育王寺。但後來的史家考證,阿育王時代的印度疆域還達不到我國,塔從何來?實系附會之說。南朝宋元徽三年(475),建康定林上寺法獻和尚西行求法,因蔥嶺棧道不通,在於田(今新疆和田)得北天竺烏萇國僧人贈送佛牙一枚並佛舍利和梵經,回來後在建康建閣供養。這是我國供奉佛舍利比較可靠的最早記載。
隋朝統一中國,大興佛法。隋文帝楊堅未稱帝時得天竺僧人進奉佛舍利一包。即位後,在四年中三次下詔天下83州共建110座仁壽塔,用以安奉佛舍利。當時高麗、百濟、新羅三國來使,都向隋文帝請賜佛舍利一枚,迎回本國起塔供養。現在北京房山縣雲居寺和南京棲霞寺還保存着隋時的佛舍利。
唐代是佛教在中國走向漢化的大發展時期。咸亨四年(673),唐高宗在山西長子縣法興寺建舍利塔。元和十四年(819),唐憲宗把陝西鳳翔縣法門寺佛骨迎到宮中供養,引發了韓愈上《諫迎佛骨表》而被貶謫潮州的事件。
宋代建立政權以後,一反前代後周打擊佛教的政策,積極保護佛教以加強國內統治,北宋初就在江西贛州建舍利塔,又名慈雲塔。咸平四年(1001),僧會能去天竺求法,帶回佛舍利,在河北定縣建料敵塔供養,耗時50年才建成,1978年4月在蘇州瑞光寺塔心中,發現北宋祥符六年(1013)秘藏的真珠舍利寶幢。皇祐初(1049),河南開封祐國寺建塔供養阿育王寺佛舍利,塔通高2餘丈,用褐色琉璃建成,有鐵塔之稱。同年太后曹氏命宦官取宮中所有佛骨舍利,奉藏在開封通許縣洪福寺塔中。嘉祐六年(1061),又有湖北當陽縣玉泉寺興建如來舍利寶塔。
北宋時,中國北部的遼國崛起,到聖宗、興宗、道宗三朝(983一1101)佛教大盛。興宗重熙十八年(1049),在內蒙古慶州建釋迦如來舍利塔,又稱白塔。道宗咸雍七年(1071),在燕京(今北京)西山八大靈光寺千佛塔中供養佛舍利。還在燕京仙露寺為供養佛舍利組織舍利邑的佛教社團,社員都是當地百姓,負責按時進禮,贊施功德。後來的金國也推崇佛教,興建了許多佛塔,其中可考的有金大定十五年(1175)重建的河南洛陽白馬寺舍利塔。
10至11世紀之間,從印度各地來中國游化的梵僧有80多人,大多隨帶梵經和佛舍利。在此期間,去印度求法的中國僧人先後回來的有140餘人,特別要提及的是,其中有泉州僧人智宣,他們也帶回許多梵經和佛舍利。這一時期,獅子國(今斯里蘭卡)多次派遣僧人來中國,贈送梵經、畫像、佛舍利和菩提樹。
創始於印度的佛教,在東漢時傳來我國以後,逐漸形成中國式的佛教,這個過程是曲折漫長的。尤其是在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五代後周世宗時,先後發動過四次大規模的滅佛運動,史稱「三武一宗法難」。再加上歷代頻繁的戰亂,歲月風雨的沖刷,許多寺塔毀圯,僧尼汰減,各處所藏的佛骨舍利或散失、或湮沒。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有的佛骨舍利被重新發現。如明末農民起義軍攻打河南開封通許縣,洪福寺塔損壞,北宋皇祐元年所藏的7瓶佛舍利被人分取,其中一瓶78顆佛舍利幾經易手,奉藏在福州鼓山湧泉寺,又分7顆給泉州開元寺。1900年,八國聯軍炮轟北京西山靈光寺招仙塔,塔毀佛牙現,竟是1253年前法獻和尚從於田帶回的佛牙。80年代在清理扶風縣法門寺佛塔的地基時,發現一枚佛指舍利。從這幾個例子可以看出佛骨舍利變移的情況。
10世紀以後,印度本土佛教逐漸衰微,到12世紀之間瀕臨滅絕。此後中印佛教往來遂告中斷,先前藏在我國的佛骨舍利就更顯得彌足珍貴,以至被作為中外佛教交流的至上禮物。如18世紀時清廷贈給緬甸許多珍寶,內有佛牙舍利一枚。緬甸聯邦政府佛教協會於1956年10月、斯里蘭卡佛教界代表團於1961年5月,先後來我國迎請佛牙舍利回國巡禮,供國人瞻拜,促進了邦交,增強了友誼。
至今我國還有多少地方藏存佛骨舍利,沒有準確的調查統計。但佛教界把北京房山縣雲居寺佛舍利、北京西山八大處靈光寺佛牙舍利和陝西扶風縣佛指舍利奉為「海內三寶」。今年5月21日至29日,香港佛教界迎請北京靈光寺佛牙舍利,在香港體育館舉行瞻禮大會,共有20多萬人入場瞻拜結緣,祈願佛牙舍利吉光普照,祝禱一國兩制無礙,祖國安定繁榮,香港風調雨順!
(《泉州晚報》海外版1999年11月16、20日)
本文選自泉州歷史文化中心叢書《王寒楓文史類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