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丨寶寶一到秋冬就容易病?一篇講完預防、發燒、感冒、咳嗽、腹瀉!

疾病

預防

寶媽必看

同行

自2016年1月1日起,

全面二孩政策在全國範圍內實施,

即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

隨着這一政策的實施

越來越多的家庭迎來二胎

父母的擔心又增添了不少~

特別是秋冬交替,氣溫變化無常,

嬰幼兒抵抗力較弱,

更是稍不留神就會得病!

小編提醒各位粑麻們,

秋冬交替時節,

一定要做好疾病預防措施,

讓孩子健健康康的生活,學習哦~

01

疾病預防篇

很多的父母都存在着一個誤區,覺得秋冬季高發感冒發燒流鼻涕,應該就是寶寶冷到了,一個勁地給孩子加衣服,捂出了一身汗,但該生的病一個沒落。

1)預防技能get 1-開窗通風

每天保證一定時間的開窗通風,小編建議一般上午10點到下午2點左右開窗,因為這個時間段的空氣質量會相對更好一點。另外,通風時間不用過長,一般在30分鐘到1小時即可。

寶媽們如果覺得室內有點乾燥的話,建議買個加濕器,增加空氣濕度會讓身體覺得舒服很多哦~

2)預防技能get 2-注意個人衛生

勤洗手是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預防方法。飯前便後要洗手,打了噴嚏、擦了鼻子後;從外面回家、放學後也都要記得洗手。洗手用最簡單的普通肥皂和流動的自來水就可以了。

3)預防技能get 3-提高免疫力

一提到提高小兒免疫力,最關鍵的就是吃好睡好鍛煉好。進入秋冬後要多吃富含VC的水果蔬菜;對於3歲之前的寶寶,晚上不要超過8點入睡保持充足的睡眠;每天可以帶寶寶出門去公園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晒晒太陽。

02

發燒-精神狀態比體溫更關鍵

       大部分孩子發燒都是自愈型的,無需去醫院。小編總結了這樣幾個問題,希望對媽媽們有實質性的幫助。

1)寶寶多大了?

三個月內立刻就醫;三個月後可以在家觀察。要給孩子進行物理降溫和散熱,這雖然不會幫助發燒痊癒,但是可以讓孩子體感舒適一點。

2)寶寶發燒幾天了?

一般而言,發燒是會反覆的,一天中體溫起伏很正常。連續3天以上一直發燒,體溫從未下降,需要引起重視,去醫院排查是否有更加嚴重的潛在疾病。

3)寶寶精神狀態如何?

吃不下、哭鬧不止、昏昏沉沉,即使燒的不高也需要引起重視,立刻去就醫是最好的選擇。

03

感冒-不要擅自用藥

千萬千萬不要擅自給孩子吃感冒藥、止咳化痰葯,非處方葯的感冒藥、止咳化痰葯不能給6歲以下的孩子,可能會引起非常危險的副作用!還有大部分化痰止咳的中成藥或者草本藥物的說明書上都寫着「副作用不明」。對家長來說,這樣的葯要比寫明副作用的西藥更可怕,作為父母千萬不要讓自己的孩子當小白鼠!

有個笑話說,「感冒不吃藥一周好,吃藥7天好」,可見藥物本身是不會縮短治癒的時間的,只是我們父母的心理安慰。

如果孩子鼻塞的話,可以滴一些生理鹽水到寶寶鼻孔,稀釋鼻涕,稍等半刻後用吸鼻器把鼻涕吸出來。

如果孩子咳嗽痰多的話,要注意給孩子排痰。提前把浴室的熱水龍頭打開,當裏面有水蒸氣後,抱着寶寶進去,在裏面待上幾分鐘,通過密集的水蒸氣來幫助稀釋痰液,同時手握空心掌輕拍寶寶背部。

額外提醒一句,不要在浴室里待過久,以免寶寶過熱過悶,出來前可以先把門打開,讓寶寶有一個適應過程。

04

寶寶發燒,什麼時候去就診

以上內容都在告訴新手父母,孩子生病了,不要着急送醫亂吃藥。粑麻們要知道什麼是小毛小病不用去醫院、不亂吃藥很重要,知道什麼時候需要及時就醫更重要!

當孩子出現以下三點中的任何一種情況,就需要及時就醫了:

1、呼吸過快,小寶寶每分鐘呼吸高於60次,大寶寶每分鐘呼吸次數高於40次;

2、觀察寶寶鎖骨、橫膈膜和上腹部在呼吸時,是否出現明顯凹陷;

3、寶寶在呼吸中伴有喘聲、哨音,也是需要及時就醫的。

05

腹瀉-預防脫水是王道

腹瀉一般分為兩類:一種是細菌性腹瀉,一種是病毒性腹瀉。病毒性腹瀉一般是有傳染性病毒入侵所致,需要引起重視!

孩子腹瀉時最關鍵的是要觀察是否有脫水現象,尿量明顯減少、發黃;哭時沒有眼淚。同時如果出現持續嘔吐,或者大便帶血時,就需要及時就醫。

寶寶腹瀉了,只要沒影響胃口,建議正常餵養。寶寶補飲食營養豐富些,可以幫助抵抗感染,縮短腹瀉痊癒的時間哦~

腹瀉要防止紅屁股,一定要勤換尿布,每次換好後,屁屁霜塗厚一點。如果已經出現或者有趨勢出現紅屁股,每次換好尿布清洗完畢後,用電吹風(熱風)吹乾,然後塗治療紅屁股的軟膏。

其實孩子平均一年會感冒發燒10次以上,上了幼兒園的就會更加頻繁,生病是孩子增強自己免疫力的必經道路。所以粑麻們淡定下來,不要為孩子發燒過度擔驚受怕。

孩子生病的確讓父母焦慮,但光焦慮真的沒用。我們多掌握一份知識,就可以多一份淡定。平靜溫柔又有力量的父母本身,對於生病中的孩子來說就是最好的精神藥物!

來源丨母嬰樂妙趣匯

運營支持丨暢信科技新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