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最神聖仁慈的老楊女法師,你的聖潔永存我心

2022年06月28日16:40:17 佛學 1816

很小的時候,村子裏有一座廟,廟裡有兩棵高大的銀杏樹,據說那兩棵銀杏樹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

從長輩們的口中得知,這個廟裡最後的一個和尚是我們隔壁村的,建國以後就還俗了。娶妻生子,日子過得好不悠哉。然後,寺廟就空置了......

再然後,我們村裡的一個孤寡老太太就住進去了,那老太太早年喪夫,又無兒無女。在家裡一直都供奉着佛像觀音,現在有一座寺廟,她自然是很開心的。老太太姓楊,心地善良,我們本村的人都喊她老楊。

老楊把寺廟的院子里種上花花草草,還有一塊小菜園。沒事的時候她就打打坐拜拜佛像,其實老楊並不識字,但她拜佛的時候口裡會念念有詞。農忙的時候,大人們顧不上管孩子,就會把孩子送到寺廟裡來,拜託老楊給看管一下,說來也奇怪,我們一群調皮的孩子,在老楊跪拜佛像的時候,卻沒有一個人大聲說話。我們那一茬兒人,幾乎都是被老楊看管過的孩子。

老楊還有一個絕活兒,能治療紅眼病。那個時候沒太有人講究衛生,所以小孩子經常感染眼疾,眼睛紅紅的,這時候大人就帶着孩子來找老楊。老楊站在寺廟的院子里,用手翻看一下孩子的眼皮,然後口裡默念一會兒,再從大缸里舀一瓢清水漱漱口,扒開孩子的眼睛吹一吹,這樣一番操作下來,基本上第二天孩子的紅眼病就好了。如果嚴重一點的話,她就會拿出五綵線,施展一番本領,將五綵線纏到雞蛋上,把雞蛋放在鍋底燒熟了給孩子吃掉,這樣一來孩子的紅眼病第二天就會好了。

後來的某一天,我們突然發現,老楊不是很開心的樣子。大人們再忙,也不再把孩子送到寺廟裡去了,人們好像也不再像以前那樣熱熱鬧鬧的和老楊打招呼了。老楊也慢慢的又回到了自己的老宅子了。

長大一點才知道,村子裏一個智商不是很高的光棍趕喜人,在某個夜裡,進了老楊的寺廟裡!那個趕喜人在隨後的日子裏,隔段時間就要去一次,有時候甚至賴在那裡好幾天不走!最過分的是,有時候他還會把隔壁村一起趕喜的老光棍兒叫上……我不知道在那個法律意識淡薄的年代究竟還發生了多少慘不忍睹的事件……

我工作後的某一次回老家,看見老楊在路邊地里掰玉米,於是停下和老楊打招呼,老楊確實已經很老了,她反覆的打量着我,過了好半天才反應過來:哦,這不是老張家的兒子么,哦,現在都長這麼大了,高了,也比以前胖了,胖了,快回家看看你爸爸去吧,你爸爸是個好人啊,好人啊,好人就有好兒子啊……

去年回老家過年,聽說老楊去世了。跟發小剛子一起吃飯的時候說起這事兒。剛子哈哈的說到:嗨,那個跟很多趕喜的有過的老媽媽兒啊……

老楊,她在小時候的我們心裏,曾經是最神聖最仁慈的存在!

我突然遍體發寒,我知道,我和剛子33年的友情,也到此為止了……

我心中最神聖仁慈的老楊女法師,你的聖潔永存我心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聞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在佛陀看來,這塵世間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於那些悟性不夠的人,哪怕你傾囊相授,也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作用。對此,不少人都疑惑,人與人之間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極大嗎?很遺憾地說,人與人之間的悟性、認知差距,比人與哈士奇之間的物種差距還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然而,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卻讓人對這一天降雨產生了恐懼。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處呢?四月初八浴佛節的由來四月初八浴佛節,又稱佛誕日,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 天天要聞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緣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歡迎收看《妙志禪悟》,我是妙志。本期視頻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這個"寶"要趕快找到?接下來請花幾分鐘時間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寶",就是指每個人覺醒之後的心靈的力量。但這心靈的力量裏面又是無我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 天天要聞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何為明性?明性既明心見性,在佛教當中的意思是真心顯露出來而測地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可以理解為,明性即為本我!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種,如果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知道,又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也許只有認識本我,才能夠又勇氣面對一切苦難。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 天天要聞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頭兒,四月四到了,俺們東北的人都知道這一天,有個特殊的名字,叫「菩薩生日」。你信不信,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大吉日呢!咱們來看看,這個菩薩生日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評論區留下一句:「一順百順,菩薩保佑」,為自己、為孩子、為全家接福納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 天天要聞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發佈,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信仰」一詞最早便是源於佛教經典之中,佛典中所闡述的"信仰"乃是對於天地萬物以及祖先的尊敬與景仰,這兩者的有機融合便構成了我們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義。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 天天要聞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很多人都把靜安寺稱為「中國最貴的寺廟」,因為它地處在上海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邊更是車水馬龍,鄰邊也多是商場和寫字高樓。來寺廟的信眾更是數不勝數。它為什麼會在這?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強調要造得金碧輝煌?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 天天要聞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關於「天才」的傳聞,從古至今從未有過停歇,似乎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天賦異稟的能人,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對普通人而言,德、智、體、美、勞,一生能精通於幾樣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難於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這些都是彈指間就熟練掌握的技巧。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 天天要聞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識,提升認知。正確的認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才能堅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紹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識,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個中派的情況等等。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