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世達賴悲涼人生:白天布達拉宮的王,晚上街頭風流的情郎

2022年06月27日23:40:14 佛學 1746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寥寥數字,道盡了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無盡愁思。

在14歲之前,倉央嘉措的人生是平凡的,卻也是自由的、充滿希望的。他是普通農奴的孩子,跟隨世代先祖信奉不禁止僧侶娶妻生子的紅教,有自己的戀人,有供自己遨遊的廣闊天地

六世達賴悲涼人生:白天布達拉宮的王,晚上街頭風流的情郎 - 天天要聞

然而,14歲後,他作為「五世達賴轉世」的身份被揭開,等待他的只有強加的戒律和權謀。他被要求信仰不近女色的黃教,被強行與戀人分開,在生活上屢遭禁錮。

他有達賴之名,卻無達賴之權,是政治上的傀儡,備受他人擺布。這樣身不由己的生活,讓他內心逐漸抑鬱。甚至,為了表達自己的反感,他故意反叛,晚上便化身風流的情郎,回到世間遊走。

但即便這樣,倉央嘉措的人生,還是往不可控的方向急速墜下。

六世達賴悲涼人生:白天布達拉宮的王,晚上街頭風流的情郎 - 天天要聞

倉央嘉措被確認為轉世靈童

康熙22年,也就是1683年,倉央嘉措出生在藏南門隅達旺納拉山下,是一對普通農奴的孩子。

他的父母是藏傳佛教寧瑪派紅教的信徒。受他們的影響,倉央嘉措也從不認為愛情與宗教存在任何衝突。

倉央嘉措出生不久前,藏傳佛教另一個宗派——格魯派黃教失去了他們重要的領袖,也就是當時剛剛圓寂的五世達賴。

六世達賴悲涼人生:白天布達拉宮的王,晚上街頭風流的情郎 - 天天要聞

只是,在當時西藏複雜的局勢下,為了擊敗和碩特部,重新獲得民族自治,黃教的「第巴」桑結嘉措下定決心要隱瞞五世達賴的死訊,為奪回黃教大權做更充分的準備。

桑結嘉措同時還是深受五世達賴信任的弟子,在黃教內部有比較大的地位和話語權。在他有意隱瞞五世達賴的死訊,並以「達賴佛在修行,時間不限,不見來人」為借口接過對佛教事務的處理權之後,不管是僧侶、民眾還是康熙皇帝都沒有懷疑過異常。

但秘密總會有暴露的一天,桑結嘉措對此也心有擔憂,因此,他一邊隱瞞僧侶、民眾以及康熙皇帝,一邊則迅速派使者到西藏南部門隅納拉山下尋找轉世靈童,以便事發之後能立刻迎六世達賴入宮。

六世達賴悲涼人生:白天布達拉宮的王,晚上街頭風流的情郎 - 天天要聞

桑結嘉措將尋找轉世靈童的地點定在西藏南部門隅納拉山下,這樣做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那裡偏僻、安定,更容易保守秘密,這是他們行事的前提。畢竟,若是被他人知曉使者是在尋找轉世靈童,那麼五世達賴圓寂的消息就遮掩不住了。

二是那裡的人大多信仰紅教,如果能在那裡誕生出一個黃教教主,那麼對於黃教勢力的擴大將會很有幫助。

在這種情況下,西藏南部門隅納拉山下剛剛出生不久的倉央嘉措就引起了使者的注意,並因在抓周物品中抓到了使者混進去的五世達賴的遺物,被確認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

六世達賴悲涼人生:白天布達拉宮的王,晚上街頭風流的情郎 - 天天要聞

倉央嘉措被接進布達拉宮

使者確定倉央嘉措是轉世靈童後,出於隱瞞五世達賴已圓寂這一消息的需要,並沒有把這件事情告知他的父母。

這樣一來,桑結嘉措繼續在布達拉宮中以五世達賴的名義處理事務,而倉央嘉措則錯過了黃教最初的啟蒙,反而繼續在父母的影響下,信奉起了教規更為自由、寬鬆的紅教。

六世達賴悲涼人生:白天布達拉宮的王,晚上街頭風流的情郎 - 天天要聞

黃教教規要求僧侶不近女色、不能結婚成家,紅教教規在這一方面卻不做限制。因此,出生在紅教家庭,倉央嘉措從小就被植入了娶妻生子的傳統理念,年幼時,他習慣了父母以及身邊長輩親密的互動,長大後,他的內心也湧現了對愛情的嚮往。

如果倉央嘉措能一直保有紅教教徒的身份,那麼,這樣的理念和習慣,絕對不會給他帶來任何苦痛,然而,等到東窗事發,他也被緊急接入布達拉宮後,這些就使他成為了黃教教徒里的一個異類。

那時,倉央嘉措年僅14歲,正處在少年最張揚的時光。

六世達賴悲涼人生:白天布達拉宮的王,晚上街頭風流的情郎 - 天天要聞

倉央嘉措的「叛逆」

倉央嘉措14歲那年,康熙皇帝在平定準噶爾的途中得知了五世達賴15年前已圓寂的內幕,致書嚴厲責問桑傑嘉措。而桑傑嘉措為做彌補,一邊上書承認錯誤,一邊則立刻派使者前來迎轉世靈童倉央嘉措入宮。

就這樣,倉央嘉措莫名其妙地被告知了「轉世靈童」的身份,又如同傀儡一樣被推着走了剃髮、受沙彌戒、參加坐床典禮的流程,成為了受到朝廷認可的六世達賴喇嘛。

六世達賴悲涼人生:白天布達拉宮的王,晚上街頭風流的情郎 - 天天要聞

到了布達拉宮後,黃教種種清規戒律和繁文縟節都對不羈的倉央嘉措提出了很大的挑戰,讓他感到難以適應。而年老的經師也亦步亦趨地跟在他身後,每天監督和懇求他學經修道。

倉央嘉措留戀着民間多彩的風俗,懷念着之前廣闊的天地,也心繫著相愛而不得見的戀人,但這些都是黃教教規所不能允許的,因此,他被壓制着,被禁錮着,一步步失去了他曾經擁有的物和人。更可怕的是,他在布達拉宮裡也得不到新的收穫。

儘管名義上,他是朝廷認可的六世達賴,但在現實里,處理事務的權力還是繼續保留在桑傑嘉措的手上。他成了一個被強行架起來的傀儡,冷眼看着各大勢力的搏鬥。

六世達賴悲涼人生:白天布達拉宮的王,晚上街頭風流的情郎 - 天天要聞

不甘、憤懣,以及對自由、愛情的嚮往,促使倉央嘉措在沉默中爆發。他一邊寫下許多纏綿的「情歌」,一邊則「流浪」於拉薩街頭,醉心於歌舞游宴,甚至夜宿於宮外女子之家。

就如他所寫的詩歌一樣,「住進布達拉宮,他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他就成了世間最美的情郎」。

倉央嘉措為自己劃定了放縱的空間,讓自己的身與心能夠短暫脫離黃教的束縛,但這些放縱後來也成為了有心之人攻訐的借口。

六世達賴悲涼人生:白天布達拉宮的王,晚上街頭風流的情郎 - 天天要聞

1705年,黃教「第巴」桑結嘉措惜敗於和碩特首領拉藏汗,無實權的六世達賴倉央嘉措也被拉藏汗以「沉溺酒色,不理教務,不是真正的達賴」為由,上書清廷請予貶廢。

最後,據傳,倉央嘉措就是在被押解進京途中,於青海湖濱就地圓寂的,享年不過23歲。

六世達賴悲涼人生:白天布達拉宮的王,晚上街頭風流的情郎 - 天天要聞

小結:

「轉世靈童」的頭銜和政治鬥爭的陰謀,讓倉央嘉措從一個自由的紅教信徒變成了備受黃教束縛下端莊的傀儡。這是他一生不幸的開端。

晚上化身風流的情郎,就是他對現實、對命運的反叛和對抗,只是,這些行為並不能扭轉他的命運走向,最後,他還是倒在了權謀之下。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聞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在佛陀看來,這塵世間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於那些悟性不夠的人,哪怕你傾囊相授,也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作用。對此,不少人都疑惑,人與人之間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極大嗎?很遺憾地說,人與人之間的悟性、認知差距,比人與哈士奇之間的物種差距還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然而,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卻讓人對這一天降雨產生了恐懼。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處呢?四月初八浴佛節的由來四月初八浴佛節,又稱佛誕日,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 天天要聞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緣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歡迎收看《妙志禪悟》,我是妙志。本期視頻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這個"寶"要趕快找到?接下來請花幾分鐘時間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寶",就是指每個人覺醒之後的心靈的力量。但這心靈的力量裏面又是無我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 天天要聞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何為明性?明性既明心見性,在佛教當中的意思是真心顯露出來而測地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可以理解為,明性即為本我!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種,如果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知道,又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也許只有認識本我,才能夠又勇氣面對一切苦難。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 天天要聞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頭兒,四月四到了,俺們東北的人都知道這一天,有個特殊的名字,叫「菩薩生日」。你信不信,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大吉日呢!咱們來看看,這個菩薩生日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評論區留下一句:「一順百順,菩薩保佑」,為自己、為孩子、為全家接福納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 天天要聞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發佈,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信仰」一詞最早便是源於佛教經典之中,佛典中所闡述的"信仰"乃是對於天地萬物以及祖先的尊敬與景仰,這兩者的有機融合便構成了我們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義。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 天天要聞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很多人都把靜安寺稱為「中國最貴的寺廟」,因為它地處在上海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邊更是車水馬龍,鄰邊也多是商場和寫字高樓。來寺廟的信眾更是數不勝數。它為什麼會在這?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強調要造得金碧輝煌?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 天天要聞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關於「天才」的傳聞,從古至今從未有過停歇,似乎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天賦異稟的能人,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對普通人而言,德、智、體、美、勞,一生能精通於幾樣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難於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這些都是彈指間就熟練掌握的技巧。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 天天要聞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識,提升認知。正確的認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才能堅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紹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識,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個中派的情況等等。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