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人口大縣」試行育兒補貼:二孩2000元,三孩7200元

5月16日,安徽一村民向九派新聞反映,其所在的縣推出《家庭育兒補貼實施辦法(試行)》,生育第二個子女,給予一次性補貼2000元;生育第三個子女,給予一次性補貼7200元。

當地縣政府網站顯示,2024年戶籍人口229.7萬,可謂「人口大縣」,因此備受關注。

縣衛健委回應稱,根據最新通知,二孩、三孩在2024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家庭,可攜帶夫妻雙方身份證、結婚證、戶口簿、子女醫學出生證明、一卡通賬號到戶籍所在地村委會(社區)填寫申請表。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健全人口發展支持和服務體系」「建立生育補貼制度」。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將實施育兒補貼政策作為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

今年3月,國家衛健委主任雷海潮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開放團組會議時透露,國家衛生健康委正在會同有關部門起草相關育兒補貼的操作方案,屆時在育兒補貼方面會有直接的惠民措施和相應的政策安排。

他還指出,人口問題仍是一個需要深入和動態研究的重要問題,要進一步降低生育、養育和教育方面的成本,要大力發展托幼一體化的服務,為需要進行托育服務的家庭提供更多普惠性服務。

【1】縣衛健委:會積極推進免申即享

一名計生專員稱,最近其向所在村民下發文件,目前收到三四份申請表,有不少村民前來諮詢,也收到過外村的諮詢電話。「就我們村子來說,大家對於這個政策非常支持。」

當地一名幹部也表示,這是初步登記,政策屬於摸排試行階段,分批分步實施,首批已上報完成。

同日,九派新聞以市民身份諮詢當地縣衛生健康委員會。一名工作人員表示,該文件目前處於試行階段,旨在響應國家生育政策,符合2024年1月16日安徽省衛生健康委等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政策的若干舉措》要求。

在申請時限上,上述工作人員稱,原則上可在子女出生三年內進行申請。由於相關線上申請軟件尚未開通,目前無法實現「免申即享」,僅支持線下申請。「現在很多市民在外地無法及時申請,所以呈現陸續申請的狀態,申請人數總體不多。未來,我們會積極推進『免申即享』,簡化流程,實現異地辦理。」

其補充,除了生育補貼外,當地為鼓勵生育還出台了一系列其他政策,如在假期方面給予支持;在購房政策上,對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也有一定優惠。

《辦法》中提到,夫妻雙方或任意一方為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職工(含聘用制工作人員、勞務派遣人員)的,需向所在單位申請,由單位承擔資金髮放;其他人員由子女戶籍所在地縣政府承擔,申請人需填寫申請表,前往戶籍所在地的村(居)委會或社區,攜帶身份證、戶口本、子女出生醫學證明、結婚證等材料辦理。

《辦法》表示,再婚夫妻再婚前生育的子女;夫妻收、抱養的子女;已死亡的子女或失蹤且經法定程序宣告死亡的子女;婚姻存續期間與配偶之外的人生育的子女均不計入子女數。

此外,《辦法》強調,發放育兒補貼是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成本的重要舉措,各單位要把該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穩步有序推進落實;要建立健全資金保障機制,確保補助對象應享盡享;要加強對補貼對象個人信息保護,嚴格履行保密義務;要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全覆蓋多層次宣傳發放育兒補貼的重要意義。

【2】多地鼓勵發放生育津貼

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是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各地各部門在生育支持方面採取了積極有力措施,鼓勵發放生育津貼等。

據「杭州發佈」微信公眾號消息,從5月1日起,杭州企業女性職工生育津貼將直接發放至個人賬戶。

4月,廣東省東莞市橫瀝鎮新四黃塘村甩出「王炸」——《新四黃塘村促結婚助生育獎勵方案》,提出「初婚登記獎勵1萬元,每生一娃併入當地戶籍獎勵1萬元」。

新四黃塘村促結婚助生育獎勵方案。圖/新四黃塘村

3月16日,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佈《關於印發大力提振和擴大消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根據國家部署,建立實施生育補貼制度,為符合條件的生育家庭發放生育補貼。

據國家醫保局3月8日消息,截至2025年2月底,新增重慶、青海、河南鄭州、湖南株洲四地發放對象由單位轉為參保女職工,實現生育津貼發放至個人的流程優化。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人口集聚,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於今年3月1日起實施,為生育一孩並落戶呼和浩特市的家庭一次性發放育兒補貼1萬元,生育二孩並落戶呼和浩特市的發放育兒補貼5萬元(分五年發放),生育三孩及以上並落戶呼和浩特市的發放育兒補貼10萬元(分十年發放)。

湖北省潛江市出台《潛江市戶籍人口一次性生育補貼發放辦法(試行)》,對生育二孩的發放一次性生育補貼2000元,生育三孩及以上的發放一次性生育補貼10000元。補貼對象限制為2024年1月4日後(含當天)出生的二孩或三孩及以上。

溫州市甌海區於2024年5月公布《甌海區戶籍人口生育養育補貼發放辦法》,對生育一孩的予以發放一次性生育補貼1000元;生育二孩的發放一次性生育補貼2000元,生育三孩的發放一次性生育補貼3000元。在育兒補貼方面,生育二孩的從出生當月起,給予第二孩每月500元育兒補貼;生育三孩的從出生當月起,給予第三孩每月1000元育兒補貼,按月計算,按年發放,直至孩子年滿3周歲為止。

2023年10月,《長春市三孩育兒補貼實施方案(試行)》出台,對夫妻合法生育三孩及以上家庭每孩將一次性補貼1萬元。

【3】專家:經濟補貼取得突破性進展,但還可改善

長期以來,中國多名專家關注生育話題,為「生育支持」建言獻策。

據《人民政協報》報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健康和人口發展戰略研究院首席專家賀丹提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

賀丹。圖/澎湃新聞

賀丹表示,在當前國內國際經濟社會發展形勢下,加強對育兒家庭的經濟補貼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國家生育支持政策包括經濟、時間、服務、文化四個方面的支持內容。生育補貼是補需方的經濟支持政策。2021年以來,我國20多個省區市的30多個地級市、上百個區縣已經實施了不同層級的生育補貼政策,為在全國層面建立育兒補貼制度提供了經驗借鑒。

「各地生育補貼政策,基本可以分為四類。一是育兒補貼(嬰幼兒照護補貼)。政府向有3歲以下嬰幼兒的家庭發放現金補助或托育服務票券。二是孕產補貼。為減輕孕(產)婦孕期保健、分娩及產後康復、輔助生殖等醫療保健服務費用支出負擔發放的補貼。三是福利性補貼。政府直接向有3歲以下嬰幼兒的家庭提供一次性/定期現金給付。四是其他生活類優惠政策。如為多子女家庭提供購房、參加社保、交通等方面的補貼、優惠等。」

她認為,儘管各地在經濟補貼政策方面積極探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對經濟補貼存在認知誤區。賀丹表示,生育水平提升有其自身規律,需要綜合性生育支持政策共同發力,並要在較長時期內觀察。經濟補貼政策的目標重在減輕家庭負擔、平衡家庭—事業發展、提高人口整體質量,釋放家庭消費潛能等方面,而不是短期內提升生育水平。

此外,缺乏全國性統一制度,補貼種類、標準地區差異大,政策執行成本高。而且,農村地區新增支持政策較少,還沒有促進兒童早期發展的制度性安排。「值得注意的是,未來同樣的經濟補貼政策對欠發達地區的生育激勵效果更大、多子女家庭更多、人均資源更少。如果沒有特殊的、精細化的制度安排,可能加大兒童早期發展的不平衡。」

為解決上述問題,她認為,要建立完善全國性育兒補貼基本制度,明確育兒補貼是嬰幼兒照護勞動的補貼;要加強國家政策與地方政策的銜接,在落實全國統一的育兒補貼政策前提下,引導各地針對本地突出問題,加強相關基本公共服務項目和生育支持政策的銜接;要實施農村嬰幼兒照護入戶指導項目,確保兒童發展起點公平,補齊人口高質量發展的短板弱項。

九派新聞記者 楊冰鈺

編輯 王佳箐 李楊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