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古寺之掛甲禪寺的傳說

2021年10月01日20:19:04 佛學 1350

天津古寺之掛甲禪寺的傳說 - 天天要聞

在如今的海河西岸,中環線的河西段新圍堤道旁有一處安靜所在,這裡就是天津最古老的寺院——掛甲寺的所在。

天津古寺之掛甲禪寺的傳說 - 天天要聞

掛甲寺在天津的歷史上可謂年代久遠,但具體修建年代已無考。掛甲寺,原名慶國寺,之所以改稱掛甲寺,還要上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相傳唐太宗李世民,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一說隴西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人,又說鉅鹿郡人。 唐朝第二位皇帝,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李世民少年從軍,曾往雁門關解救隋煬帝。唐朝建立後,領兵平定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劉黑闥等割據勢力,為唐朝的建立與統一立下赫赫戰功,拜天策上將,封秦王。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被冊立為皇太子。八月初九日,唐高祖李淵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年號貞觀。貞觀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李世民駕崩於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於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征東歸來,途徑大直沽時,見此慶國寺,便於寺中下馬解甲休息。當時陪在太宗身邊的,是大將尉遲恭。唐太宗征東凱旋,興緻正高,便向獻茶的僧人慈航要來紙筆,親書「掛甲寺」匾額一方,囑咐僧人將慶國寺改名為掛甲寺,以作紀念。但也有傳說,在慶國寺掛甲休息的主人公不是唐太宗,而是他身邊的大將尉遲恭率軍在此休整,尉遲恭與許多官兵將身上的甲胄脫下來放在寺院周圍晾曬。此後,周邊村民便將該寺稱為掛甲寺,而寺中僧人也樂得順其自然將寺名更改為掛甲寺了。

天津古寺之掛甲禪寺的傳說 - 天天要聞

《天津縣誌》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重建掛甲寺碑記》載:「大直沽迤南三里許,有古剎曰慶國寺,後名掛甲寺。其由來遠矣,圖經無考,得與父老傳聞云:當年大唐征遼奏捷,駐軍此寺,因更名焉。世遠傾頹,遺址尚在」。

天津古寺之掛甲禪寺的傳說 - 天天要聞

由此可見,掛甲寺最初的寺址,是在「大直沽迤南三里許」,當時名為大孫庄,大直沽也還只是一個寨子。據考證掛甲寺建立與佛教在隋朝發展的特徵相吻合,再結合史志中唐代即有慶國寺的記載推斷,掛甲寺的建設年代極可能在隋末唐初。

天津古寺之掛甲禪寺的傳說 - 天天要聞

另外,從《重建掛甲寺碑記》得知,掛甲寺在明萬曆年間,已成遺址。而掛甲寺的重建則與明朝的抗倭有關。明朝早期,日倭對福建沿海騷擾不斷,但從來也沒有到過中國的腹地。但隨着日本豐臣秀吉入侵朝鮮,天津便成了抗倭的熱點地區。 明萬曆十年,日本關白豐臣秀吉為了緩解國內矛盾,佔領朝鮮覬覦中國,將目光投向了明朝的首都北京。明萬曆二十八年,游擊將軍張良相受命抗倭,來到掛甲寺的遺址,聽說了前唐舊事,感嘆日後得勝也將效法前人在掛甲寺掛甲慶祝。於是命部下捐資,重修掛甲寺,地方百姓亦鼎立支持,只兩個月的時間,新的掛甲寺即告建成。而張良相也取得了抗倭援朝的勝利,在掛甲寺慶祝勝利。從此,掛甲寺是個能令武將凱旋而歸的吉祥之地,而廣受武將的青睞。凡出征之將士,多要來掛甲寺朝拜。這以後,寺院香火愈加旺盛。

天津古寺之掛甲禪寺的傳說 - 天天要聞

清初期,大孫庄隨寺名改稱掛甲寺村。由於掛甲寺瀕臨海河,常年受到河水沖刷,河堤坍塌,殃及掛甲寺。因此,在光緒十三年(1887年),掛甲寺被迫遷址重建。本次重建規模很小,只建有一座菩薩殿。三年之後,直隸四品候補守備周上達,又集資建造了一座後大殿。

天津古寺之掛甲禪寺的傳說 - 天天要聞

明朝時掛甲寺周圍,水網密布,風景優美,人才輩出。康熙乾隆年間,掛甲寺內出過一位喜好詩畫的名僧人子憨上人,他廣交文人墨客,為寺院寫下了不少詩篇。清乾隆年間,舉人萬光泰(1712——1750,字循初。浙江秀水今嘉興人。乾隆初年舉人。以詩著名。其詩秀朗綺麗,宗黃庭堅。為「秀水派」骨幹詩人,有《柘坡居士集》)、詩人蔣詩(字泉伯,號秋吟,仁和人。嘉慶乙丑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歷官御史。有《榆西仙館初稿》)都曾到寺朝瞻,即興賦詩。鼎盛時期,掛甲寺內更有八景:拱北途岑,鎮東晴旭,安西煙樹,定南荷風,吳粳萬艘,天驥連營,百沽平湖,海門夜月美稱。可見當年掛甲寺之名遠景盛。

天津古寺之掛甲禪寺的傳說 - 天天要聞

1900年,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建立了由各列強代表組成的都統衙門,行使管理天津的職權。1901年,為改善海河航道,海河工程局對掛甲寺村所在的海河大灣進行裁彎取直,掛甲寺村被分隔成東西兩部分,掛甲寺也由原位於海河東岸變成了坐落於西岸。1932年,掛甲寺村民募集財物,改建了光緒時期修建的菩薩殿,使其與後殿歸於同一中軸線上。1944年,又增了建山門,後又陸續補建寮房、圍牆等,最終成為符合規制的寺院。掛甲寺也由此再次成為天津地區香火旺盛的寺院。

天津古寺之掛甲禪寺的傳說 - 天天要聞

1958年,寺院再遭損毀。1994年5月,積澱太多歷史記憶的掛甲寺啟動重建。到1997年7月,一座氣勢恢宏、形制嚴整、古樸精美的掛甲寺重現在人們面前。佔地15畝的新寺,由牌樓、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禪堂、千佛塔、東西配殿、鐘鼓樓等組成。樓閣殿宇錯落有致,布局協調,渾然一體,再現了千年古剎當年的輝煌。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及書法家田蘊章等名人為掛甲寺題寫了匾額和碑記等。

天津古寺之掛甲禪寺的傳說 - 天天要聞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聞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在佛陀看來,這塵世間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於那些悟性不夠的人,哪怕你傾囊相授,也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作用。對此,不少人都疑惑,人與人之間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極大嗎?很遺憾地說,人與人之間的悟性、認知差距,比人與哈士奇之間的物種差距還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然而,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卻讓人對這一天降雨產生了恐懼。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處呢?四月初八浴佛節的由來四月初八浴佛節,又稱佛誕日,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 天天要聞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緣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歡迎收看《妙志禪悟》,我是妙志。本期視頻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這個"寶"要趕快找到?接下來請花幾分鐘時間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寶",就是指每個人覺醒之後的心靈的力量。但這心靈的力量裏面又是無我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 天天要聞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何為明性?明性既明心見性,在佛教當中的意思是真心顯露出來而測地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可以理解為,明性即為本我!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種,如果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知道,又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也許只有認識本我,才能夠又勇氣面對一切苦難。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 天天要聞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頭兒,四月四到了,俺們東北的人都知道這一天,有個特殊的名字,叫「菩薩生日」。你信不信,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大吉日呢!咱們來看看,這個菩薩生日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評論區留下一句:「一順百順,菩薩保佑」,為自己、為孩子、為全家接福納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 天天要聞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發佈,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信仰」一詞最早便是源於佛教經典之中,佛典中所闡述的"信仰"乃是對於天地萬物以及祖先的尊敬與景仰,這兩者的有機融合便構成了我們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義。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 天天要聞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很多人都把靜安寺稱為「中國最貴的寺廟」,因為它地處在上海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邊更是車水馬龍,鄰邊也多是商場和寫字高樓。來寺廟的信眾更是數不勝數。它為什麼會在這?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強調要造得金碧輝煌?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 天天要聞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關於「天才」的傳聞,從古至今從未有過停歇,似乎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天賦異稟的能人,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對普通人而言,德、智、體、美、勞,一生能精通於幾樣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難於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這些都是彈指間就熟練掌握的技巧。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 天天要聞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識,提升認知。正確的認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才能堅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紹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識,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個中派的情況等等。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