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期《編讀往來》
除了聊後期,也聊構圖,
知識點,都很典型,
學起來。
1
@多米
這張照片頭一眼看還是很驚喜的。
主要在於巧合,黃傘、黃褲的女士和人行道的黃色線條間隔形成了某種對應。
但照片的細節拍得很不到位。
第一,照片有點歪;
第二,右側的摩托車過於搶鏡;
第三, 照片中藍色,比如樓房、屋頂面積過大,也搶佔了黃色的表現力。
解決辦法:
如果是我來拍,首先,在拍攝時,會等待右邊這輛車過去。或者調整角度,躲開他。
只保留中間女孩的主體存在。
第二步,拍攝時注意水平,如果歪了,後期會利用剪裁和旋轉,比如這張照片,讓斑馬線和燈桿橫平豎直。
第三步,我會利用HSL工具把藍色飽和度降低一些,黃色更加醒目。
如果按照以上的步驟來拍攝與處理,那照片最後得到的樣子,大概是這樣的:
你看是不是比原圖,簡潔許多。
2
@春來燕
《時光隧道》
拍攝器材:華為P30
這張照片,剪影拍得非常經典,通道里的光影也很有質感。
但是,如果從光影對比要求角度來看,照片還是有點偏暗了,中間的人影不是特別突出。
解決辦法:
如果是我來拍,後期處理一下效果會更好一點。
使用的工具是snapseed,在這裡記住一條規則,如果想自然地提升照片的光影對比度,一定不要調整亮度,而是調整高光。
兩者的區別可以看一下,調整亮度,會整體過曝,調整高光則會局部提亮亮部空間。
然後,再調整陰影,將其降低,這樣用亮度和陰影配合處理,照片的明暗反差會更醒目。
3
@觀山聽海
《回眸》
@星輝歲月
《街頭一隅》
後期:snapseed
華為手機
這兩張照片,都選擇場景的局部做前景,但是,問題無一例外,都是前景太大,擠壓了主體不說,讓照片變得很壓抑。
其實,拍人使用前景的時候,最起碼應該遵循三個原則。
解決辦法:
首先,前景盡量和主體保持較遠的距離,這樣,虛化效果更好。如果是手機拍攝,可以打開人像或者大光圈模式。
第二,前景和主體的體積應該是成正比的,如果拍攝的主體比較大,那麼,前景也可以相對大一點。
如果主體比較小,那麼,相應 前景的面積也應該縮小一些。
第三,前景的顏色不宜太深。同樣大小的前景,淺色會比深色更令人容易接受,壓抑感會小很多。
4
@山妖
這張照片猛一看拍得真是「啥也不是」,但是,仔細看右邊懸崖上的人,如果以其為主體,塑造人景對比,照片沒準會呈現出另一重樣子。
解決辦法:
可以後期一下,使用snapseed。
首先是剪裁,豎向剪裁,並調整一下海平面的水平。
第二步,因為需要整體提高亮度,所以,這次會使用snapseed裏面的「亮度」,先整體提高亮度,然後,再提高「高光」,降到「陰影」,這樣,就有點海天一色的感覺,更顯縹緲。
為了讓大海顯得更為浩瀚虛無,第三步 ,使用氛圍工具,降低氛圍,這樣,整體畫面就會調整出霧氣朦朧的感覺。
最後,調整色溫,讓照片偏冷一些。
處理之後,你再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