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勝利:對敦煌資料要實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評價和看待
文化長征創創立者張勝利近照
對於佛家哲學的研究,既要研究佛教元典、源流間的關係,同時還要對有文字記載的僧傳、史傳、燈錄和經錄等進行研究。佛教史就是佛教產生、發展和流傳的歷史,以及佛教產生前的古印度社會狀況、宗教文化、文化等的研究,
文化長征創立者張勝利書法作品
另外,還需要對佛教在世界各地流傳和影響的研究,在佛教史籍中,僧傳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內容,佛教的僧傳在我國是比較完備的。佛教剛一傳播,就曾有個別名家和翻譯的傳記出現。以後逐漸發展到了分類的傳書,以便與其他傳記相區別。並起名為僧傳。僧傳是記載古來對於中國佛教有貢獻的僧人的傳記的總稱。在佛教的歷史上,僧傳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因為僧傳主要記載僧人的活動,而這些活動又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的,因而它必然會和一切有關佛教的大事,也就是佛教的生衰、經典的翻譯、著書、宗派的建立、學說的確立傳播以及典章制度、寺院建築、佛教相互交流等等,這些都會在傳記里反映出來,成為研究佛教歷史和佛家思想所不可缺少的資料。
文化長征創立者張勝利書法作品
其中著名的有南朝梁僧慧皎撰佛教史書《高僧傳》又稱《梁高僧傳》。所載僧人,從東漢永平十年(67)至南朝梁天監十八年(519),分法師、律師、禪師、神力、芳節、導師、經師7科。其中又分為外國法師四卷,包括一般法師和神通、弘教二類。此後,唐明各代又有了《續高僧傳》。
文化長征創立者張勝利書法作品
宋代佛教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宋代帝室對佛教多採取保護政策。宋太祖建立宋朝以後,就廢止了周世宗的毀佛令,對出家的考試製度也作了修訂。佛教從唐朝以前的貴族式的經院佛學開始深入社會生活,自上而下地走向民間,出現了佛教的世俗化、平民化的趨勢,並且在家修行的居士信眾也開始出現。
隨着宋明理學的興起,宋代佛教思想甚至出現儒化的情況,佛教的教義、修行方式也更趨於簡易和平民化,其中禪宗和凈土宗是最具代表性的兩個宗派。宋代佛教早期大體上可分為兩大主要派別,即律宗和禪宗。所謂『東西分祖,南北異宗,以攝戒名律,以見理名禪』。
禪宗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開始宣傳自己的傳承。禪宗自敘達摩以上的傳承,從神會在《南宗定是非論》里依據《達摩多羅禪經》,說達摩是迦葉傳來的第八代以後,便將禪宗向來公認求那跋陀羅為初祖而達摩為二世之說(詳見玄賾門下凈覺所撰《楞伽師資記》)根本推翻了。《寶林傳》也講到了世系的問題。《傳法正宗記》,就把禪宗傳從一直推到了印度祖世家,而且是按照禪宗自己的傳承來寫的,在天台宗看來,不但中國的世系與他們有出入,就是印度的傳承也不一致,天台宗於是又出現了出了一系列關於自己傳承的著作出現。為自己正名。
在禪宗中,還有一個與他們獨創的體裁,就是登錄燈、燈或者傳燈,意思就是以法傳人,如燈火相傳,輾轉不滅,禪宗主張「以心傳心」,謂之心印。燈錄之作,萌芽於南北朝時代,而正式之燈錄出現於禪宗成立以後,經歷代輾轉相續,至宋代達於極盛,此後,元明清各代繼承傳統,燈錄之作,續而不盡。此外還有經錄,就是佛教經典的目錄。中國佛教也就是翻譯經典為主的,所以歷代的翻譯情況都有記錄記載。經錄不同於一般的目錄,對譯者的生平,翻譯時的情況也都有記錄,並依時間順序、位置分類編定,經錄一類的資料也可以當做翻譯史來讀,它是很重要的,出了經錄之外,還有筆記,遊記之類的資料,也需要注意研究。其中最重要的要數東晉法顯的《歷游天竺記》,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記》,唐義凈的《南海寄歸傳》等,裏面就有許多關於佛學的源流和史實,有許多是珍貴的材料,另外,還有一些小說、詩文,他們的當中也保存了部分佛教的教理,教義,思想等各方面的內容,此外還有考古資料、遺物。佛教勝地也有相當多的佛教思想在裏面顯現,甚至還有許多思想還是相當寶貴的,比如說敦煌石窟,現在已經形成了敦煌學。關於敦煌學我們既不能把他看的高於一切,認為不懂敦煌學,就不能進行佛學研究,這是不對的,我們可以把這些資料當做某些補充可以,但不可以給予過高的估價。比如研究禪宗,就不能把整個敦煌資料作為禪宗的全部,有些資料原本在歷史上就沒有什麼影響或者發生過影響的,但被歷史早就淘汰了。現在發現意義也不是很大,只能作為補充的資料,我們對敦煌的資料需要實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評價。文化長征創立者張勝利中國哲學思想縱橫(第340回)收錄於張勝利哲學思想系列專著《大道汜兮》。
康清濁錄音整理 薛金銀錄製
張勝利著作:《吉祥如意經》、《大華般若波羅妙法經》、《大圓滿經》《明月照千江》、《德道經》、《大道汜兮》、《大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