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棵荔枝是六祖慧能親手種植的嗎?

2021年10月05日17:05:07 佛學 1483


這棵荔枝是六祖慧能親手種植的嗎? - 天天要聞

六祖手植荔枝樹

今六祖慧能故里國恩寺旁有一棵荔枝樹,傳說是六祖慧能晚年回國恩寺時親手所植。今國恩寺方丈釋如禪所著的《六祖與國恩寺》一書說:在寺的東北面有一棵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古荔。是六祖惠能帶領門徒回故居時親手種植的。雖歷經興衰,甚至遭人用火燒過,但至今仍茁壯成長,巍然挺拔,枝繁葉茂,高十數丈,盛夏結果,優於它荔。日本、韓國等佛教信徒來寺尋宗訪祖時,均視此樹為聖物,予以參拜,且稱此樹為「聖樹」,是「佛荔」。每逢荔果成熟季節,海內外特別是東南亞國家的信眾們常來此品嘗佛荔果。有些信徒把荔枝葉也當成了驅邪去病的靈藥,認為喝了荔葉泡的茶能使人身體健康且延年益壽。《龍山國恩寺志》「六祖手植荔枝樹」條也說:「昂首挺胸聳立在國恩寺左側。樹高一十八點五公尺,『樹老蟲不蠹』,數經枝幹死,但不久又萌發嫩芽新枝,每年果實累累,故被譽為『佛樹』」。

一、六祖慧能手植荔枝應是傳說

從現有文獻記載來看,有的說六祖慧能於唐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帶着弟子們離開韶州寶林寺回到故里新州國恩寺,至713年農曆八月三日圓寂,在國恩寺約一年時間。有的說六祖慧能唐先天二年(公元713年)農曆七月初回新州國恩寺至八月初三圓寂,約一個月時間。查文獻記載所知,在這一年或一個月的時間裏,六祖慧能囑咐弟子們加緊修建報恩塔,給弟子們講經說法,並在圓寂前向弟子們作交代等,未見其親手種植荔枝的記載。所以,六祖慧能親手種植荔枝一事當是傳說。

二、不能排除六祖慧能種植荔枝的可能

嶺南乃荔枝的故鄉之一,晉代廣州刺史嵇含的《南方草木狀》以為漢武帝在南越建扶荔宮,乃因荔枝而得名:「《三輔黃圖》曰:『漢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建扶荔宮。』扶荔者,以荔枝得名也」。而嶺南荔枝品種甚多,其中新興香荔乃名種之一,文賢多為讚譽。屈大均《廣東新語》曰:「又一種大如龍眼,亦無核,絕香,名曰香荔,出新興」。檀萃《楚庭稗珠錄》云:「新興荔小而肉豐,核極細如丁香,故曰『丁香荔』。亦有無核者」。吳應逵《嶺南荔支譜》謂:「香荔之,兩粵所無,唯新興有之。或無核,或有核而絕小。他處蒔之則變。……新興荔有絕小者,核亦小如丁香,可稱明璫之目。」張渠《粵東見聯錄》言:「又一種大如龍眼,肉厚核小,嚼之甚香,名曰香荔。獨出新興」。六祖慧能早年在家鄉生活了二十幾年,自然知道香荔的韻味,晚年「葉落歸根」回到故土,親植一株荔枝以表感恩、報恩之心乃自然和可能之事。

三、歷史上文人的詩文均稱為六祖慧能所植

儘管各版《壇經》及禪宗文獻未見提及,甚至地方志書也無專一記錄,然坊間文人筆記和詩文則有跡可稽。清初邑人潘毓珩纂《盧溪通志》,曾把「蒼荔披雲」列為國恩寺內外十景之一。吳應逵《嶺南荔支譜》引《學海堂集》詩注云:「新興香荔,六祖法堂一株最佳雲。是其手植,枯而復榮者數矣。今其孫枝尚存。每年必生數百枚。」邑人陳在謙,嘉慶九年舉人,有《六祖手植荔枝樹》詩云:龍山側生枝,乃傍盧公墓。吾師手所植,樹老蟲不蠹。一千二百歲,曠劫等閑度。云何太支離,亦抱維摩痼。獨有橫出枝,翩翩入雲霧。仲夏火實駢,時聞天香吐。珠胎剖晶瑩,中乃萬象具。瑪瑙盛玉碗,倒與法供布。一偈明心性,菩提本無樹。豈 口腹圖,翻為身後住。樹也本不住,師也本不去。吾且食荔枝,佛也本不喻。

這棵荔枝,如果真是六祖慧能手植,則迄今已一千三百多年,可能是嶺南最古老的荔枝樹。改革開放後,經人們的重點培護,每年都掛果累累,當果熟收穫時節,國恩寺都舉辦「佛荔節」,讓人們在品嘗香荔的同時,體驗和弘揚六祖文化。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聞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在佛陀看來,這塵世間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於那些悟性不夠的人,哪怕你傾囊相授,也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作用。對此,不少人都疑惑,人與人之間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極大嗎?很遺憾地說,人與人之間的悟性、認知差距,比人與哈士奇之間的物種差距還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然而,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卻讓人對這一天降雨產生了恐懼。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處呢?四月初八浴佛節的由來四月初八浴佛節,又稱佛誕日,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 天天要聞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緣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歡迎收看《妙志禪悟》,我是妙志。本期視頻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這個"寶"要趕快找到?接下來請花幾分鐘時間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寶",就是指每個人覺醒之後的心靈的力量。但這心靈的力量裏面又是無我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 天天要聞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何為明性?明性既明心見性,在佛教當中的意思是真心顯露出來而測地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可以理解為,明性即為本我!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種,如果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知道,又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也許只有認識本我,才能夠又勇氣面對一切苦難。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 天天要聞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頭兒,四月四到了,俺們東北的人都知道這一天,有個特殊的名字,叫「菩薩生日」。你信不信,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大吉日呢!咱們來看看,這個菩薩生日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評論區留下一句:「一順百順,菩薩保佑」,為自己、為孩子、為全家接福納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 天天要聞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發佈,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信仰」一詞最早便是源於佛教經典之中,佛典中所闡述的"信仰"乃是對於天地萬物以及祖先的尊敬與景仰,這兩者的有機融合便構成了我們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義。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 天天要聞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很多人都把靜安寺稱為「中國最貴的寺廟」,因為它地處在上海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邊更是車水馬龍,鄰邊也多是商場和寫字高樓。來寺廟的信眾更是數不勝數。它為什麼會在這?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強調要造得金碧輝煌?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 天天要聞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關於「天才」的傳聞,從古至今從未有過停歇,似乎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天賦異稟的能人,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對普通人而言,德、智、體、美、勞,一生能精通於幾樣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難於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這些都是彈指間就熟練掌握的技巧。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 天天要聞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識,提升認知。正確的認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才能堅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紹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識,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個中派的情況等等。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