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政松鳴岩—督崗寺

2022年09月17日12:39:04 佛學 1945

和政松鳴岩—督崗寺 - 天天要聞

督崗寺—肋巴佛

作者:曹元福

  甘肅臨夏和政松鳴岩地處美麗的太子山麓。這裡山巒疊嶂,綠郁蔥蔥的松樹,在崖岩上高聳入雲,每當紅日東升,那高聳的山岩美似出水芙蓉∶冬季山巒里的皚皚積雪,真象怒放的白色杜鵑∶盛夏時節,常常雲霧繚繞,遊人如同騰雲駕霧,那巍峨蜿蜒的太子山,又象騰空起舞的蛟龍,長滿蒼松翠柏如綠色翡翠般的松鳴岩,像一條幽靜的長廊隱入山澗,從太子山流下的雪水和山澗泉水彙集在一起,形成潺潺小河,在峽谷深處流淌,陣陣水濤和鳥鳴聲,像優美的樂曲,在山谷中回蕩。兩岸青山對峙,綠樹滴翠。抬頭奇峰遮天,腳下清流潺潺,怪石卧波。其美妙完全在若有若無之中。如果說它有,它隨着浮動着的輕紗一般的雲影,若隱若現化作蒸騰的霧氣;如果說它無,它在雲霧開合之間露出容顏,倍覺親切。每年農曆四月二十八,來自周邊各地的群眾,雲集在松鳴岩,舉行盛大的花兒會,慶賀四月二十八龍華會,屆時這裡就是歌的海洋,此起披伏的花兒在峽谷之中飄蕩,歡聲笑語一浪高過一浪。這就是聞名遐邇的松鳴岩,而殊不知在美麗如畫的松鳴岩景區,這裡還有一座鮮人為知,隱入山澗的寺院—督崗寺。

和政松鳴岩—督崗寺 - 天天要聞

  督崗寺位於松鳴岩松鳴岩景區東臨朵子山藥水峽,南處圍子山下,山岩突起林立,古松參天紮根于山崖之上,山下清水流澈,芳草如菌,原生態環境優雅清靜,寺宇殿閣巍峨壯觀。督崗寺始建明朝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至正統二年(公元1437年)間,隸屬宗喀巴大師所創格魯派黃教)夏河拉卜楞寺的分院。更重要的是督崗寺還是十八世懷來倉肋巴佛·金巴嘉木棤貢卻單增活佛的坐床寺院。相傳1923年農曆四月二十八,第十八世懷來倉肋巴佛·金巴嘉木棤貢卻單增活佛,被藏傳佛教宗教儀規確認後,就是在這裡舉行了坐床儀式,當年肋巴佛才八歲,他從小啞巴,是他母親由於兩個姐姐,被惡霸擄走逼死父親後,攜他們兄弟三人到導河(今臨夏州)告狀,就在公堂上要求他們下跪時,八歲的尕三哥(肋巴佛乳名)公然喊出了:「我是活佛,我要為我阿爸申冤,要為勞苦大眾報仇」,不僅如此還要求審案鎮台給他下跪,語出驚人,一下子轟動全城,也引起尋找十七世肋巴佛轉世靈童的一行眾僧注意,經按藏傳佛教儀規確認,當年的尕三哥被認定為卓尼康多寺,和政松鳴岩督崗寺第十八世肋巴活佛。

和政松鳴岩—督崗寺 - 天天要聞

​  從此懷來倉肋巴佛遊走於卓尼康多寺,松鳴岩督崗寺之間。他年少好學,聰慧過人,熟通經卷,辮才超群。在他十五歲時獲得藏傳佛教「格西」學位,他熱愛百姓,樂善好施,在學經期間,多次走出寺院,為附近數縣百姓祈福求雨,消災彌難,深受百姓愛戴。

  1942年天氣大旱,甘肅各地出現饑民,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一些地方竟然饑民橫屍遍野,餓死病死不計其數,而在這種情況下,國民黨不顧老百姓苦難,橫徵暴斂,用各種方式加收賦稅,逼迫各地農民紛紛揭竿起義,據史料記載,僅甘肅南部農民起義,高達十萬之多。生活在藏區的肋巴佛,親眼目睹了老百姓苦難,他深知用佛教教義,無法將勞苦大眾救出水火之中,依然組織甘南各民族大眾,高舉起義旗幟,臨潭城殺縣長,開倉放糧;埋人溝追敵軍,旗開得勝;草川崖大會師,劍指武都;灘歌鎮殺突圍,血濺沙場。最後終因寡不敵眾,裝備落後,力量懸殊,兵敗康樂縣朱家山。肋巴佛組織的甘南農民起義雖然失敗了,但表達了以肋巴佛為代表的甘南各族人民,反抗暴政,反抗貪腐,嚮往民主,嚮往光明的心聲。用國民黨政府在專報中稱:「西北回,漢,番自古仇大冤深,此次一反往常,攜手合作,實亘古之罕見,其有才有謀者甚多,故征剿之不易耳。」

和政松鳴岩—督崗寺 - 天天要聞

和政松鳴岩—督崗寺 - 天天要聞

​  起義失敗以後,肋巴佛為躲避國民黨追殺,幾經反輾,在和政松鳴岩督崗寺周圍,隱蔽藏身,得到了很多當地老百姓的幫助,使國民黨多次追埔遭到失敗,讓人們心中的英雄得以脫身。肋巴佛在松鳴岩附近藏身期間,也不斷反思自己,讓他逐漸認識到,只有跟着共產黨,才能推翻舊政權,才能救勞苦大眾。肋巴佛幾經打聽,終於在1946年底找到了中國共產黨,並且在1947年元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我國活佛中唯一的一個共產黨員。肋巴佛放棄活佛身份,毅然決然地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他通過起義失敗認識到共產黨才是人民的大救星,他放棄佛教信仰,投身於革命事業,是他勇敢的選擇,是他決心服務勞苦大眾堅定信念的表現。

  如今肋巴佛革命烈士,已經離開我們七十五年了,生活在和政的各族人民依然懷念他,特別是松鳴岩附近的老百姓,每當說起肋巴佛,他們總是津津樂道,特別是那些曾經掩護過肋巴佛的後代,說起他們先人幫助肋巴佛躲避國民黨追埔的事迹,臉上總是洋溢着自豪。

  和政松鳴岩督崗寺,因為有過肋巴佛在此生活而揚名,督崗寺因為肋巴佛而香火不斷,來這裡的香客和百姓,不僅是祭拜神靈,更多的是拜謁烈士肋巴佛,人民永遠不會忘記,為人民犧牲一切的革命者。那些曾經為人民流血犧牲的烈士,就像松鳴岩督崗寺周圍的松樹長青不老,永遠屹立在人民心中。

和政松鳴岩—督崗寺 - 天天要聞

和政松鳴岩—督崗寺 - 天天要聞

  根據肋巴佛的故事,由和政百幕傳媒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在和政縣委宣傳部以及有關部門的幫助下,已經計劃將肋巴佛故事,拍成電影故事片《肋巴佛》,讓肋巴佛這位老百姓心目中英雄事迹,廣泛流傳,用肋巴佛的故事教育人民和後代,一定要記住革命烈士們的流血犧牲,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該影片重點講述肋巴佛組織甘南農民起義,以及肋巴佛在和政松鳴岩附近和國民黨反動派,英勇鬥爭的故事,預計2023年初該影片完成製作,並且在全國各大院線上映。

和政松鳴岩—督崗寺 - 天天要聞

和政松鳴岩—督崗寺 - 天天要聞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聞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在佛陀看來,這塵世間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於那些悟性不夠的人,哪怕你傾囊相授,也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作用。對此,不少人都疑惑,人與人之間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極大嗎?很遺憾地說,人與人之間的悟性、認知差距,比人與哈士奇之間的物種差距還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然而,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卻讓人對這一天降雨產生了恐懼。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處呢?四月初八浴佛節的由來四月初八浴佛節,又稱佛誕日,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 天天要聞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緣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歡迎收看《妙志禪悟》,我是妙志。本期視頻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這個"寶"要趕快找到?接下來請花幾分鐘時間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寶",就是指每個人覺醒之後的心靈的力量。但這心靈的力量裏面又是無我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 天天要聞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何為明性?明性既明心見性,在佛教當中的意思是真心顯露出來而測地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可以理解為,明性即為本我!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種,如果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知道,又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也許只有認識本我,才能夠又勇氣面對一切苦難。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 天天要聞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頭兒,四月四到了,俺們東北的人都知道這一天,有個特殊的名字,叫「菩薩生日」。你信不信,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大吉日呢!咱們來看看,這個菩薩生日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評論區留下一句:「一順百順,菩薩保佑」,為自己、為孩子、為全家接福納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 天天要聞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發佈,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信仰」一詞最早便是源於佛教經典之中,佛典中所闡述的"信仰"乃是對於天地萬物以及祖先的尊敬與景仰,這兩者的有機融合便構成了我們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義。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 天天要聞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很多人都把靜安寺稱為「中國最貴的寺廟」,因為它地處在上海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邊更是車水馬龍,鄰邊也多是商場和寫字高樓。來寺廟的信眾更是數不勝數。它為什麼會在這?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強調要造得金碧輝煌?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 天天要聞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關於「天才」的傳聞,從古至今從未有過停歇,似乎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天賦異稟的能人,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對普通人而言,德、智、體、美、勞,一生能精通於幾樣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難於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這些都是彈指間就熟練掌握的技巧。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 天天要聞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識,提升認知。正確的認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才能堅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紹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識,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個中派的情況等等。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