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禪宗

2022年07月13日19:50:02 佛學 1175

  禪宗屬於佛教,但佛教不屬於禪宗。禪宗其實是中國化的佛教,是中國最接近道家的一種搞法,氣質也和其他佛教宗派迴異。禪宗講究頓悟,講究直指本心,它明確了幾點開悟要點,一、開悟不是悟出一個什麼道理,二、開悟不是搞什麼無欲,不是斷百思想,三、開悟這個事情說起來簡單、又難到要命。

中國佛教禪宗 - 天天要聞

  中國禪宗初祖達摩祖師曾在少林寺修行,並傳給了二祖慧可大師,所以,少林寺不但是禪宗的寺廟,而且是禪宗的起源地,禪宗代代單傳,直到傳至六祖慧能之後,禪宗又分為了五個宗派,即臨濟宗、曹洞宗、溈仰宗、雲門宗、法眼宗。早期禪宗所持經典主要是楞伽經與金剛經,金剛經的主旨就是破除一切相,所以禪宗一直不主張偶像崇拜,禪宗認為人人皆有佛性,見性即可成佛,在《壇經》中,六祖惠能講「佛與凡夫的差別,在於覺與不覺」即:「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也就是說,一切眾生的佛性跟佛毫無差別,唯一不同的是覺或不覺,覺悟了眾生就是佛,沒有覺悟,佛也只能是眾生。

中國佛教禪宗 - 天天要聞

  所以在禪宗之中,沒有崇拜二字,也不搞跪拜祈求神佛各種事由,更沒有死後入凈土天堂那一套,其實,歷史上信奉禪宗的都是知識分子,因為他們都是在中國儒、道之說中熏陶出來的,而儒道之學是否定神、否定宗教的。神對於儒、道兩家而言,只不過是一種器物,一種發現大道的借力,因此禪宗的觀點就與這些知識分子受到了熏陶衝突比較小。儒、道者既已經拜了天地君親師,便不可再拜佛為宗,禪宗不拘泥於形式,適應了他們的心理需要,嚴格來說離開了中國傳統的文化,禪宗是無法生存的。

來源:今日頭條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聞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在佛陀看來,這塵世間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於那些悟性不夠的人,哪怕你傾囊相授,也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作用。對此,不少人都疑惑,人與人之間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極大嗎?很遺憾地說,人與人之間的悟性、認知差距,比人與哈士奇之間的物種差距還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然而,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卻讓人對這一天降雨產生了恐懼。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處呢?四月初八浴佛節的由來四月初八浴佛節,又稱佛誕日,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 天天要聞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緣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歡迎收看《妙志禪悟》,我是妙志。本期視頻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這個"寶"要趕快找到?接下來請花幾分鐘時間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寶",就是指每個人覺醒之後的心靈的力量。但這心靈的力量裏面又是無我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 天天要聞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何為明性?明性既明心見性,在佛教當中的意思是真心顯露出來而測地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可以理解為,明性即為本我!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種,如果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知道,又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也許只有認識本我,才能夠又勇氣面對一切苦難。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 天天要聞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頭兒,四月四到了,俺們東北的人都知道這一天,有個特殊的名字,叫「菩薩生日」。你信不信,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大吉日呢!咱們來看看,這個菩薩生日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評論區留下一句:「一順百順,菩薩保佑」,為自己、為孩子、為全家接福納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 天天要聞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發佈,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信仰」一詞最早便是源於佛教經典之中,佛典中所闡述的"信仰"乃是對於天地萬物以及祖先的尊敬與景仰,這兩者的有機融合便構成了我們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義。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 天天要聞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很多人都把靜安寺稱為「中國最貴的寺廟」,因為它地處在上海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邊更是車水馬龍,鄰邊也多是商場和寫字高樓。來寺廟的信眾更是數不勝數。它為什麼會在這?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強調要造得金碧輝煌?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 天天要聞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關於「天才」的傳聞,從古至今從未有過停歇,似乎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天賦異稟的能人,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對普通人而言,德、智、體、美、勞,一生能精通於幾樣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難於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這些都是彈指間就熟練掌握的技巧。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 天天要聞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識,提升認知。正確的認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才能堅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紹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識,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個中派的情況等等。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