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下五千年,積累起厚重博發的文化神韻,蘊藏着前無古人的精神內涵,為後人認識世界、改造自然指明了方向、點亮了燈塔。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探討一下俗語「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的深刻內涵。
要想搞清楚「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的含義,必須首先弄明白什麼是「浮屠」?
所謂的「浮屠」是一印度引來語,也叫梵語「窣堵坡」,又稱浮圖。後改寫為「浮屠」,它是佛教中建築的一種形式,即所說的寶塔。這種寶塔建築最初用以供奉舍利子、佛骨等,後來用以供奉佛像,收藏經書。
在供奉舍利子或佛骨的寶塔建築中,均為單數,一般有一層、三層、五層、七層、九層等。越是修鍊有名的佛祖,寶塔層數越多。
比如釋迦牟尼佛去世後,各國供奉其舍利子的浮屠才有七層。所以,人們認為世上再也沒人能超過他了,便把七層浮屠作為佛教界最高的浮屠,也就是「寶塔」最高就是七層。
說到這裡,大家對俗語「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就比較好理解了。那就是如果救下一條人的性命,就勝過建造一座七級寶塔,功德無量,用以勸人行善。
在佛教大正藏經集部《佛說罵意經》中佛云:「作百佛寺。不如活一人。活十方天下人。不如守意一日。人得好意,其福難量。」
《西遊記》第八十回有:「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快去救他下來,強似取經拜佛。」
以上都是勸說人們,當看到有人有生命危險時,要勇於施救。做了如此好事,肯定就會有福報。
就是在當今社會中,也是提倡見義勇為、相互關愛等社會風尚,這對於和諧社會,增強社會文明,崇尚社會公德,都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