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國緬甸——大師與將軍

2021年09月05日21:47:02 佛學 1104

在緬甸,街頭隨處可見一隊隊身披棗紅色袈裟的和尚手持黑缽赤腳沿街化緣,尼姑則穿粉色袈裟持銀缽,隊伍走到門前,虔誠的民眾總是會端出自家飯食,恭敬地給每一位僧侶布施。

佛國緬甸——大師與將軍 - 天天要聞

穿粉色袈裟的尼姑

當真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不過緬甸沒有煙雨,只有驕陽烈日和漫長的雨季。曼德勒,幾乎每一個街區都有一座佛寺,我第一次到緬甸,深入到曼德勒城市中心,坐車經過聯邦公路直到臘戌,見到了大大小小數不清的金頂佛塔,一隊隊赤腳僧侶,和無數虔誠的民眾。

佛國緬甸——大師與將軍 - 天天要聞

常見的緬式佛塔

僧人戒律與社會道德,寺院建築與皇宮閣樓,佛歷新年與潑水狂歡……佛教文化與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相輔相成,國家用佛教的力量統合民眾。沒有佛教作紐帶,一百多個民族組成的國家早就分崩離析,以緬人文化為主的民族文化會漸漸衰落,民族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幾乎家家戶戶都會供奉佛像,學校教室里除了領導人的畫像還會掛上有名的僧人大師畫像。甚至緬甸軍隊每佔領一個少數民族地區都會建一座緬式佛寺,從緬甸中南部請來僧人常駐。

佛國緬甸——大師與將軍 - 天天要聞

軍 隊高層領導拜會高僧

平時寺廟接受民眾布施,僧人向民眾賜福,災難來臨,寺廟也會回報民眾。緬甸北部常年戰亂,無論戰況多麼激烈,交戰各方始終達成一個默契——不向寺廟動武,因此寺廟經常作為臨時避難所(有時候會有例外,如炮彈誤打掉入寺廟損壞建築,一方不講武德強行在寺廟紮營)。在疫情和正變的雙重打擊下社會失業率高達15%,很多民眾吃飯都成問題,這時候寺廟也經常不定時向民眾發放大米糧油。

佛國緬甸——大師與將軍 - 天天要聞

疫情下民眾排隊領取寺廟發放的糧油

疫情以來,僧侶上街化緣變得不現實,但是依舊有很多民眾來到寺廟,向寺廟僧人布施,求佛保佑。平常家裡有個不順啥的都去寺廟布施,求大師指點。我大致了解了一下,緬甸僧人還是很厚道的,誦經作法有效(心理作用?)布施多少全看施主,不強求。

佛國緬甸——大師與將軍 - 天天要聞

大師向施主頒發捐贈證書

佛國緬甸——大師與將軍 - 天天要聞

施主合影

疫苗到了先給寺院僧人接種,寺院屬人員密集場所,有民眾前來拜佛,還有很多難民暫避,疫苗也是用到了實處。

佛國緬甸——大師與將軍 - 天天要聞

寺廟核酸檢測

普通中國人很難理解緬甸社會對宗教的執着,但是仔細想想,佛教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總是有着適合其存在的社會土壤。佛教建立起一整套社會道德規範、產生無數文學經典、融合吸收不同文化形成獨特的建築風格,作為文化紐帶有力地維繫國家(明面上)統一。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聞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在佛陀看來,這塵世間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於那些悟性不夠的人,哪怕你傾囊相授,也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作用。對此,不少人都疑惑,人與人之間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極大嗎?很遺憾地說,人與人之間的悟性、認知差距,比人與哈士奇之間的物種差距還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然而,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卻讓人對這一天降雨產生了恐懼。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處呢?四月初八浴佛節的由來四月初八浴佛節,又稱佛誕日,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 天天要聞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緣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歡迎收看《妙志禪悟》,我是妙志。本期視頻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這個"寶"要趕快找到?接下來請花幾分鐘時間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寶",就是指每個人覺醒之後的心靈的力量。但這心靈的力量裏面又是無我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 天天要聞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何為明性?明性既明心見性,在佛教當中的意思是真心顯露出來而測地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可以理解為,明性即為本我!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種,如果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知道,又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也許只有認識本我,才能夠又勇氣面對一切苦難。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 天天要聞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頭兒,四月四到了,俺們東北的人都知道這一天,有個特殊的名字,叫「菩薩生日」。你信不信,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大吉日呢!咱們來看看,這個菩薩生日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評論區留下一句:「一順百順,菩薩保佑」,為自己、為孩子、為全家接福納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 天天要聞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發佈,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信仰」一詞最早便是源於佛教經典之中,佛典中所闡述的"信仰"乃是對於天地萬物以及祖先的尊敬與景仰,這兩者的有機融合便構成了我們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義。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 天天要聞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很多人都把靜安寺稱為「中國最貴的寺廟」,因為它地處在上海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邊更是車水馬龍,鄰邊也多是商場和寫字高樓。來寺廟的信眾更是數不勝數。它為什麼會在這?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強調要造得金碧輝煌?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 天天要聞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關於「天才」的傳聞,從古至今從未有過停歇,似乎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天賦異稟的能人,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對普通人而言,德、智、體、美、勞,一生能精通於幾樣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難於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這些都是彈指間就熟練掌握的技巧。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 天天要聞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識,提升認知。正確的認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才能堅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紹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識,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個中派的情況等等。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