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放下了嗎:執於一念,則困於一念

2022年07月06日17:54:29 佛學 1221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有些時候看下佛系書籍其實也挺好,當年老媽有一好友是信佛之人,常出入寺廟,帶回了幾本佛學的相關的書籍,都是大師級別撰寫的一些佛經故事。老媽不愛看書,把書放在我桌面,當時覺得封面不錯拿來隨手翻翻,發現佛學故事還真的別有一番滋味。

今天分享的書摘是來自團結出版社出版的《人生沒什麼不可放下:弘一法師的人生智慧》,譯者宋默。

你放下了嗎:執於一念,則困於一念 - 天天要聞

看書名,可能有小夥伴會說:恩?雞湯?這肯定是雞湯!說到「雞湯」這個問題,有些標題的書籍的確是內容如其名,實打實的是「雞湯」,讀起來就有那種麻痹神經系統的感覺,讀到沒多少你就會果斷放棄,反正這類書籍當年我也沒少買,不過標題這回事,也不能以篇概全,有些書還真的是被標題所誤。

《人生沒什麼不可放下》書里用的是弘一法師的《格言別錄》,結合相關的佛學故事以及現實發生的事例來講述人生真諦,語言樸實又接地氣,讀起來不單無枯燥感還帶點趣味性,哲學知識滿滿。

弘一法師原名李叔同,是我國著名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他從日本留學歸國後,擔任過教師、編輯之職,後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他還是我國現代漫畫事業先驅散文家豐子愷的老師。(註:如想詳細了解弘一法師的生平,可以去度度啊,書摘君主要給大家分享書中的經典語錄,在這就不多做個人介紹了。)

書 摘:

1、就好比我們手裡拿了太多的東西,如果不懂得放下,就會越來越重,而如果遇到更喜歡的東西,卻發現已經騰不出手來去接納們。

2、人有慾望是正常的,人生如果沒有一個追求的目標是索然無味的。對正常的慾望,每個人都可以用正常的途徑去追求,從而提升我們的生活質量。但不滿足是人的一種本性,我們是永遠不會覺得自己的慾望多的。

3、做事急於求成,恨不能一口吃成個胖子,如果短期內見不到事情的效果,就會半途而廢,不了了之,這就是浮躁的表現。

4、「知足」是人家給多少,你「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知止」是自己看着到某個程度了,伸手去擋住,說:我不要了。「知足」是由人,「知止」由自己。「知足」是不貪,「知止」是不隨。

5、吃着碗里的,看着鍋里的,但在這個追求的過程里,他們要忍受着得不到和失去的痛苦,更不要說每天為了那超出人本身需要很多的物質財富所受的苦和累。

6、懷着仇恨對仇人實施報復的人,也許對仇人的傷害還不足百分之一,可是他們自己卻在用自我懲罰的方式達到了傷害的99%。

7、「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流言最怕真相,在恰當的時候,我們擺出事實,敞開大門,流言自然無處遁形。

8、如果有一天,當你跟愛人發生爭執,你就讓他贏,他又能贏到什麼?所謂的輸,你又輸掉了什麼?這個贏和輸,只是文字上罷了,我們大部分的生命都浪費在語言的糾葛中。

9、慾望就像一條鎖鏈,一個牽着一個,永遠不能滿足,。慾望是人性中的一部分,無法泯滅,我們所能做到的,就是合理控制自己的慾望,修剪自己的野心,讓自己不做慾望的奴隸。

10、做人做事不顧及別人的感受,是不行的,但是如果太在意別人的態度,就會失去自我。人活一世,最重要的還是做自己,而不是做別人的應聲蟲。

11、 勇敢「自省」的精神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我們常人,別說自省,就是明知道自己錯了,還要嘴硬。

12、即便你是「萬事通」也不要講別人的八卦,因為很多話經人一傳都會變質。一個人講話若總是不離他人隱私,且所說的內容總能讓你時時驚訝。這樣的人,離他遠點,否則, 下一個被出賣的,就是你。

13、逞一時口舌之快只會給自己樹敵,人際交往的原則應該是永遠避免跟別人發生正面衝突。

14、患得患失,是最愚蠢的行為。患得患失的人,就像夏天抱着火爐,冬天抱着冰塊,看似擁有,其實,他永遠在害怕失去的痛苦中煎熬。

15、謙虛不是作秀,不是說在別人面前把自己表現得很低調就是謙虛。謙虛是一種心態,是發自內心地認為自己做得還不夠;發自內心地願意向別人求教、學習,使自己不斷地進步。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聞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在佛陀看來,這塵世間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於那些悟性不夠的人,哪怕你傾囊相授,也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作用。對此,不少人都疑惑,人與人之間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極大嗎?很遺憾地說,人與人之間的悟性、認知差距,比人與哈士奇之間的物種差距還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然而,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卻讓人對這一天降雨產生了恐懼。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處呢?四月初八浴佛節的由來四月初八浴佛節,又稱佛誕日,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 天天要聞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緣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歡迎收看《妙志禪悟》,我是妙志。本期視頻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這個"寶"要趕快找到?接下來請花幾分鐘時間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寶",就是指每個人覺醒之後的心靈的力量。但這心靈的力量裏面又是無我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 天天要聞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何為明性?明性既明心見性,在佛教當中的意思是真心顯露出來而測地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可以理解為,明性即為本我!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種,如果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知道,又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也許只有認識本我,才能夠又勇氣面對一切苦難。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 天天要聞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頭兒,四月四到了,俺們東北的人都知道這一天,有個特殊的名字,叫「菩薩生日」。你信不信,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大吉日呢!咱們來看看,這個菩薩生日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評論區留下一句:「一順百順,菩薩保佑」,為自己、為孩子、為全家接福納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 天天要聞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發佈,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信仰」一詞最早便是源於佛教經典之中,佛典中所闡述的"信仰"乃是對於天地萬物以及祖先的尊敬與景仰,這兩者的有機融合便構成了我們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義。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 天天要聞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很多人都把靜安寺稱為「中國最貴的寺廟」,因為它地處在上海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邊更是車水馬龍,鄰邊也多是商場和寫字高樓。來寺廟的信眾更是數不勝數。它為什麼會在這?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強調要造得金碧輝煌?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 天天要聞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關於「天才」的傳聞,從古至今從未有過停歇,似乎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天賦異稟的能人,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對普通人而言,德、智、體、美、勞,一生能精通於幾樣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難於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這些都是彈指間就熟練掌握的技巧。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 天天要聞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識,提升認知。正確的認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才能堅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紹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識,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個中派的情況等等。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